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投資國外金額逾10兆元 吳當傑:要引導回台灣
鉅亨網記者許庭瑜 台北 2014-07-22 13:00
台灣金融業該如何打入亞洲盃,對此財政部次長吳當傑今(22)日表示,根據金管會統計,國內金融機構投資海外的金額目前高達10兆新台幣,但若能透過OBU的開放與鬆綁,將各種不同的商品引進台灣,則這些資金就不需要跑到海外,讓國外銀行賺取費用,反而能留在國內,嘉惠國內業務發展、創新產品,進而創造就藉機會與培養金融人才。
引導金融機構資金回台 一石多鳥
吳當傑今日受邀參加天下雜誌經濟論壇,在談到亞洲金融市場區域化時指出,應該更加放寬法律限制,才能讓金融業有更多的表現,而引導金融機構投資在海外的資金回到台灣,就是其中一項。目前保險業投資國外金額最高,高達6.4兆元,再來則是證券業購買海外資金,也有2.7兆元的金額,最後銀行業則是1.1兆元,統計下來,國內金融業一共有10兆元的資金流動在海外。
不過投資海外,勢必要透過海外金融機構,吳當傑認為,如此一來豈不是得利海外機構,因此如果可以藉由OBU的開放,導入更多不同的金融商品進到台灣來,當相同的商品在台灣也可以買到時,資金就不需要再跑到海外。此舉不僅可以嘉惠國內銀行業獲利,還能讓金融市場商品更加齊全、同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可以說是一石多鳥。
金融機構區域化 了解優勢與挑戰
同時,隨著亞洲經濟不斷成長,亞洲金融市場區域化也越來越重要,吳當傑分析,未來亞洲要繼續成長,勢必得有金融區域化做為重要的後盾。因此回歸台灣,如何了解自己的優勢與機會就很重要,目前來看,台灣金融業一共有3項優勢與3點挑戰。
在優勢與機會上,包含服務台商擴展區域、掌握東南亞人口結構變遷機會,以及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3點。分布在亞洲各地區的台商不少,若能好好把握台商的需求,對金融業的發展是有利的,特別是中國地區,若能讓服貿快速通過,便讓銀行業更快拓展分行;此外吳當傑強調,雞蛋不可以放在同一個籃子,除了中國外,東南亞也是相當重要的合作夥伴,對於東南亞的人口紅利以及社會改革等,也有利台灣金融業。最後台灣身為離岸人民幣據點之一,也應該好好把握。
至於挑戰和瓶頸,則有金融業發展面臨挑戰、參與區域合作的阻力,以及人民幣回流機制。首先金融業的挑戰包含了產品不足,以及國際化程度與其他國家相比偏低等問題存在;而區域整合方面,目前台灣在參加區域整合團體如TPP、RCEP等還有努力空間。另外在人民幣的處理機制上,雖然國人持有相當大數目的人民幣,但是存放款比率僅達5.7%,主要也是由於商品太少的關係,現在雖然推出了寶島債,但未來還是要有更多元的商品。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