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核電重啟箭在弦上 千億藍海市場待開掘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2011年3月份日本福島事件后,中國核電行業進入了三年低谷期,政府停止了對新增核電項目的審批。但是,項目審批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重啟。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國內核電新建項目規模將達3600萬千瓦,有望撬動核電設備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

近日,有多方訊息稱,國家能源局正在編制核電十三五發展規劃,計劃下調核電裝機目標,到2020年核電裝機目標從原來的5800萬千瓦縮減至5300萬千瓦。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23日)致電國家能源局新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有正式檔案會發布在各門戶網站,”我們目前並不知道你說的這個訊息。


“我聽說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對發展核電還未達成一致意見,下調(裝機目標)是保底的做法,“已經快2015年了,核電站建設周期至少也要5年,到2020年(完成目標)時間非常緊迫。”

“成熟一個,核准一個”成為近期能源局審批核電項目的主導思路

今年7月, 國家重大核電示范工程山東榮成石島灣核電示范工程現場施工正式開挖,靜待國務院核准。華泰證券行情問診)電力行業分析師鄭丹丹曾預計,該項目將是日本福島核事故后第一個通過國務院核准的核電項目,今年下半年核電重啟是大概率事件。

此后,7月17日,國家能源局批準了《核電廠核島機械設備材料理化檢驗方法》等164項行業標準。其中,核電標準達到81項,占了近一半。北京篤信晟豐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劉英告訴記者,“因為核電的安全性是擺在第一位的,那么確定了標準以后,也就意味著為整個核電項目的開啟清除了障礙。”

據記者了解,這次標準核定是根據《國家能源局關於印發<;;;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化管理辦法(試行)>;;;及實施細則的通知》的規定,涉及核電、水電、火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煤層氣以及儲能等多個行業。但具體來看,核電行業標準占了近一半,包括主泵電機、儀表控制、模塊設計、堆芯冷卻、壓水堆反應堆、常規島等。

另據上海證券報報導,9月25日,國家能源局曾召開下一階段核電項目評議會,組織專家對各個技術路線的堆型進行評價,包括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形成共識后方案近期有望上報國務院。核電最新審批思路是“成熟一個,核准一個”。知情人士曾想媒體宣稱,紅沿河二期項目最快在10月開工。

2020年核電裝備市場總容量將超3800億元

今年以來,有關方面已多次表態要盡快重啟沿河核電項目,最新口徑是“年底之前無論如何都要開工一批沿海核電項目”。某三大核電公司下屬的工程公司人士向記者介紹,能源局目前對核電項目審批的思路是“成熟一個,核准一個”。按照慣例,四家手握核電項目的央企均將獲得核准,首批各推一個項目,分別是中廣核集團的紅沿河二期、國核技的山東榮成石島灣CAP1400,中核集團的福清“華龍一號”,以及中電投的海陽二期可能性最大。

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未來7年仍需新核准和開工4000萬千瓦左右的核電項目,以達到2020年在運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的核電目標。記者以核電站單位投資13000元/千瓦來計算,如果在建裝機容量的50%設備交貨,則未來7年預估核電裝備總投資將達3245億元;如果國產化率按80%計算,則核電裝備市場總容量達3068億元,加上今年已有規模,到2020年核電裝備市場總容量將超3800億元。

姜克雋:應盡量多啟動核電

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投運核電機組20臺,在建機組28臺,總計裝機容量約4800萬千瓦。如無意外,到2020年全部機組均能達到投產,但距離此前制定的 “到2020年核電裝機總量達5800萬千瓦”還差1000萬千瓦。上述訊息指出,國家能源局計劃在2015年開工八臺機組來完成目標。不過,據姜克雋估算,1000萬千瓦至少還需要10臺左右的核電機組,但目前尚無新的機組開工,能否在2020年順利投產達到5800萬千瓦還是未知,此次傳下調500萬千瓦也被認為是最現實的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計劃新建機組中既有CPA1400和華龍一號等首次使用的新技術機組,也有尚在建設中的AP1000三代核電技術機組,但目前三項技術均沒有投產的電站。煤炭能源專家姜克雋表示,AP1000預計今年或者明年便能投產,CAP1400是在CP1000的基礎上提升,投產問題並不大,而華龍一號是國產,目前還應該加緊建設和驗證。

