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政策“加力”能源安全長利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11 08:18
聞到
7月10日,A股有充電樁業務的上市公司全線上漲,國電南瑞(600406.SH)、動力源(600405.SH)更是強勢漲停。新能源汽車的其他細分子行業,稀土永磁、電機等行業股票也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新能源汽車銷售免徵車輛購置稅、充電站政策補貼等政策利好頻頻,加上能源安全戰略地位的提高,新能源汽車概念或仍然具備長潛力。
機遇真正來臨?
7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未來三年,三類新能源汽車將免徵車輛購置稅。國務院出台的這項新政策,無疑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再添動力。
此外,有消息稱,其他配套政策正在會簽中,如充電站補貼政策等也將於近期出台。北京市即將出台《關於推進物業管理區域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安裝的通知》,要求新建小區停車位配建充電樁的不低於18%,此為規劃審批條件之一,如物業不配合將被分曝光。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發展一直受制於充電設備匱乏這一短板。充電樁作為電動汽車最重要的配套設施,其完善與推廣將直接決定新能源汽車能否全面鋪開,因此業界都稱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業的先鋒。
事實上,特斯拉低價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並未在A股掀起投資熱潮,相對於軟件國化、航天軍工、京津冀等熱點,新能源汽車顯得較為沉悶。
上海一家券商的新能源分析師告訴記者:“即便是現在政策已經在加大力度出台,誰都無法想象,在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方,建立完善的電動汽車配套設置有多難。”
上述券商新能源分析師向記者解釋所述的“擔心”基本有兩點:一、新能源配套設施不完善;二、動力電池續航能力弱,安全性未得到充分驗證,技術並不成熟。
資本市場的擔心,或正是如此。“一個原因是概念較老,沒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很難引起市場興趣;另一個原因是市場資金相對匱乏,資金更傾向於新興的概念、題材,如在教育。”一位私募基金的投資人士告訴記者。
但上述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上述阻隔將被打破?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有國務院領導親自協調,有多個部門的合作,(新能源汽車)以后利好消息一定是層出不窮。”
能源安全思維長助推
事實上,今年以來,關於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已經是層出不窮。
其背后凸顯了能源安全的需要。2013年,中國進口原油消費4.9億噸,進口2.8億噸,汽油消費量8100萬噸,對應的原油消耗估算在4億噸。原油作為戰略物資,57%的對外依存度,80%消費集中在汽油領域的現實已經敲響能源安全的警鐘。
“如果安全思維提升了高度,那麼新能源汽車就必然提升到同等的高度。”上述私募投資人士認為,“從A股過往牛股頻現的行業來看,無非有三種情況:第一,業績暴增;第二、政策密集刺激;第三,重組。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從政策落實到業,那麼就是兩個大波次以上的行情。”
上述判斷或許較為樂觀。但來自華泰證券策略師徐彪的測算印證了其合理性:假設平均每台充電樁價值2萬元,平均每座充電站價值400萬元(不含地價),並且充電樁占整座充電站價值的35%;以最為樂觀的態度,假設各試點城市在2015年底將有較大概率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40萬個充電樁、2000個充電站中80%~100%的體量,則預計行業市場容量將達到108億元,即便完成30%的體量,在兩年內仍有30億元的體量。這對應的僅僅是一個充電樁子行業。
2014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提速,一季度生新能源汽車6651輛,同比增長120%,4月份量3850輛,同比增長251%,5月份量3770輛,同比增長接近100%。1~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量合計為1.4萬輛,已經接近2013年全年量。
然而,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從目前看,仍然困難重重。如充電站的占地問題、配電線路的改造、動力電池技術提升、相關的技術標準統一等問題都橫在眼前。對此,徐彪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無非就是政策與投資。
顯然,如果新能源汽車步入量階段,上市公司必然從中受益。相關的公司也不僅僅局限於充電樁、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細分子行業也必然一同成長,乃至上游的鋰礦資源,也必然成為熱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