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抄底A股步伐加快 私募:2000點成10年牛市起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伴隨人民幣自由化進程,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的步伐正在加大。截至目前,中國政府批準的RQFII試點區域已從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倫敦、新加坡、法國,擴大至韓國和德國,獲批總額度已超6000億元。外媒近日刊文稱,中國正在以其價格低廉的股票吸引境外投資者,這在西方世界中正在日益變得罕見,原因是美國股市已經觸及歷史新高。國內部分樂觀私募認為A股估值已經到達底部,不日將走出十年慢牛。
==本文導讀==
【外資抄底】
RQFII規模擴大 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外媒唱多】
外媒:中國股市被低估吸引境外投資者入場
美媒:中國A股外資投資擴大 大事件可能真的來了
【機構分析】
2000點筑底大戰還將持續多久 私募:10年慢牛將到來
基金下半年深挖A股局部行情 淡主題重成長
==全文閱讀==
RQFII規模擴大 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7月18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RQFII擴展到韓和德國,其中韓國獲得800億元額度,德國獲批800億元額度,證監會宣布韓國、德國金融機構可參照RQFII法規,申請資格開展相關業務。
證監會7月7日晚間披露的最新QFII數據顯示,6月新增兩家QFII公司,6月新增RQFII6家。截至6月底,QFII共264家,RQFII共84家。
另外,最近幾天時間內,RQFII額度就擴大了1600億元。繼向韓國提供8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后,德國也將獲得800億元RQFII額度。截至目前,中國政府批準的RQFII試點區域已從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倫敦、新加坡、法國,擴大至韓國和德國,獲批總額度已超6000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QFII、RQFII規模擴大,在為A股市場帶來增量資金的同時,將提高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平。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認為,國內A股市場藍籌股全球最低,海外資金有望受國內資本市場價值洼地所吸引,而外資的大量流入,改善了國內A股市場中長期投資環境,A股股市鉆石底部愈發牢固和堅強。
外媒:中國股市被低估吸引境外投資者入場
外媒近日刊文稱,中國正在以其價格低廉的股票吸引境外投資者,這在西方世界中正在日益變得罕見,原因是美國股市已經觸及歷史新高。
外媒稱,中國股市已經進入了“折扣箱”,其預期市盈率僅為9倍左右,而相比之下亞洲地區股市的預期市盈率為11倍,全球股市更是高達近11倍。
在過去多年時間里,亞洲股市(尤其是中國股市)一直都落后於世界其他地區,其原因在於投資者對該地區發展緩慢且債務負擔沉重的經濟體感到擔心,而且無法確保這種差距不會繼續擴大。然而,長期押注於亞洲股市上估值較低的股票的投資者則在今年取得了良好的投資表現。匯豐銀行分析師最近指出,在今年的中國市場上,價值型股票的表現好於那些遭遇重創的增長型股票,而且這種優異表現“比以往兩到三年的任何其他時期都更加具有一致性”。
多倫多投資公司Radin Capital Partners的負責人布拉德·萊丁(Brad Radin)表示:“如果你是一名全球價值投資者,但卻並未在中國市場上擁有任何資產,那么就有很多東西要向人解釋了。”
萊丁和其他一些投資者都表示,他們正在押注於市場對於中國的悲觀情緒被過分呈現,以至於一些很好的公司無人投資。這種悲觀情緒形成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且市場對中國的金融體系感到擔心。萊丁表示,在過去一年半時間里,他已經將其麾下基金所持有的中國投資組合的比重提高了一倍,至30%左右,其中一部分投資是買入了派發股息的消費者公司的股票。
紐約價值型投資公司Pzena Investment Management目前管理著總額270億美元的客戶資金,這家公司的聯席首席投資官約翰·高茨(John Goetz)表示,該公司也正處在將其全球投資組合轉向亞洲市場的早期階段。最近以來,Pzena一直都在買入汽車制造商等中國公司的股票,這家投資公司更加青睞那些與亞洲經濟體而非發達國家命運息息相關的企業。
