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美國新老富人投資有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14 08:29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吉蓮邰蒂

新一代美國富人與老一代有區別嗎?這個問題最近引發激辯,尤其是在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那本暢銷作提出,不平等和繼承所得財富雙雙上升之后。


的確,這個問題太容易讓人激動,以至於在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不久前於科羅拉多州舉行的阿斯彭思想節(Aspen Ideas Festival,已閉幕)上,“不平等”一詞出現在几乎每一場經濟學辯論中。當左翼經濟學家羅伯特賴克(Robert Reich)就此話題發表演講,譴責富有的精英人士將特權傳給子女時,台下座無虛席——即便思想節的參加者恰恰以富有的精英人士為主。

但如果你想聽聽不一樣的觀點,不妨看看私人銀行美國信托(US Trust)進行的一項有趣小調查,調查結果在思想節上公佈了。近幾個月,該銀行從美國180萬名被它定義為“富有”的人士(看上去是指可投資資超過300萬美元的人士)中,選取680人進行了調查。

調查揭示了兩代富人之間的有趣差異。出生於上世紀中葉的所謂“嬰兒潮一代”的富人,財富大多是自己掙得的,而不是繼承來的。調查發現:“69歲以上受訪者的近四分之三,嬰兒潮一代的61%,都是自己創下大量財富的‘富一代’。”但在現年35歲以下的“千禧”一代中,“通過繼承獲得大量財富的情況更為常見”,有“約三分之二是富二代、富三代或富四代”。

現在,美國也有一些自力更生致富的年輕富人:年輕的科技企業家和金融家正在掙大錢。而且,隨千禧一代的事業進步、生意發展,年輕富人群體中白手起家的比例可能還將上升。另外,即使是通過繼承獲得財富的千禧一代往往也富有創業精神。調查顯示,“千禧一代非常希望自己創造財富,並對世界生積極的影響。”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群體構成上的變化似乎伴隨一種現象:金融被重新定義。嬰兒潮一代在投資財富方面隨大流、偏保守,往往諮詢金融顧問的意見,投資股票等傳統資。但千禧一代不喜歡依賴金融顧問,也不信任債市和股市——考慮到它們的表現,這或許也不令人意外。

相反,年輕的富人們越來越多地將資金投入私人股本或對沖基金等另類投資領域,並且親自直接進行投資。“他們富有創業精神,”美國信托董事長基思班克斯(Keith Banks)解釋道。又如一位資深私人股本人士所的那樣:“他們喜歡自己掌控局面。”而且,年輕富人不只將“投資”定義為只是跟金融有關的事情。調查顯示,75%的千禧一代“會將所投資公司的社會和環境影響,視為影響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三分之二的人“將投資決策視為表達社會、政治或環境價值觀的一種方式”。只有三分之一的嬰兒潮出生者持同樣觀點。

這種轉變到底緣何發生,我們尚不清楚。懷疑論者或許會將其歸結為負罪感,即年輕富人試圖賦予通過繼承獲得的財富以正當性(至少讓財富顯得更容易讓人接受)。但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富人)會,這種趨勢顯示出美國長期以來值得讚賞的慈善傳統。與此同時,班克斯本人認為,還有另一項因素在發揮作用,那就是:通過繼承獲得財富的年輕人有更多精力在投資方面創新,而白手起家的嬰兒潮一代已經為獲得財富的過程本身付出太多努力,壓根兒不想再為錢的事情費心。

不管怎麼,如果轉變持續下去,其影響是值得矚目的。首先,它解釋了金融業為何爭相開發更多的所謂另類投資品。它還反映並鞏固了慈善被重新定義的方式——因為“金融”和“社會項目”的邊界被打破了。

但還有一個變化。美國信托表示,十分之九的美國富人似乎希望通過慈善和政策手段實現“更高收入、更多機會”;許多富人看上去也在擔心不平等加劇。這無法平息左翼批評人士的不滿。目前尚未有人拿出任何切實的解決方案。但這確實有助於解釋,為何就連阿斯彭思想節的參與者也想聽聽有關不平等的講座——或者至少是讀與不平等有關的作。(FT中文網)

譯者/何黎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