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軍工為何牛股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07 11:02
行業發展前景怎樣?資產證券化空間有多大?
軍工板塊搶眼
在整體市場表現平穩的背景下,軍工指數近期最大漲幅已超17%
6月30日,a股軍工指數單日大漲4.58%,多只軍工股漲停,成為當天最為“耀眼”的板塊。這樣的表現並非“一日游”。從6月20日至7月2日短短10個交易日中,軍工板塊連續走強。在整體市場表現平穩的背景下,軍工指數最大漲幅已超過17%。
板塊整體走強的同時,軍工類個股最近更是“牛股”競出。7月1日,鳳凰光學(600071,股吧)一開盤即封於漲停板,這已是其連續第六個漲停板。根據公司公告,原實際控制人擬將持有的鳳凰光學股權無償劃轉至中電海康;同時,公司向中電海康和中電科投資控股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交易完成后,中電海康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而中電海康的母公司中國電科,就是一家軍工科研集團。
前期剛剛公布重組計劃的成飛整合(002190,股吧),則稱得上是軍工板塊里的“王者”。根據其5月份的公告,擬通過定向增發收購中航工業旗下沈飛集團、成飛集團、洪都科技100%股權,收購資產總價近160億元,並將投資先進戰斗機及航空武器系統能力提升、沈飛民用飛機零件制造產業化建設等項目。重組完成后,成飛整合主營業務將以殲擊機、空面導彈等軍品研制為主。如此成色十足的軍工股,極大激發了市場熱情。成飛整合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股價從15元漲至最高近62元。
事實上,軍工出“牛股”的現象由來已久。前幾年曾經被st的滬東重機,通過重組改名為中國船舶(600150,股吧)。此后,公司股價扶搖直上,最高達300元。去年9月,中國重工(601989,股吧)公告以非公開發行募資收購超大型水面艦船、大中型水面艦船、常規潛艇、大型登陸艦等軍工重大裝備相關資產后,也連續出現三個漲停。
值得關注的是,不僅是這些純正軍工股,一些“民參軍”公司也受到投資者關注。在這些參與國防建設的民營企業中,今年也出現了不少“牛股”,如海蘭信(300065,股吧)一年內的漲幅超過4倍。
多因素支撐高市盈率
軍工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大,重組動作頻頻催升股價
面對軍工板塊的上漲,不少投資者感到疑惑:為什么幾倍市盈率的股票不動,幾十倍市盈率的軍工股卻漲不停?
長期高市盈率,是軍工板塊的一個顯著特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26日,中證軍工指數的市盈率高達57.50倍,不僅遠高於a股10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甚至高於創業板指數的市盈率。是什么因素支撐著如此高的市盈率?
事實上,雖然近期軍工板塊走勢活躍,但從整體上看,其在a股市場中還是比較弱小的板塊。
據深交所[微博]綜合研究所的數據,截至2013年底,a股市場中共有103家軍工概念企業,總市值占比僅為3.63%。板塊分布上,滬市主板國有軍工企業占有優勢。但隨著一批有技術優勢的社會企業相繼參與到國防建設中,以高德紅外(002414,股吧)、振芯科技(300101,股吧)等為代表,創業板已初步形成“民營企業參軍”的集聚效應。
從經營狀況看,a股軍工企業資產和收入仍偏小。據2013年年報,103家a股軍工上市公司中,總資產在50億元以下的占比超過70%,主營業務收入在50億元以下的占比則超過八成,其中有不少主營收入不到10億元。國際橫向比較,a股市場中參與軍品生產的75家涉軍企業尚不及美國洛克希德·馬丁一家公司,26家主要軍工企業的營業收入則不及英國bae系統公司。
差距代表著發展空間。中航證券金融研究所認為,隨著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軍工產業發展受到高度重視,軍工國企改革的步伐穩步推進,同時軍工企業資產證券化也在不斷深入,軍工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據分析,從政策層面看,已明確提出改革國防科研生產管理和武器裝備采購體制機制,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也為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工領域清除了障礙,多層利好將催生軍工行業投資熱潮。
頻頻的重組動作也是軍工股高價的重要原因。軍工股的大漲大多來自於重組“催化劑”,較高估值水平中因而就包含了重組預期。從2006年西飛國際(10.55, 0.08, 0.76%)、火箭股份重組注入資產開始,軍工板塊資本運作持續推進,市場對於具有潛在優質資產注入的公司自然就有一定估值溢價。
軍工科研院所的改制近期尤其受到關注。據分析,科研院所是各大軍工集團最優質的資產,其高精尖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較高。如果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將是提升軍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舉措。
資本市場為軍工“搭舞臺”
軍工企業認為,上市是推動軍工產融結合的最好方式,也將豐富市場投資品種
軍工板塊在股市中吸引的目光越來越多,而軍工企業對資本市場這一平臺也越發重視。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軍工產融年會上,中航工業、中船重工、中國電科等骨干軍工企業均表達出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的愿望。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董事長林左鳴認為,軍工企業不解決好產融結合,就很難做好軍民融合,也就很難做好軍工產業。上市是目前推動軍工企業實現產融結合的最好方式。借助資本市場平臺,可以打造一批航母級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中航工業集團希望構建一個完整的上市公司體系,包含若干個重要的航空和非航空的整體上市業務板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清泰說,軍工企業的發展需要強大資金支援,進入資本市場可以使軍工企業獲得穩定的融資渠道。同時,通過資本市場的制度約束,將公司運營置於公眾監督之下,有助於完善公司治理,提升運行效率。
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也認為,資本市場不僅可以通過證券化盤活軍工資產、拓寬軍工企業融資渠道,提供高效的並購重組市場,還可以為軍工企業的體制機制創新提供一個包容性強的平臺。
資產證券化率低,上市公司行業代表性差,是目前軍工板塊存在的一大問題。據分析,在103家上市軍工企業中,從事純民品和極少軍品的企業占大部分,以軍品為主的企業僅占18%。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整體大約只有30%。
中國電科集團副總經理胡愛民介紹,作為資本市場的新軍,該集團尚有大量的優質業務資源未對接資本市場,集團資產證券化率才剛超過20%,這也為集團公司今後統籌運作、產業整合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
產融結合、資產證券化,都能使相關上市公司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對投資者無疑頗具吸引力。中船重工副總經理孫波表示,包括中船重工在內的中央軍工企業、地方國有軍工企業以及民營軍工企業,都需要借助資本市場深化軍工產融結合層次。軍工產業的發展也將豐富資本市場的投資品種,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
市場人士分析,軍工行業不能用簡單的主題投資或概念炒作來看待。從國家政策、產業發展趨勢、軍工資產證券化三個層面來看,軍工上市公司具備中長期潛力。但對於短期內漲勢過於迅猛的軍工股,投資者也需要注意投資風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