高茨說道:“有很多投資者轉向新興市場都是為了尋求避險,但我們並不是為了安全才來到這個市場上的。”截至6月份為止,這家公司的全球投資戰略已經為其帶來了28.4%的總投資回報率,其表現好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MSCI World Index),該指數同期上漲24.7%。
與此同時,為了不在自己的“主場”被外來者打敗,亞洲地區最大的價值型投資公司之一、管理著100億美元客戶資金的惠理集團(Value Partners Group)也計劃在今年啟動一只“反向基金”,買入煤炭開采公司和鋼鐵制造商等中國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和商品需求下降的形勢下受創最深。
德意志銀行駐香港的亞太地區機構經紀銷售負責人Marlon Sanchez表示:“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很不受歡迎和關注,以至於在今天變得令人感興趣起來。”
截至第二季度末為止,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除日本以外亞洲地區股票指數在過去三年時間里僅上漲了6%,而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則大幅上漲了48%。在今年,中國股市再度成為全球范圍內表現最差的股票市場。盡管中國政府出臺了所謂的“微刺激”政策措施,但香港和上海股市還是均下跌了2%左右。
對通常情況下波動性較大的亞洲股市進行投資是一件頗具挑戰性的事情,即使是對那些已經習慣了恐慌和不確定性、並且愿意等待數年時間才能看到股市上漲的投資者來說也是如此。在亞洲地區,企業資訊披露和治理標準可能遠低於西方國家的標準,而且許多行業部門都被國有公司占據著主導地位,而這些公司從事業務活動的動機經常都與股東利益相悖。
就目前而言,中國經濟仍舊存在著不確定性。有些價值型投資者表示,他們還沒有做好對中國銀行(行情,問診)業和住房營建商進行投資的準備,這是由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而受創最深的兩個行業部門。
紐約資深投資者馬蒂·惠特曼(Marty Whitman)麾下第三大道資產管理公司(Third Avenue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賈森·沃爾夫(Jason Wolf)稱,他管理下的不動產基金正考慮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股票進行投資,但如何才能“對其財務狀況感到滿意是最大的一個挑戰”。
沃爾夫說道,他麾下的基金持有香港長江實業集團的大量股票,該集團“一直都在‘收割’現金”,但卻被投資者所忽視,原因是市場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滑坡感到擔心。在截至6月份為止的一年時間里,第三大道資產管理公司旗下29億美元的不動產價值型基金的投資回報率達到了21%,這使其成為晨星所追蹤的全球不動產基金中表現最好的基金。
盡管投資者對於中國國有企業感到擔心,但同時對其他投資者來說,這種擔憂情緒卻創造了很多機會。舉例來說,身為全球最大移動運營商的中國移動是Pzena和芝加哥投資公司Ariel Investments國際股票業務部門首席投資官Rupal Bhansali最看好的股票之一。受中國政府嚴格監管以及網絡升級活動的影響,中國移動的盈利承壓,導致其今年股價下跌至十多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媒:中國A股外資投資擴大 大事件可能真的來了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A股市場擴大外資投資的計劃可能是中國股市投資遊戲規則改變者。
連接AH股市場的“滬港通”計劃在今年早些時候公布,並定於10月正式啟動,該計劃將允許外資通過香港經紀商來投資上海A股市場。與此同時,內地投資者也能夠通過中國券商來投資港股市場。
法國巴黎銀行投資合伙人公司(BNP Paribas Investment Partners)的大中華股市主管Francois Perrin表示:“迄今為止,國際投資者投資A股的頻道不暢,但我們現在獲得了基於現有投資配額的額外5500億元人民幣(886億美元)的投資額度,所以現在有更多新鮮資金可以進入市場。”
在當前監管體制下,外資能夠直接進入上海和深圳A股市場的頻道有限。
