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被捕內幕:30億元暗自注入 謎團眾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06 10:11


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被捕內幕

對於信泰人壽來說,今年可謂多事之秋。除了業務開展、機構開設、資金投資受阻外,股東為了增資也吵得不可開交。而正當增資方案塵埃落定之時,信泰人壽再次陷入一輪風波。北京商報記者昨日從權威渠道確認,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日前因涉嫌違規投資被檢察機關批捕。


繞過公司鄭秋根被帶走

自去年底,信泰人壽接連遭遇麻煩,先是被暫停開設分支機構,緊接著又被暫停權益類投資、被停止新業務,隨后由於被舉報,信泰人壽不得不接受監管部門調查小組進駐調查。但調查工作並不順利,因信泰人壽一方不配合,工作進展較為緩慢,其中鄭秋根成為一位關鍵性的人物。

近日,信泰人壽傳出鄭秋根已被司法機構帶走調查的訊息。北京商報記者多方求證獲悉,鄭秋根是於10月28日被浙江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也就是在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前一日,此次批捕行動繞過了信泰人壽。資料顯示,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曾在平安、泰康等險企任職,在信泰人壽擔任副董事長、總裁兼CEO,還在社會上擔任多項領導職務。

對於鄭秋根被抓一事,信泰人壽內部態度不一,支援鄭秋根的股東連云港(行情,問診)派一片愕然,反對方—大股東巨化控股和永利實業派則認為公司發展有望出現轉機。

事實上,9月底鄭秋根“出事”已現端倪。早在9月30日,保監會召集信泰人壽高管談話時,就已不見了鄭秋根的蹤影。保監會官員在會上就曾披露,鄭秋根於9月29日意外被公安部門控制。而接下來一個月內,在信泰人壽大大小小會議上,鄭秋根均未現身。

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鄭秋根,但其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檢查機構批捕的並非鄭秋根一人,帶走的還有信泰人壽股東之一連云港同華文化總經理祝同華,而信泰人壽的財務負責人也被帶走問話。對總裁涉嫌違規投資被抓一事,信泰人壽官方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總裁室成員到普通員工始終積極配合保監局及其他政府部門的調查,包括資金運用等。

違規投資成誘因

信泰人壽於2007年在杭州成立,在其長達七年的經營過程中,董事長馬佳並沒有涉及具體事務,鄭秋根則成為實權派人物,掌管業務發展、資金運用等大權。在出事之后,馬佳被委以重任,成為信泰人壽運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

正是因為鄭秋根在信泰人壽權力太大,總裁的經營規則制定、巨款投資都繞過了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導致公司亂象叢生,股東怨聲一片。據知情人士介紹,鄭秋根被帶走起因於在紹興投資買樓,其中出了什么問題並不知情,而司法機構也沒有向信泰人壽說明批捕鄭秋根的原因。

通常而言,險企投資決策需要通過投資決策委員會、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而信泰人壽章程也顯示,信泰人壽投資決策由股東大會、董事會、投資決策委員會和總裁辦四個層級組成,不同層級對投資決策權都有金額限制。而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在紹興投資樓市,整個交易過程是公司與股東連云港同華進行操作的,而未通過投資決策委員會、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審議。

北京商報記者也在采訪時獲悉,此次鄭秋根被抓確實是因為違規投資,檢察機關定性為挪用資金罪。但涉及的具體金額則有待檢察機關的偵查。

對此,北京市合川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總裁可以非法挪用公司資金,說明這家公司的治理結構不完善、財務制度不健全或者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如果罪名成立的話,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造成影響。”王德怡補充道,但判刑要根據該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該負責人挪用資金的數量、時間、情節等綜合因素來確定。

眾多謎團仍待解

事實上,信泰人壽投資方面的謎團遠不止這些。此前,就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記者報料,信泰人壽兩款萬能險入賬的90億元去向不明,去年7月信泰人壽經營管理層未經股東大會同意就改變了投資計劃。在股東大會上,有股東方曾讓經營管理層列出投資清單,但是這樣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

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信泰人壽內部年報顯示,去年該公司對外投資額高達169億元,且投資操作的過程完全繞過投資決策委員會、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其中投資信托理財產品達到23.28億元。但是信泰人壽官網上的年報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欄的信托產品,其金額僅為2856萬元。

信泰人壽多家股東對去年年報超23億元的信托產品投資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很多股東對信托產品的投資並不知情。而股東在股東會上要求經營層披露,具體是購買哪幾家的信托產品、收益多少、期限多長,經營層同樣拒絕了。

此外,讓多家股東感覺蹊蹺的是,去年底信泰人壽突然新增了三家新股東,“三家股東”在沒有經過董事會同意的情況下,就把近30億元資金打入信泰人壽的賬戶。但對資金的來源,信泰人壽卻沒有向股東說明,且監管層介入調查也沒有對外披露調查結果。