“對我來講,規劃目標並不重要,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應該盡量多地啟動核電,盡量往前走。從現實方面來講,核電是最安全和最清潔的,是國家技術最高和管理最嚴格的,但目前公眾和政府方面顯然還是有所顧慮”,姜克雋表示。

裝機總量目標曾多次調整

事實上,今年以來,有關核電重啟的訊息不絕於耳。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在《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2014年新增核電裝機864萬千瓦;隨后在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開工一批核電項目”;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 《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提出,2015年運行核電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力爭2017年底運行核電裝機達到50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在采取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抓緊啟動東部沿海地區新的核電項目建設;8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明兩年開工建設一批沿海核電項目。

業內認為,核電年內重啟已是大概率事件,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曾報導4個沿海核電項目獲批在即的訊息。不過,近幾年來,核電裝機總量目標已經歷多次調整。較早之前,國家能源局將2020年核電裝機總量目標定在4200萬千瓦;2012年2月,最新完成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調整規劃》則要求,到2020年全國核電裝機目標要達到8000萬千瓦。此后,受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中國新建核電項目暫停一年。2012年10月,國務院宣布重啟核電建設並將2020年規劃目標下調至5800萬千瓦。分析認為,此次若再調整,或對核電重啟產生影響。

“當時8000萬千瓦的目標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姜克雋告訴記者,福島核事故之后,核電重啟就被放緩了,並對核電裝機總量目標進行了縮減。如今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把公眾對核電的信心找回來,“最近多個信號又表明核電又要回來了,其實福島事故並沒有成為真正的災難,到目前為止直接死亡的人也沒有。相比之下,我國燃煤電站事故、礦難事故有多少人?”

上述人士指出,目前核電廠已經在建,只是還欠缺核心部件,另需國家發改委名義上正式通知重啟。“(核電建設)周期要5年,正好卡到這兒,制定這個目標也是這么猶豫。如果目標高了,不馬上重啟,再上幾個大的機組,也達不到目標,趕快批準也有風險。即使下調到5300萬千瓦,也是一個保底的(目標)。”

個股點金

核電的重啟意味著千億市場藍海的開辟,板塊內多股有望受益騰飛,經金融界梳理有這樣7支個股需要投資者準確把握:

中核科技(行情,問診):核電業務大幅增長 后續閥門訂單有望顯著提升

中核科技 000777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行情,問診)分析師:龔斯聞,潘喜峰 撰寫日期:2014-08-21

報告摘要:

公司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37億元,同比增長10.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628.68萬元,同比增長16.12%;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上半年核電閥門實現營收5738.30萬元,同比上升48.90%,毛利率28.00%。目前公司在國內三代核電關鍵閥門研發制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具備極高技術含量的主蒸汽隔離閥、AP1000爆破閥、CAP1400系列關鍵閥門等核心產品研發進展順利,未來有望順利實現三代核電關鍵閥門的國產化。用於核燃料提純設備的核化工閥門,公司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上半年實現營收4301.59萬元,同比大幅增長442.11%,毛利率44.41%,同比大幅上升5.70個百分點。

公司主要用於石油、石化、電力行業的特種閥門上半年實現營收3.28億元,同比下跌5.72%,毛利率22.05%。公司與中石油、中石化等國內閥門大客戶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獲取重點項目訂單能力強,此外我們預計在LNG 超高壓閥門、管線調節閥及海洋石油平臺井口閥門等新高階產品領域公司有望陸續獲得訂單突破。

其他業務方面,上半年水道閥門實現營收8318.89萬元,同比增長31.55%,該業務增長明顯。鑄鍛件毛坯實現營收2435.71萬元,同比增長14.34%,該業務實現穩步增長。