被授權的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某些試點框架來投資A股,例如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等,這些舉措旨在逐步向外資開放中國市場。
根據花旗銀行(Citibank)的數據,外國投資者成交僅占A股總成交的大約1%,而中國內地市場的主力是散戶,他們要占據八成的成交額。
花旗銀行6月份公布的一份報告內容顯示,從長期來看,滬港通的設立將推進A股市場基本面和投資者基礎均衡方面的改善。A股可能會列入全球股指,這會引流外資進入A股市場。而眾所周知,無論是對比主要新興市場還是發達市場,近年來A股表現慘淡。
盡管如此,分析人士將市場互聯視為中國股市下半年將走牛的契機。
巴黎銀行的Perrin在提到A股疲弱的原因時表示
“迄今為止,我們聽聞不少有關結構性改革的討論,以及經濟增長的潛在沖擊的憂慮。有投資者擔心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但是縱觀2014年全年,我們認為中國股市將從滬港通政策中獲得動能,該體制將改變國際和國內股市投資者的習慣,且有可能成為A股市市場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新鴻基尊尚資本管理的投資規則主管Stephen Sheung表示,盡管互連機制意義重大,但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只會在長期內得到體現。“這是個大事件,官方計劃的啟動試點在10月,但事件可能會拖更久。這會改變遊戲規則,但只會在更長時間內被感知。”
2000點筑底大戰還將持續多久 私募:10年慢牛將到來
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被墨人騷客引為歷史佳話,但最終在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功敗垂成。現今,A股市場也正上演著類似的一系列戰役。多頭就宛如當年力薄的蜀軍,欲開辟新的牛市篇章,但是實力雄厚的空頭卻像曹魏一樣,在滬指重要關卡2000點附近設防,不斷狙擊。眨眼間,2014年已經過半,多頭在2000點附近陷入苦戰,難以寸進。
那么,A股在2000點附近的這場筑底大戰還將持續多久?
2000點之后,A股是就此走出一波大牛市,還是掉頭向下繼續調整?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國內多位知名私募人士進行了專訪。他們當中有的對此表示樂觀,認為A股估值已經到達底部,不日將走出十年慢牛;但也有人持謹慎態度,稱國內經濟正處於轉型陣痛期,在沒有良好經濟預期支撐的情況下,牛市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看多派
悲觀情緒達極致大牛市將來臨
2000點關口,不知不覺已成為A股邁不過去的坎兒。十多年前大盤停滯2000點,十多年后,依舊是2000點,縱使過程驚天動地,但終究還是畫了一個圈,回到了當初的起點。
今年以來,多方悄然蓄勢,似乎欲打破市場平靜。但事與愿違,幾番拉鋸后,滬指依舊難以闊步向前。不過即便如此,對於未來的形勢,包括趙丹陽、曾昭雄等不少業內人士和私募人士表示樂觀,稱目前市場悲觀情緒已經到達極致,未來極有可能走出一波大牛市。
趙丹陽:混合制將是牛市引爆點
素有“私募教父”之稱的趙丹陽,其市場觀點一直備受業界推崇和關注。在今年的諾亞財富赤子之心上海投資規則會上,趙丹陽表示,目前A股已經進入最便宜的時候,混合所有制將是中國牛市的引爆點。
在談及宏觀環境的時候,趙丹陽表示,人民幣匯率長期升值的趨勢還沒有結束,目前中美勞動者的收入差距還有7至8倍,但兩者的勞動生產效率差不多。美國所謂的制造業回歸沒有基本的勞動力基礎。同時,長期而言,中國勞動生產效率還有提升空間,也就意味著人民幣升值依然有空間。另外,政府債在內的各項宏觀風險可控,目前中央政府負債20%,地方80%,屬於正常水平。
在市場牛熊的判斷上,趙丹陽堅定指出A股牛市快來了,2000點就是A股的底部。以中國石化(行情,問診)(600028,收盤價4.98元)為例,目前P/E(市盈率)10倍多,PB(平均市凈率)1倍多,是18年以來最便宜的時候,比1000點的時候還便宜。而中石化H股P/E僅8倍、PB僅0.8倍,6%的股息率,完全低估了其市值。
另外,趙丹陽指出,考慮到中石化擁有3000個加油站,有一些還是好地段的加油站,這些站點就值10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156億元),但目前其市值只有5000多億,存在不理性低估。市場正進入風格化轉換,看好制度改革所釋放的紅利,混合所有制將會是牛市的引爆點。
曾昭雄:10年慢牛將到來