對此,信泰人壽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稱,在投資決策方面,公司搭建有投資決策體系、資金調度體系、投資風險管理體系以及資產管理體系,有著完善的投資決策程式、議事規則和授權規則,切實保障投資決策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公司章程和內控制度的規定。北京商報金融調查小組 張彬/制表 王飛/制圖

大股東、經營方仍死磕 監管層態度不明朗

在增資大限最後關口,也就是10月29日,信泰人壽召開了一次生死攸關的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上述兩派代表不同利益的股東增資議案。信泰人壽14家股東的代表悉數到場,董事、監事以及監管機構代表也列席。而代表經營層一方的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再一次缺席。

違規投資、股東紛爭、經營受困、增資受阻、檢查組介入……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對於一家剛滿七年的險企而言,經歷的可謂太多。監管層設下大限,倒逼信泰人壽在10月31日前出臺有效增資方案,在增資大限前夕各派股東卻因為諸多問題引發口水戰。雖最終大股東方案獲高票通過,但信泰人壽的增資仍有難題待解。

監管倒逼增資設大限

信泰人壽經營中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而股東間紛爭也時起時落。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信泰人壽接連收到了關於暫時禁止開設分支機構、暫停權益類投資以及停止開展新業務三道“限制令”。

這其中,通過增資提高償付能力成為化解一切難題的關鍵,而股東間矛盾重重、對增資方案各持己見又為化解這一難題投下了攔路石,最終導致公司增資久懸未決。此前,北京商報曾追蹤報導信泰人壽的股東矛盾、違規投資、增資亂象等。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信泰人壽償付能力-213%,比一季度償付能力-184%下降29個百分點。從具體的指標來看,二季度實際資本-17.83億元,最低資本是-8.36億元,償付能力缺口26.19億元,且從公司成立以來,累計虧損18.27億元,其中2014年到現在的虧損為2.62億元。

當股東間互不相讓之時,監管部門的介入協調或許成為推進信泰人壽向好方向發展的關鍵。9月30日,信泰人壽各方股東代表趕赴保監會,接受監管談話。不過,在談話會上,不見了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的身影,據傳鄭秋根已因違規投資被公安部門控制。據了解,在信泰人壽經營過程中,鄭秋根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代表股東連云港(行情,問診)同華一方,與大股東巨化控股、永利實業矛盾不斷。

在這次談話中,監管部門一方面分析了信泰人壽目前的經營困境,同時也做出一個讓信泰人壽更為危急的決定,那就是要求信泰人壽股東在10月底前形成並上報解決償付能力的方案,信泰人壽董事長馬佳代替鄭秋根成為公司運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一旦在大限之內股東各方無法協商一致解決,11月1日信泰人壽將被監管機構接管整頓。值得一提的是,保險保障基金的相關人員也在監管談話的現場。

擴股增資各打如意算盤

如果信泰人壽被接管整頓,現有股東很有可能將全部出局。因此,在監管談話之后的一個月內,對於信泰人壽股東各方既難熬又緊迫,大股東巨化控股、永利實業以及代表經營層的連云港都在馬不停蹄地醞釀各自的新擴股增資方案,董事會、股東座談會不斷召開商議對策,最後敲定10月29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增資議案。

信泰人壽各股東都心知肚明,如果10月底前沒有解決方案對於各方都會面臨最壞的結果,因此要在這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出爐決議並上報保監部門是一致的態度。但是,在增資的具體操作層面,股東們卻都在各自打著如意算盤,希望自己一方在增資中強化實力。

具體來看,巨化控股和永利實業的議案是,引入中國保利集團旗下的保利龍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信泰人壽向現有股東及新投資者發行新股115220.182萬股。新增股份發行價格為2.5元/股,於股東大會通過發行新股和增資決議后10日內繳清,逾期未繳清視為不認購或放棄認購。

而連云港的議案則是,引入三家公司,即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四川門里天府投資有限公司、常州啟揚置業有限公司,信泰人壽新股發行價格為2.52元/股。如果現有股東認購不足的部分則由上述三家新投資者全部認購,對於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放棄認購的,這三家新投資者將協商認購。而大股東方的增資議案則提出,現有股東認購不足部分,保利龍馬和永利實業認購剩余股份,其中,保利龍馬認購不得高於6億股,認購后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高於51%。

信泰人壽增資前股權結構顯示,該公司總計有14家股東,表面上看股權結構相對分散。總股本為14.9億股,其中,並列第一大股東巨化控股和永利實業分別持有2.89億股,占比均為19.38%;連云港同華與連云港賓逸持有1.83億股和1.24億股,分別占比12.27%和8.32%;此外,九盛資產持股占比10.01%。