我們預計公司2014至2016年EPS 分別為0.19、0.22和0.25元。今年若干核電新項目將開建,核電短周期設備招標量將大幅增長,預計公司核電閥門訂單有望實現高增長,后續一系列三代核電高階閥門產品頗具看點,公司石油、石化、電力行業特種閥門將維持穩定局面,后續新產品將形成新利潤增長點。目前公司估值偏高,維持中性評級,但中長期來看公司各項業務潛力較大,值得重點關注。

風險:(1)核電項目招標不及預期(2)新產品市場開發低於預期。

江蘇神通(行情,問診):業績小幅下滑 核電訂單顯著提升

江蘇神通 002438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龔斯聞,潘喜峰 撰寫日期:2014-07-29

報告摘要:

公司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5億元,同比下降2.0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948.44萬元,同比下降6.84%;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公司上半年在核電領域實現營收1.09億元(能源裝備也在使用部分核電閥門生產能力),同比增長23.08%。受核電暫停影響,前兩年公司核電閥門新增訂單較少,公司存量訂單大部分已完成交貨,預計今年單純的核電閥門營收或將有所下滑,但今年將是訂單重大轉折時間點,預計今明兩年國內每年將新建約8個核電項目,加上在建核電站大量投入商用帶來的備件需求,2015年起公司核電閥門業務將再次迎來快速增長期。公司今年上半年已獲得核電訂單1.84億元,去年全年為1.64億元,訂單增長強勁。

公司已順利切入核電配套設備領域,2013年地坑過濾器已交貨兩臺,產品質量出色,獲得了業主認可。今年上半年公司地坑過濾器實現營收3113.68萬元,同比增長149.68%,我們預計全年出貨有望達到6臺,同時其他配套設備也將陸續實現銷售。

公司冶金特種閥門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目前主要應用於冶金行業的高爐煤氣干法除塵與煤氣回收等節能減排系統,上半年營收雖有所下滑,但從全年來看將維持基本穩定格局。公司在火電、煤化工、LNG 液化天然氣等能源領域的特種閥門已形成突破,去年已獲四千余萬訂單,我們預計今年訂單有望翻番,未來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EPS 分別為0.36、0.47和0.61元,對應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的動態PE 分別為45、34和26倍,目前估值稍有偏高,但今年公司核電閥門訂單將迎來重大拐點,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1)核電新項目啟動不及預期(2)公司核電訂單短期不能實現收入確認(3)能源設備開拓不及預期。

上海機電(行情,問診):盈利穩健 增長無憂 重申“買入”

上海機電 600835

研究機構:齊魯證券 分析師:馮超 撰寫日期:2014-08-15

投資要點

H1營收和利潤基本符合預期。公司H1實現營業收入101.36億元,同比增長8.05%,其中Q2約60億,同比增長9.2%;毛利潤20.98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Q2約12.3億元,同比增長11.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61億元,對應EPS0.45元,同比增長62.35%;扣非凈利潤4.54億元,同比增長6.41%;其中Q2單季歸屬凈利潤2.9億元,對應EPS為0.28元,同比增長約47.8%。

H1營收增速主要受制於大項目收入確認較慢,盈利能力穩定,維保增如期增長,全年無憂。H1公司營收增長8.05%,其中電梯收入增長10.98%,基本持平行業增速,主要是由於訂單中大客戶、大項目較多,受制於安裝竣工驗收較慢,部分收入尚未確認。H1公司電梯主業毛利率22.4%,較去年增加1.2個百分點,凈利潤維持在10%左右,基本保持穩定。此外公司H1實現維保收入18億元,按半年進度年化完全符合我們全年36億的預期,預計增長30%左右確定,盡管電梯行業增速放緩,我們堅持認為公司將受益於電梯整梯行業集中度提升及維保業務快速增長,預計14年電梯業務收入增長20%左右。

預計印包業務對公司的負面影響將大幅小於去年。13日公司公告稱出售申威達機械和紫光機械100%產權,盡管沒有公布具體作價,但我們認為對國內印包業務的處置將大幅減少其對公司的負面影響。此外2013年公司成功完成對法國高斯的重組,也影響了一部分業績,而今年這個影響也將不存在。業績來看,上半年美國高斯虧損1.1億,相叫去年同期少虧損7000萬,上海虧損3700萬,與去年相當。