深圳明曜投資董事長曾昭雄也是長期表示樂觀。他認為,2014年A股市場將進入10年慢牛,相信9月份之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將出現方向性的轉變。上證指數在2000點附近反復拉鋸,這可能是最後的筑底過程。
在題為《A股將復制1980~1999年的美股長期牛市》的文章中,曾昭雄指出,美國能走出困境,既與里根政府供給學派的經濟政策有關,也跟沃克爾的貨幣政策有關。我國目前提倡的“以改革促發展”,正是告別凱恩斯式經濟刺激的新供給主義經濟政策。有理由相信,我們的證券市場有超過八成概率會像1980年的美國一樣,迎來十年牛市。
未來的牛市不同於2005年的牛市,不同於2009年,也不同於1999年的“5·19行情”。
過去牛市的驅動力,第一是經濟周期的力量,過去我國一直是以投資為主導的經濟模式,其實截至去年,我國投資占GDP的比例還在不斷爬升,在投資刺激下,地產、銀行、煤炭、有色、機械等漲幅可觀。
第二是流動性沖擊,2005年的牛市起步時股市盤子非常小,流通市值只有約1萬億,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市場整體上漲了6倍。但中國股市已經足夠大了,中國經濟也是減速的,不具備周期性暴漲或者流動性再次拉動的牛市。在經濟下行背景下,未來的牛市體現的是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
看空派
A股便宜或是誤導 復制美股牛市幾無可能
在A股環境目前仍然低迷的情況下,不少專家對市場前景表示擔憂,特別是在制度建設有缺陷的背景下,空方並不認為股指能實現“鯉魚打挺”,由熊轉牛。
謝柳毅:A股便宜是誤導
在市場唱多聲音越來越多的時候,深圳尊道投資董事長謝柳毅日前在接受私募排排網的專訪時提到,目前A股很便宜這種論調是一種誤導,指數未來難有很好的表現。
謝柳毅分析指出,大盤從6000多點跌到2000多點,從盤面來看,確實是全球最便宜的股市,這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誤導。實質上我們的主板主要是由銀行、地產、石油、有色、煤炭這些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構成的,而這些行業長期前景堪憂。市盈率低,會讓人誤以為有很大的投資機會,但是如果沒有行業向上預期和價值低估,(投資這些股票)其實是很難賺錢的。
指數跟經濟結構調整的關聯度是很大的,經濟結構調整是對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行業的控制,比如鋼鐵、石油這些行業。銀行和地產是關聯的,銀行的大部分貸款都流向了地產,目前地產前景堪憂,銀行自然也不會被看好。另外,存貸差會不斷縮小,銀行的毛利將隨之下降。而且銀行的不良貸款、地方債務平臺這些,隱藏了相當大的風險。銀行股現在看似很便宜,但是相對於未來而言是很貴的。這些傳統行業前景不好的話,未來大盤指數也很難有很好的表現。
曹中銘:A股難復制美股牛市
同樣,知名財經專欄作家曹中銘也看衰A股,認為A股難以復制美股上世紀80年代的長期牛市。
曹中銘表示,美股的幾次牛市行情主要得益於經濟增長、技術進步,這是大的背景。另一方面,美國股市有200多年的歷史,其在制度建設、投資者保護等多方面已非常成熟。如果說我國GDP的高速增長以及科技進步為A股牛市埋下了伏筆的話,那么在市場的基礎性制度建設與投資者保護方面,我們做得顯然還遠遠不夠。投資者熱衷於投機炒作,持股心態不穩,與A股的投機文化有關,更與投資者利益保護不到位有關。事實上,這也是A股常常演繹“牛”短“熊”長行情的根本原因之一。
記者注意到,在曹中銘看來,A股目前存在諸多問題,如果要想復制美國式的牛市,除了完善制度建設,嚴厲打擊違規行為之外,還必須解決三大方面的問題。
其一,股市“被抽血”的問題。股市並不缺少資金,關鍵在於投資者缺乏信心。投資者沒有信心,就不會有資金的加盟。在此情形下,一旦股市遭遇大量“抽血”,就會打擊到市場信心。而新股IPO、上市公司再融資以及大小非套現,就是市場中的三臺“抽血機器”,不斷從市場中抽走“新鮮血液”,也不斷蠶食著投資者的信心。三臺“抽血機器”中,大小非減持最無情,上市公司再融資表現最為兇猛。
其二,要解決市場資源錯配嚴重的問題。因為有了資產重組這一利器,垃圾股“烏雞變鳳凰”的不在少數,財富效應又導致更多投資者逐利其中。A股市場中的所謂“牛散”,幾乎都是靠炒垃圾股、炒ST股、堵資產重組等起家的,而不是依靠價值投資。
其三,要解決投資者保護的問題。保護中小投資者就是保護資本市場,這話說起來挺簡單,做起來卻很困難。A股市場與美國股市根本不在一個“等級”與起跑線上,制度建設存在缺陷,市場監管常常缺失或缺位,大小非瘋狂減持,定增再融資沒門檻,資產重組沒門檻,投資者保護同樣沒門檻,這樣的市場又憑什么復制美國牛市呢?