口水戰中大股東勝一籌

在增資大限最後關口,也就是10月29日,信泰人壽召開了一次生死攸關的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上述兩派代表不同利益的股東增資議案。信泰人壽14家股東的代表悉數到場,董事、監事以及監管機構代表也列席。而代表經營層一方的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再一次缺席。

這次臨時股東大會在艱難中進行,在召開前即發生了口水戰,監管部門從中不斷調和。而連云港一方代表首先表達異議,對一旦股東無法就增資方案達成一致時信泰人壽即變成“白板”不認同,並引用保險保障基金相關規定進行反駁。而與會的股東代表在陳述增資議案之時,大股東派和經營層雙方各不謙讓,而是互相拆臺,為各自的增資方案順利過會不竭余力。

知情人士透露,在會議開始時,代表經營層一方的連云港賓逸便發聲,稱到四季度末公司應至少增資30億元。如果增資少,價格低,到2015年一季度還要增資,對股東資產又是一番稀釋。

“希望各位在投票的時候能夠消除顧慮,審慎考慮到公司和小股東的利益,支援我們的議案。”一位參會股東代表表示。而大股東代表發言時直指,“希望不明真相不要妄加猜測。大家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大家都會對公司對自己的利益負責。”

無論會上爭吵得如何激烈,都需要在最終有一個投票結果。10月29日,股東巨化控股、永利實業聯合提出的《關於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暨增加注冊資本的議案》占了上風,得到11.84億股同意,占出席會議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79.41%,3.07億股反對,占出席會議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20.59%。

而股東連云港同化和連云港賓逸聯合提出的《關於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的議案》同意票數占比為27.3%,反對占比為57.79%,議案最終流產。

方案救急卻遭異議

臨時股東大會有了結果之后,信泰人壽隨即將向監管部門進行匯報。這讓關心信泰人壽的所有人松了一口氣,至少信泰人壽暫時擺脫了被接管整頓的危機。

不過,對於這次大股東提出的通過原股東和新投資者保利龍馬認購新增股份的議案,也遭到不少異議,擺在信泰人壽面前的難題依然存在。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目前信泰人壽的資金缺口26億元來看,大股東提出增資28億元的方案還不能滿足償付能力充足率,如果信泰人壽要恢復正常經營至少需要30億-50億元。

對於引入的新投資者保利龍馬,其是否具有持續增資能力也不得不令人擔憂。連云港賓逸的相關負責人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就公開質疑,保利龍馬的營業執照注冊資本是1億元,資產負債表上顯示的注冊資本是1.375億元,從這點上看,他的資產負債表就是假的。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工商局網站顯示,保利龍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冊地在天津,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為劉勁松,注冊資本金為1億元。其中,保通信有限公司出資4500萬元、成都翊富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000萬元、成都融泰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2500萬元。

上述連云港賓逸代表還質疑,保利龍馬是資產管理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怎么可以做出幾十億銷售額、幾十億成本,這不符合資產管理公司的報表。資產號稱130億元,長期投資只有2億元。如此“嬌小”的新投資者保利龍馬是否與大股東有瓜葛,仍不得而知。

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一家全面虧損的公司確定新股股價為2.5元是否合理值得再議,而此次增資完全是大股東為了強化控制權設定的,並沒有考慮小股東的利益和出資承受能力。信泰人壽日前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信泰人壽確於10月29日召開了股東大會並順利通過相關增資募股方案,目前正在按照該方案落實相關工作。具體細節需待監管部門批復,股東方確認完成后發布。(本文來源:北京商報金融調查小組/文 胡瀟/漫畫)

理財周報記者從信泰人壽內部人士處獲悉:“股東方已就相關事宜達成一致,新的增資計劃預計年底完成,將采用老股東注資與引入新股東的形式。”

自今年3月份因償付能力不足被保監會采取監管措施以來,信泰人壽有關增資事宜遲遲未能得到解決,而禁止其開設新業務的監管措施也一直未撤銷。

近日,理財周報記者從信泰人壽內部人士處獲悉:“股東方已就相關事宜達成一致,新的增資計劃預計年底完成,將采用老股東注資與引入新股東的形式,關於增資份額與股價等資訊保監會會予以披露,目前不便透露。”

根據今年3月20日保監會發布的監管函顯示,由於信泰人壽實際資本為-14.75億元,最低資本為7.93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5.96%,信泰人壽被暫停新業務,但續期業務還可以繼續開展。

4月30日,信泰人壽發布2013年年報,稱去年末公司已經到賬增資29.1億元,未計入實際資本的情況下償付能力是-183%,如果包含公司已經到賬的增資款則為184%。

據了解,雖然經營業績不佳,但在信泰人壽增資訊息傳出后,不乏有大型央企與民企有意介入,但增資事宜依然一拖再拖。此前有訊息稱,信泰人壽至今未完成增資是由於其股東之間存有較大的意見分歧。

