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七七事變兩岸同轟日 習:美化侵略絕不答應 馬:釣島主權一寸不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08 08:01
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和抗戰老戰士焦潤坤(右二)、林上元(左二)一起按下啟動按鈕,為「獨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
圖片來源:新華社/香港明報
昨日是「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日,兩岸同聲炮轟日本。在北京郊區盧溝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赴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與國共抗戰老兵一同為「獨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他在講話中不點名地批日本安倍政權「逆歷史潮流而動,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稱中國人民絕不會答應。而台灣的馬英九總統在出席「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特展」時稱,釣魚台是最早被日本侵略的領土,領土、主權一寸不能讓。
香港《明報》報導,大陸高調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多個省市均有紀念活動。河北全省試鳴防空警報,警示民眾勿忘國恥。武漢民眾和空軍官兵則在中山艦陣亡將士紀念碑前舉行悼念活動。而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儀式則在北京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有逾千人出席,央視現場直播。
上午10時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四軍老戰士焦潤坤、國民黨抗日老戰士林上元及兩名少年陪同下,為「獨立自由勳章」雕塑揭幕。雕塑長4米、寬3.2米,基座正面是一枚巨大的獨立自由勳章,寓意中國人民為追求和平正義、捍衛民族獨立自由而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鬥爭精神。
習近平隨後發表講話,他說,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並且希望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他不點名地批評日本說,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近70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數人無視鐵的歷史事實,無視在戰爭中犧牲的數以千萬計的無辜生命,逆歷史潮流而動,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破壞國際互信,製造地區緊張」。
他警告說,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習近平隨後參觀紀念館,看到刻有295位犧牲英烈的名字,他問講解員「290多個名字是包括國共兩黨的嗎?」講解員回答「是」。
而在台灣,總統馬英九出席「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特展」開幕,並到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前追思獻花。他表示,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國家禦侮戰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區最廣、犧牲最大的一場戰役,死傷官兵300多萬人、人民2000多萬人。
馬英九並提到,「各位不要忘記,釣魚台是最早被日本侵略的領土。」他說,雖然透過台日漁業協定讓漁民捕魚權利受到保障,但「領土主權一寸不能讓」。
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李薇昨表示,目前的中日關係是兩國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差時期,她也不看好安倍聲稱要在年底的APEC上與習近平舉行峰會,認為雙方並無峰會政治基礎。
李薇稱,目前中日關係已進入新的轉折區,雙邊就「友好」這一關係原點已出現分歧;而且以前的中日問題是歷史問題以及島嶼爭端交替出現,而現在的爭端則是這二者的疊加,因此更加複雜,但由於日方無法正視歷史、又不承認釣島有爭端,故中日關係這種狀態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而安倍聲稱要會見習近平也只是「技術上的周旋」。
李薇認為,此次中方高調紀念抗戰爆發77周年是向日本發出警告。她表示,今年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甲午戰爭120周年,全國人大也剛剛設立一系列公祭日,因此由國家主席親自出席並為紀念碑揭幕理所當然。她稱,接下來的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3日(中國受降)以及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都會有高調紀念大會。 (接下頁)
[NT:PAGE=$]
對於台灣昨日也舉辦了相關紀念活動,李薇稱,雖然在釣魚島以及其他問題的解決上,兩岸或許還有政治障礙,台灣對身分非常敏感,生怕成為大陸一部分,「但在抗日問題以及紀念抗戰勝利問題上,兩岸過去是、今天是、將來還是會聯手,會是一家人」,她解釋,目前雙方已相互承認正面及後方戰場的作用,民間、媒體、老將士也頻繁互動。
日本自1874年侵略台灣開始,發動了連串針對中國的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日本出兵最多,隨後,透過《辛丑條約》,日本取得了在北京和天津的駐兵權。1936年,日本華北駐屯軍利用親日漢奸佔領豐台,將下一個目標定在盧溝橋。七七事變爆發前夕,北平的北、東、南三面已經被日軍控制。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抵抗。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
95歲的抗戰老兵、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昨日下午到盧溝橋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時,當紀念館長的面指出,當年是蔣中正委員長領導抗戰,這個歷史不容否認。他也質問館方人員,為何歷史紀念館沒有呈現中共的「共赴國難」宣言,令館方人員相當尷尬。1937年7月22日中共發表「共赴國難宣言」,表示願意取消推翻國民政府的暴動政策及蘇維埃政府,改編「紅軍」為「國民革命軍」,服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管轄。
在中日關係低谷時,日本駐華使館首席公使換人。前日,日本外務省外務大臣官房審議官和田充廣在自己的facebook上透露:「我最近接受了外務省的任命,將到日本駐華使館出任首席公使。」外務省尚未正式公布這一任命。和田充廣1960年出生,曾在中國人民大學留學,中文流利,1983年從東京大學畢業後加入外務省。
曾於2008年至2011年出任日本駐華使館負責政治領域的公使,包括政府開發援助等。消息人士透露,近年來外務省內打壓「中國幫」,和田此前從中國被調回,現在讓其重返故地顯然是想用「專業人才」緩解兩國關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