本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采訪了廣東澤泉投資董事長辛宇、挺浩投資董事長康浩平、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深圳市前海一線對沖投資總經理胡志忠、深圳市圓融方德投資高級研究員尹國紅以及北京東方井岡投資咨詢中心投資總監胡偉東等6位私募人士,他們對眼下2000點是否將成為A股牛市的起點道出了自己看法。其中,辛宇是樂觀派的代表,而胡偉東則堅定看空,是謹慎派的代表。
樂觀派
辛宇:盡管都說股市和經濟有聯系,但從歷史統計規律來說,兩者往往不是正相關的。比如,2001年滬指到了2125點,而13年后的今天,市場還是在2000點附近,那這13年間,咱們國家的經濟發生了多大的變化?GDP總量都翻了好幾番了,我國也從過去的低階制造業往中高階轉型。
單從經濟上來講,宏觀經濟在未來若干年都將處於轉型過程中,因為國家經濟轉型不能一蹴而就。對比當年美國轉型的時候,美國股市是大牛市。那么現在我們來討論2000點,我的觀點是,股票是我們主要投資品當中最便宜的,因為它還是13年前的價格,是一個價值洼地,任何洼地都會被填滿。
康浩平:2000點很有可能成為牛市起點,因為現在的起點非常低,從估值來看,滬深300的P/E只有9倍。另外,股市已經充分反映了經濟向下的趨勢。一旦經濟有復甦跡象,股市就會有提前的反應。從這個角度來看,股市很有可能走上又一波大牛市的循環。中國經濟經過這一輪下跌后,對比全球股市,A股已經遠遠落后。一旦貨幣政策放松,經濟信心恢復,大盤將有望上漲到3000點附近。
仇天鏑:經濟轉型不是那么容易的,短時間內很難見效。但我們可以看到經濟轉型會帶來一些局部機會,孕育出局部牛市。大牛市必須在整個經濟轉好,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增長較快的情況下出現,目前不太可能出現。我國經濟對傳統行業依賴性還很大,另外科技水平相對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因此,轉型將會是一個曲折、艱辛的過程。
辛宇:現在2000點成為底部的概率非常大,因為在此停留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底部構筑得非常扎實。我建議投資者不要去等待向上拐點的出現,因為拐點只有一天,也只有一個。只要在2000點區域,價格合理的優秀股票,都可以買入持有。
另外,我國的股市,有鮮明的政策主導現象,不依靠經濟數據,而依靠政府政策外力。所以,如果A股想要打破2000點的平衡,需要有針對性的、顯而易見的利好政策。
康浩平:我認為,可以肯定的是,2000點這個區域是沒有系統性風險的。但是,市場情緒在底部附近肯定會有所疑慮。不少投資者會在震盪和反彈中拋出股票。當失望情緒越來越重時,牛市也就悄然出現了。
而能夠打破2000點平衡的,非金融地產莫屬。如果金融地產不漲起來,市場也就只能在2000點附近呈現結構性行情。沖破2000點的平衡,只能靠金融地產等藍籌股的估值修復。
仇天鏑:上證指數中,周期性行業的權重很大,因為像銀行、石化這些“大象”調整時間很長了,估值也很低,所以2000點這個位置再往下空間不大。另外,目前政府一直在推經濟刺激政策,也對2000點起到了支撐作用。
尹國紅:至於2000點是否是底部,我認為,雖然A股市場目前藍籌股的上漲空間不大,但是下跌空間相對來說也有限。如果經濟狀況不出現更糟糕的情況,那么藍籌股的低估值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所以2000點有望成為底部區間。
謹慎派
胡偉東:對未來是否有牛市,我的觀點一直偏謹慎,主要是因為權重股上方堆積著天量的套牢盤。要消化這些套牢籌碼,首先需要時間;其次,還需要“真金白銀”入場,成交量持續放大。但是,現在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
