中韓FTA 學者:台灣應盡早有共識 洽簽各式協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11 15:09
中韓即將完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學者認為,中韓簽署FTA的影響最快明年下半年就會出現,因為台灣與韓國產品重複性高,且韓國國內對洽簽FTA阻力小,因此未來享有關稅優惠的商品會快速運往大陸,蠶食台灣市占率。學者認為,國內應盡速釐清對中國大陸態度,且加快與其他國家洽簽FTA,才能確保在全球貿易競賽中不會落後被淘汰。 (馮建棨報導)
跟據外電報導,中國大陸與南韓已經在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上達成一致,即將正式簽署。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台灣每年出口接近3000億,過去官方估計中韓FTA若簽署,會衝擊我國約200至300億美元,約有5到10%會受到衝擊,影響的金額非常大。
孫明德表示,中韓FTA的影響最快明年下半年就會浮現,因為韓國與台灣有八成的產品重複,台灣4成出口運往中國大陸,且中國大陸內部對於洽簽FTA沒有阻力,同時韓國已經簽了非常多份協議,因此韓國國內阻力小,研判中韓對於FTA相關條件會非常快的通過。
而另外在投資方面,孫明德指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與南韓都各簽了許多FTA協議,香港則因是自由貿易港且沒有製造業,不需要FTA加持,反觀台灣只簽幾個FTA,台灣可能在貿易競賽中落後許多,這會影響在外商對台投資意願。孫明德說:『因為台灣到哪裡賣東西就是5到10%的關稅,你到韓國不需要,新加坡也不需要,所以未來廠商可能投資者會考慮資本密集、或勞力密集貨是創新型的,會各自找尋投資地點,資金有可能不會流進台灣。』
孫明德建議,如果台灣繼續躊躇不前,在全球經貿競賽中,台灣有被邊緣化的危機。國內目前應盡快凝聚共識,釐清對中國大陸的態度簽署相關協議,現在還來得及迎頭趕上,若是等到兩年後總統大選再來決定台灣的未來,到時就為時已晚。
- 2025掌握債券投資契機主動 + 靈活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