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人民幣10月與美元齊舞并升 后QE時代或承壓調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王朝陽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10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大幅上揚,截至31日收盤,人民幣即期匯價報收6.1088,全月累計升值307個基點;而中間價走勢相對保守,全月累計走升64個基點。單從即期匯價變動來看,人民幣匯價與美元指數共同飆升,再度顯示出其避險特質,但鑒於未來美國退出QE計劃后“放水閥”逐步收緊,預計從下月人民幣在小幅走強后開始承壓回調。

可以看到,自從10月份國慶長假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經歷了震盪調整、碎步快行兩個階段,尤其是在10月下旬即期匯價連續突破6.12和6.11關口,最終創下八個半以來新高。相對照的是,中間價卻上行力度不足,全月一直徘徊在6.15價位附近,與9月價位區間相仿。

圖表1、人民幣兌美元相關匯價月度變化表


來源:新華社多媒體數據庫

值得關注的是,人民幣即期匯價自8月6日穿升中間價后,期間因為宏觀基本面走弱一度主動向中間價靠攏尋求支撐,而本月再度突然走升也令業內人士稱奇,甚至有市場人士猜測升值背后或有貨幣當局維穩意圖。但不少外匯交易員向記者透露,10月下旬外匯即期市場快速上揚背后主要受國內大行的結匯大單推動,整體而言,影響即期匯價升值因素較為單一。

我們分析認為,本月強勢升值一方面繼受到緣於單一巨大的結匯量能因素影響,另一方面也與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密切相關。

事實上,10月14日英國政府發行的世界首個人民幣主權債券被踴躍認購,12.5個小時中共收到85個訂單,認購額約58億元人民幣,遠超出30億元人民幣的預定發行量。10月20日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推出人民幣期貨合約在首日交易中交易量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10月27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布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和新加坡元直接交易,這也是繼跨境人民幣結算和RQFII以后,人民幣國際化在新加坡快速發展的又一力作。人民幣國際化在本月的加速推進也是提振人民幣走升的重要原因,同時也能解釋為何在美聯儲宣布11月終止QE后仍在非美貨幣中的“一枝獨秀”,這充分說明人民幣資產在當前國際背景下成為風險資金的“避險天堂”。

圖表2、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價以及美元走勢

來源:新華社多媒體數據庫

展望未來人民幣匯價的走勢,隨著美聯儲宣布11月終止QE政策,美元加息將成為市場熱議話題,人民幣也將在后QE時代經歷不同的國際流動性局面。整體而言,盡管國際流動性環境有變,但國內外宏觀經濟對比變化仍將是匯率的主導因素。

從國內經濟基本面來看,匯豐銀行最新公布的中國10月制造業PMI為50.4,連續第五個月高於榮枯線並創下3個月新高,或提振人民幣短期走勢。單從月內公布的中國宏觀經濟數據來看,與前期相比,GDP、投資、消費、工業增加值數據表現較為中性,中國經濟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下行壓力。尤其是10月23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中國9月銀行結售匯為逆差163億美元,較8月的8億美元逆差額擴大逾20倍,創下有數據記錄以來單月最大逆差額,或隱含著跨境資本的流出跡象,多數分析人士據此認為,未來跨境資金流動雙向波動將成為新常態。因此,人民幣在此背景下也很難出現趨勢性行情,雙向波動仍將是未來匯價運行的主要特征。

從國際角度來看,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周期調整的結束,美聯儲回歸正常貨幣政策仍需要一段時間,該期間大宗商品和外匯市場或將出現劇烈震盪。數據顯示,美元指數已連續四個月走高,黃金10月下跌3.74%至1175美元/盎司,已擊穿1200心理關口。人民幣盡管因為國際化的推進有一定的避險性,但市場也需要在外匯風險敞口以及預警壓力測試上未雨綢繆。

不過,伴隨著以滬港通為代表的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放,尤其是英國已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預計未來人民幣相關的外匯制度改革將會加快,人民幣在后QE時代的抗壓彈性或不斷抬升。我們預計,未來一兩年受人民幣國際化影響,人民幣匯率在某段時期仍會有偏強走勢,或以雙向波動向6元的中樞靠近,短期內在下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開幕之前,人民幣甚至有望保持穩中小幅升值的態勢。當從長期趨勢來看,人民幣難以出現長期保持和美元齊舞並升的現象,雙向波動調整仍將是大趨勢。(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