我認為上證指數將在2000~2200點附近箱體震盪,到了三季度末大盤將轉頭向下。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創業板大的頭肩頂形態構造完成,不少翻幾倍的題材股已經開始出現加速下跌,這意味著上證指數也不會出現較大上漲;另一方面,煤炭板塊和中石油年K線出現八連陰,這意味著所有買入的投資者全部被套,這是一個信號,說明后市依然不容樂觀。但是,指數不會一跌到底,會反復誘多反彈。
尹國紅:單單從指數來看,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有牛市。因為從指數構成來考慮,這里面藍籌股占主導。而金融、有色、鋼鐵等周期性較強的藍籌股有如下幾個特征:一是體量大,因此,它們想要獲得較高成長性難度較大;二是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經濟轉型制約了它們的業績增長,也決定了它們很難重現2006~2007年的風光走勢。如果它們漲不起來,指數肯定很難出現牛市。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經濟轉型會讓新興行業股票獲得非常明顯的成長性。
胡志忠:之所以謹慎,是因為我認為A股市場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在A股市場有一個怪現象,做題材、概念炒作的人,活得很好。而從價值低估和分紅角度來做投資的,這3~5年都死得很慘。所以,如果想要迎來牛市,一定要扭轉市場上新股、次新股、題材概念炒作的惡劣風氣。
胡偉東:市場上普遍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會出現轉向,說2000點會是政策底,牛市的起點。但我認為,首先,只要房價高企,貨幣政策就不可能轉向,如果貨幣政策再放松,房價又會暴漲;其次,就算貨幣政策放松了,資金又會流入房地產市場,大家都去炒房了,也無法引發牛市。所以,只有房地產降溫了,資金才會流入股市。
所以,我認為,2000點是豆腐底,下半年一摟就破,而牛市只是幻想,目前的成交量不可能造就牛市。而引爆打穿2000點的事件,將是地方債務危機的爆發。此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也表示,今年到期需償還的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占債務總余額的21.89%,是償債壓力最重的一年。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而支出剛性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會進一步加大。所以我認為下半年地方債務危機的爆發,將導致上證指數跌穿2000點。
胡志忠:大家可以看到,高層最近在積極地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除了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滬港通外,包括習主席訪韓以及李總理訪德,都將為低估值的藍籌股帶來機會。此外,國企改革帶來的紅利,也有望扭轉藍籌被大幅低估的局面。
所以我的觀點是,2000點既是底部,也是頂部:一方面,對於過往3年被爆炒的題材概念股來說是頂部,這些泡沫要歷經3~5年的時間才能釋放到位。另一方面,對於低估值的藍籌股來說,2000點附近下跌空間有限,並且有望在下半年借助滬港通的東風,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
NBD:國內經濟正處在轉型期,宏觀經濟增速略緩,但結構改善顯著,那么A股牛市是否會在轉型中孕育?
NBD:我們注意到上證指數在2000點附近支撐明顯,“2000點底部論”頗有市場。那么,2000點究竟是否能構成A股的底部呢?
NBD:此前有觀點稱,A股將會像上世紀80、90年代的美國市場一樣長期走牛。那目前A股與當時美國股市的環境到底有無相仿之處,復制美股當年大牛市的概率又有幾何?
