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顯示中行、建行農行從央行獲得約3600億流動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訊,據路透社北京報導,中國五大國有銀行新鮮出爐的今年三季報顯示,三季度中國銀行(行情,問診)(3988.HK: 行情)、建設銀行(行情,問診)(0939.HK: 行情)和農業銀行(行情,問診)(1288.HK: 行情),從中國央行一共獲得了約3,6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而工商銀行(行情,問診)和交通銀行(行情,問診)則並未位列其中。
根據五大行公布的三季報,報告期間,中國銀行(601988.SS: 行情)向中央銀行借款環比增加了約1,600億元,農行(601288.SS: 行情)和建行向中央銀行借款環比增加了約1,000億元。
而工行(1398.HK: 行情)(601398.SS: 行情)和交行(601328.SS: 行情)(3328.HK: 行情)的報告則顯示,今年三季度,兩家銀行向中央銀行的借款環比均為負增長,意味著這兩家銀行在報告期內並未獲得央行注入流動性。
此前建設銀行(601939.SS: 行情)董事長王洪章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中國央行確實已向五大國有銀行投放總計5,000億元人民幣的常備借貸便利(SLF)。
中國央行日前更新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亦顯示,9月央行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這一項目較上月大增逾5,000億元人民幣,而該數字與當月尚未得到官方證實的5,000億元常備借貸便利(SLF)頗為吻合。
此前數月該數據月增幅均在千億元以內,而上次明顯增加還要追溯到今年1月,當時主要是春節長假因素,央行向銀行體系大幅投放流動性所致,不過隨后兩個月,該數據逐步回落至正常水平。
繼9月向國有銀行發放人民幣常備借貸便利工具(SLF)之后,中國央行10月再以同樣方式向多家股份制銀行注入流動性,並且給出了更為優惠的利率價格,以助銀行降低融資成本。數位訊息人士向路透表示,央行此次向股份制商行發放的SLF,期限三個月,利率為3.5%,比上次向五大國有銀行發放的SLF降低了10-20個BP。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央行在價格和數量調控上仍分別倚重正回購利率及SLF,現階段看寬鬆力度適中;未來如果經濟進一步走弱,定向寬鬆仍有空間可挖,如暫停正回購乃至重啟逆回購等,若效果仍不明顯,降息降準等政策或才會被納入考慮范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