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大戰算命先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前臺的互聯網化,依托用戶需求提供多樣性體驗選擇;后臺的互聯網化,憑借技術創新提供革命性創新。這是蘇寧云商(002024,股吧)轉型路上的關鍵姿態,而不是靠算命先生。
蘇寧大戰算命先生
文/張山斯,互聯網觀察家
一直關注o2o,關注互聯網改變傳統企業,或者說傳統企業選擇互聯網的武器。為什么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很難?為什么每個行業互聯網化的變革者,大多數來自行業之外?是傳統企業尾大不掉,還是采取的互聯網模式不夠革命?
這是我長期的疑問。而10月30日,張近東在弘毅年會上的演講,有一個提法我很共鳴:前臺的互聯網化,后臺的互聯網化。
算命先生總是與時俱進
蘇寧云商是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擁有20多年的傳統零售歷史、18萬員工、1600家門店。要說船大難掉頭、尾大不掉,蘇寧遠比絕大多數的傳統企業轉型難度更大。可也正是蘇寧,成為互聯網化轉型中態度最積極、成果最出色的一個,特別是在o2o模式上的探索,不但在國內零售業領先,和很多國外零售巨頭比也有很強的開創性。
定位用戶的需求,聚焦用戶的使用場景,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加上新穎的創新體驗,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創業者都是從此走上了一條賭博之路,其結果往往九死一生。因為除了定位用戶的需求,有可能是準確的,后面場景、收到、體驗……可能已經在開始離用戶需求越來越遠,陷入創業者臆想的迷宮,走不出來。
遙想當年的蘇寧,互聯網來了,肯定有無數的算命先生上門指教:你該關店!互聯網時代,電商是大勢,你還死守著門店,這能有好出路嗎?
然后蘇寧上線了易購,又有無數的算命先生上門指教:你該關店!你已經有了電商了,趕緊把線下門店的用戶引流到線上,門店還要它干啥?
后來蘇寧遇到物流瓶頸了,還是那些算命先生上門指教:你該關店!省下的錢學學人家做物流吧!
再后來,蘇寧還是沒關店,反而變后店為前倉,物流瞬間覆蓋用戶周邊2公里,增強了用戶的體驗,算命先生的上門指教也與時俱進:你該將線下的流量轉到線上,把線上的流量轉到線下,這才是o2o啊!
你看,算命先生自己命運多桀,卻總是苦口婆心。可是算命先生卻想不到,蘇寧並不想將線上線下的流量進行互轉。
張近東在弘毅年會上說:“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消費者需要的不是互聯網技術,更不是電商,而是隨時隨地都能滿足的購物需求。”
用戶的需求是多元的,物流是消費場景,還是購物習慣,你非要把喜歡現場體驗的線下門店用戶轉到線上,非要把喜歡在線網購的用戶引導門店,這不是有病嗎?所以說,過去算命先生都靠不住,現在的互聯網專家不靠譜。
互聯網的核心革命性,就在於其去中心化,對於傳統產業的改造也並非取代傳統、再造核心。在零售領域,互聯網打破了時空限制,消費者可以通過pc端、手機端進行購物,時間碎片化、時機隨機化、地域任意化;但互聯網來了,並不是傳統的現場購買的需求就沒了。
事實上,消費者在哪里,消費需求就在哪里,才應該是零售常態。
蘇寧一直在做的是什么?就是在消費者有需求的地方,滿足她的需求;消費者喜歡的服務方式,滿足她的喜好。蘇寧要做的,就是以互聯網武裝自己的前后臺,讓購物效率更高、購物體驗更好、服務更到位。
線上線下,各就其位,不強拉,不硬轉。
后臺的互聯網化,革命性的生產力
算命先生的話聽不得,蘇寧只有完全靠自己摸索。
看得見的互聯網化,很多都是擺設;看不見的互聯網化,很多才是本事。
什么叫后臺的互聯網化?
蘇寧的物流系統中,倉儲是關鍵的一環。在科技媒體中,大家經常說投資多少、占地多少,其實這個意義真心不大。蘇寧也投了巨資在物流倉儲上,但更注重物流效率。比如,蘇寧的小商品物流中心,原來單人每天處理一兩千的訂單,現在經過高科技的系統改造,實現了極高程度的自動化,單人每天處理一兩萬的訂單很輕松。流轉速度提升了十倍,這是什么概念?人力成本更低,對應消費者單一商品購買成本的降低,而且,解決訂單的能力和效率反而十倍提升,這不是一種互聯網化的能力?
蘇寧的門店,商品的擺放和堆頭很關鍵,可是線下又不像線上那樣可以做流量監測。蘇寧就在門店的每一個進出口上方、頻道上方、柜臺上方,安裝了wifi空間定位裝置。什么時間點、什么品類樓層、什么品牌柜臺,甚至是哪款商品前,消費者流量的大小、停駐時間的長短,結合最終購買數量的多少,所有的一切,都實現了數據化。根據數據,定期調整場地的版面、促銷廣告的位置、商品的擺放方式、同類商品的排列組合,甚至是跨品類的關聯組合,發現消費者自己都察覺不到的精準的需求,這不是一種互聯網化的能力?
蘇寧銷售的商品,都是來自上游供應商,供應商設計商品、生產商品,蘇寧是銷售渠道。然而,絕大多數的廠商都不直接接觸消費者,工業化設計往往不能像互聯網產品那樣,和用戶互動,抓住用戶精準的需求。比如說油煙機,t字形的撞頭,v字形的撞鍋,消費者的抱怨很多時候廠商並不知道,蘇寧眾包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就很容易發現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采用c2b的模式,設計出7字形007油煙機,將設計方案反向影響上游生產商,為用戶創造了絕佳的商品體驗。這不是一種互聯網化的能力?
案例不勝枚舉。
這就是互聯網化的魔力,不止在前臺,看不見的后臺,往往才是互聯網化的關鍵,才是革命性的生產力,才是決定競爭力的根本。
聽算命先生的,還不只有街頭擺臺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