辛宇:對於A股能否復制美國上世紀80、90年代的牛市,我認為大的路線,我國都是在學美國,但是肯定不會完全復制美國曾經的路線。除此之外,我國在市場制度上還有所欠缺,在這個背景下,A股想如當時美股一樣長期走牛,任重道遠。
胡志忠:環顧全球股市,最正常的投資模式有兩種,要么學巴菲特做低估品種,要么做真正的成長性個股。但是我們這邊的投資氛圍卻熱衷於題材和概念炒作,偏離了投資的初衷,更像是一種擊鼓傳花遊戲。
比如說,最近的市場對新股和次新股進行了爆炒,隨便一家公司一上市就爆炒到了50億~100億的市值,這在成熟市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國內的投資氛圍不改變,很難期望像美股一樣走出長期大牛市。
尹國紅:至於中國未來是否會復制美股上世紀80、90年代的大牛市,我認為,美國當時是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最受益的國家,相關上市公司盈利情況非常好,因此,他們的牛市是具備特殊環境的。而就全球化而言,中國目前的經濟力量很難侵入到別的經濟體中去,所以兩者無法相比。不過有可能出現牛股頻出的局面,因為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量,可容納公司的成長空間也非常大。
胡偉東:盡管A股的估值處於史上最低,但是沒有“真金白銀”入場,也不可能復制美股那樣的長期大牛市。目前1000億左右的日成交量,基本上都是存量資金在折騰。所以未來A股只有反彈,沒有反轉。未來10年,A股將在1400~3000點范圍內波動。(每日經濟新聞 劉明濤)
基金下半年深挖A股局部行情 淡主題重成長
博時、廣發、華商等基金公司近日公布旗下基金二季報。在部分基金經理眼里,以主題投資為特色的局部行情或貫穿整個三季度。而在中國經濟內生性結構調整尚未結束之前,這種以局部行情為主要特征的市場表現,仍將成為A股市場在下半年乃至更長時間的主要運行方式。
華寶興業多規則基金就表示,三季度市場依然維持震盪行情的概率較大,市場機會依然存在,國企改革、節能減排、新興消費、高階制造以及部分整合充分的傳統行業等領域依然會出現結構性行情。
系統性機會難覓
在基金經理們看來,雖然“穩增長”的政策頻頻出臺,但在中央政府不會對經濟進行“強刺激”的預期下,中國經濟因為內生性調整而形成的下降頻道並未改變,而經濟未來仍將繼續下行的預期,意味著A股市場很難形成系統性的投資機會。
富國基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仍在觸底過程中。在長期經濟形勢低迷、經濟增速仍在觸底的情況下,有關部門通過局部刺激保增長力度正在加大,但自發性需求依然沒有起色,經濟內生性調整仍未結束。
在最新披露的二季報中,東吳新產業基金表示,三季度的市場運行態勢較之上半年可能更為復雜。一方面,微刺激的效果至少還需觀察,考慮到去年較高的基數,三季度經濟數據同比改善的可能性並不大;另一方面,落實到上市公司的業績,企業端三季報環比大概率會回落;再次,IPO重啟可能使市場資金面短期偏緊成為常態;最後,整體流動性進一步放松的可能性並不大。換句話說,在其他變量邊際改善幅度有限的情況下,經濟基本面對股市的影響可能在未來兩個月內逐步顯現。
淡主題 重成長
對經濟繼續調整的擔憂,顯著影響著基金經理們對未來的投資規則,他們著眼點依舊落在淘金局部行情。不過,與普通投資者不同的是,他們並未過多參與目前炙手可熱的主題投資,而是秉承一貫的深挖優質成長股的規則。
在二季報中,東吳嘉禾表示,2014年股市將會非常動盪,必須時時警惕風險,但當前正處於經濟轉型和制度變革的關鍵時期,變革中也孕育著機會。該基金將致力於版面未來三到五年最重要的消費行為改變和科技趨勢,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向:其一、以大移動互聯、大數據為代表的資訊技術相關產業;其二、能源領域,能源安全日益重要,體制改革也將釋放制度紅利;其三、Tesla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智慧汽車領域;其四、醫療服務、大健康產業;其五、LED為代表的低功耗節能照明、智慧照明領域。
華商盛世成長則在二季報中表示,將把股票倉位控制在適度的水平,並結合風險控制目標,保持基金倉位的靈活性。與此同時,華商盛世成長仍然積極堅持選股的規則,仍然將以轉型為主要方向,結合逐漸落地的改革措施,進一步精挑細選符合轉型方向的個股,尤其是重點關注包括資訊消費、旅遊、娛樂文化、健康服務等在內的大消費領域,並在市場出現調整之后加強設定。(中國證券報)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