確立“電梯+智慧裝備+參股”的發展戰略,未來有可能進入更多智慧裝備領域。公司已公告將與日本納博合資生產減速機供應中國市場,成功切入智慧裝備領域。目前公司持有121.21億現金,具有豐富的財務資源,在智慧裝備已確定為核心業務的背景下,我們預計未來公司有可能版面更多智慧裝備領域。

我們堅持認為當前公司主業價值低估,並且國企改革背景下智慧裝備板塊的突破將帶來公司業績和估值的雙升,維持14年~16年公司EPS1.23元、1.57元和1.85元的預測,當前股價對應15.3x14PE,我們維持公司目標價24.8元,重申“買入”評級。

海陸重工(行情,問診)

公司是節能環保設備及核電設備的專業生產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余熱鍋爐、核電設備。產品廣泛運用於鋼鐵、石油、化工、有色金屬、電力、造紙、印染、玻璃、制酸、制堿等行業。公司是國內余熱鍋爐設計、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國內工業余熱鍋爐領域,公司產品一直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同時公司產品出口日本、蘇丹、越南、阿爾日利亞、印尼、美國、加拿大、伊朗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蘇州百強民營企業。公司與上海理工大學聯合研制的“高溫高壓自然循環干熄焦余熱鍋爐”已列入國家863計劃。公司具備核反應堆“心臟”設備——堆內構件的制造能力和資格,生產的核電桶體吊籃替代了我國長期依賴進口,填補了國內空白。

上海電氣(行情,問診)

公司為中國最大的綜合型裝備制造業集團之一,旗下有電站、輸配電、重工、軌道交通、機電一體化、機床、環保、電梯、印刷機械等多個產業集團,公司集工程設計、產品開發、設備制造、工程成套和技術服務為一體,並形成了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和為客戶提供現代綜合服務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產品長期居中國領先地位,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的份額。一些產品填補國內外空白,中國第一套6000千瓦火電機組、世界第一臺雙水內冷發電機、中國最大的12000噸水壓機、世界第一臺鏡面磨床、中國第一套30萬千瓦核電機組、中國第一根大型船用曲軸、中國第一套百萬千瓦等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

中國一重(行情,問診)

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鑄鍛鋼生產和重大技術裝備制造企業,我國制造能力最強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之一。主要為鋼鐵、有色、電力、能源、汽車、礦山、石油、化工、交通運輸等行業及國防軍工提供重大成套技術裝備、高新技術產品和服務,並開展相關的國際貿易,主要產品有冶金設備、重型容器、核島設備、大型發電設備鑄鍛件、工礦配件、重型鍛壓設備、礦山設備和專項產品等八大類。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建立了科學的質量保障體系並擁有先進的產品質量檢測手段,先后取得了ASME UU2、ASME NNPT、壓力容器、民用核承壓設備、70型船用曲軸鍛件及英國LR、美國ABS、挪威DNV、中國CCS船級社等多項制造資質證書,通過了GB/T19001-2000及GJB9001A—2001質量體系認證,產品質量始終保持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大唐發電(行情,問診):公司業務仍聚焦於火電

大唐發電 601991

研究機構:上海證券 分析師:朱立民 撰寫日期:2014-09-10

公司8月28日發布2014年半年報,並召開了“大唐發電2014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公司高管就公司2014年中期業績、公司業務發展規劃、電力行業前景展望等問題與參會的機構投資者進行了交流。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公司火電機組占總容量的82.93%,2014年上半年火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91.13%,火電業務是公司利潤的最主要貢獻方面。預計2014年下半年環渤海動力煤平均價格比上半年仍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有利於火電利潤的進一步小幅擴張。但煤化工業務短期內仍看不到扭轉虧損的希望。

由於公司總股本較大、業績增幅較小,因此首次給予“中性”評級。

(綜合上海證券報 每日經濟新聞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