目前,擺在信泰人壽面前的,可能不是尋找新的資金來源,而是股東之間亟須調和的分歧。

股東分歧成增資最大障礙

據了解,目前信泰人壽共有十四家法人股東,前三大股東分別為巨化控股、浙江永利實業與連云港同華文化,持股比例分別為19.38%、19.38%與12.27%。

對於此前媒體報導的信泰人壽股東由於生產經營困難無法解決增資難題,一位接近信泰人壽的人士則表示並不認同,“真正的困難在於股東之間無法就增資方案達成一致。”

“股東之間的分歧,存在於以巨化、永利為代表的大股東和以同華文化為代表的中小股東之間,雙方在公司管理層面的矛盾已近乎搬上臺面。”上述接近信泰人壽的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坦言。

根據記者掌握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2013年1月,永利實業“為了盡快推進公司董監事會的換屆工作”,向信泰人壽董事會發出“關於要求召開信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時股東大會的提議”,要求10日內召開信泰人壽股東大會,內容包括審議第二屆董、監事會的提名規則。

2013年3月28日,永利公司主持召開了信泰人壽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了信泰人壽第二屆董事會、監事會產生規則的議案,永利公司、巨化控股、九盛資管在內的五家股東同意上述議案,上述五家股東持股比例為55.99% ;但包括同華文化在內的八家股東則反對上述議案。

根據該判決書顯示,上述議案中有包括“股東可單獨或合計按7%的股份提名一名董事候選人”的條款,同華文化認為,這一條款影響了公司小股東對董事候選人及監事候選人的提名權,而永利公司則表示,該項規定實際是為了股東更有效率地行使董監事的提名權。

與此同時,信泰人壽回應稱:公司董事會、監事會被小股東控制不是事實,公司不存在小股東控制公司的情形。

公開資訊顯示,信泰人壽董事長為馬佳,鄭秋根為副董事長、總裁兼CEO,主導公司的經營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曾供職於中國平安與泰康人壽,同時擔任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等職務的鄭秋根實際代表了同華文化一方。

由於信泰人壽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存在多處違規,其決議最終被司法撤銷,關於信泰人壽201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資訊也亦無法查詢,然而圍繞著信泰人壽股東之間的矛盾卻並未就此解除。

據了解,2013年11月8日,信泰人壽就因第三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8.79%,因不足150%收到中國保監會監管函,被暫停增設分支機構。顯然,信泰人壽償付能力問題去年就已暴露。

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信泰人壽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退回巨化控股有限公司、浙江永利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部分增資款的議案》,在公司償付能力已然吃緊的情況下,信泰人壽仍然選擇退回大股東的部分增資款。記者就此采訪信泰人壽內部人士,但截至發稿,並未得到回應。

最大可能引入“中立派”

今年4月30日,信泰人壽發布2013年年報,稱去年末公司已經到賬增資29.1億元,未計入實際資本的情況下償付能力是-183%,如果包含公司已經到賬的增資款則為184%。

對於29.1億元增資款的來源,信泰人壽並未做出詳細說明。

此外,據媒體報導,去年底信泰人壽突然新增了三家新股東,包括江信經濟發展大廈、長安財富資產管理和華滬股權投資。上述三家公司都在沒有經過董事會同意的情況下,就分別把近30億元資金打入信泰人壽的賬戶,其背后是否依然是股東之間的利益糾葛已不得而知。

實際上,信泰人壽並不缺乏有意介入者。此前,有訊息稱,包括某大型央企在內的多家企業均表示對信泰人壽增資計劃有意。信泰人壽亦表示:“向有實力的符合監管規定的其他社會資本敞開大門。”

信泰人壽內部人士同時向記者表示,股東方經過多方協調,已就相關事宜達成一致,新的增資計劃預計年底完成。

據了解,此前的5月份,信泰人壽曾針對媒體報導的增資擴股疑問發表了聲明,聲明中表示,本次增資渠道既包括老股東追加資本金,也包括引進新的股東,新增資本肯定高於29.1億元。

一位熟悉信泰人壽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正常的增資程式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要在年底前完成增資,依然有一定的難度,新增資本意味著股權結構的大變動,引入中立派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無論增資計劃究竟如何,新老股東都將面臨信泰人壽近年來的虧損泥潭。公開資料顯示,信泰人壽2009年到2013年五年間持續虧損,2009年虧損2.1億元,2010年下降為1.6億元,不過到了2011年虧損又達1.9億元,2012年繼續上升到2.17億元,2013年虧損額度急升至4.8億元,在100多家險企中排名倒數第五。

“此外,營銷人員與客戶資源的流失、股東各方經營思路的磨合、公司業務結構的調整, 形象的重塑等問題亦是信泰人壽必須面對的。”上述行業人士表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