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工作會議下 投資者的3條應對策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嘉豐瑞德理財師了解到,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報告起草工作已經與近期啟動,據透露,本次會議的一項重點內容就是進一步闡述新常態下的調控思路,多位專家都表示明年的GDP增速有下調的空間。
2014年的中國經濟經過多次起伏,依然沒有擺脫下行的壓力,7.5%左右的GDP徘徊在溫和和過快之間,也是一再引起市場的爭論,是繼續刺激還是保持穩定,由於處在中間階段,也還是沒有定論。“但是總的來看,堅持穩中求進的思路不會變”
回顧一下歷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07年到2013年之間所一一對應的主題分別是: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保增長促發展、改變方式調整結構、調整結構控制通脹、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繼續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回過頭來看,會覺得每次的主題都影響著整個市場的決策,當然,決策的本身也是受市場決定的。
那么如果今年的目標確實是“強化預調和微調,減緩增速”那么投資者又該如何去把握自己的投資思路呢?嘉豐瑞德理財師認為:
1.保持穩健的投資風格,盡量避免投資風險類資產。
從過去的發展來看,如果想要保證經濟快速增長毫無疑問會產生經濟泡沫,有泡沫就會有風投的機會,可以在短時間內集聚大量的財富,但是整個社會也會因此陷入惡性循環。所以可以看到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次級債引起的。現在這個社會環境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可以有那么多風險投資的機會,盡量保持穩健的投資風格,方能在未來有財富增值的空間。
2.盡量投資實業,不要選擇泡沫化比較嚴重或者前期炒作過熱的產業。
即使是在股票市場上也盡量選擇投資基礎建設、醫療器械之類的政策扶持版塊。創業板和三板也可以涉及,但是盡量選擇實干的企業。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構成混亂,乃至於沒有主營業務,或者絕大多數業務資產都在房地產上,投資者可以適當加以規避。
3.把“理財”排在“投資”前面,對財務作好規劃,努力尋找未來可以發展的新興企業。
理財不管在什么樣的市場環境下都應該排在投資之前。現在我們最需要的是穩扎穩打。目前處於經濟復甦階段,很多產業都面臨著重新洗盤,趁此機會應當多挖掘未來可以投資的機會,尋找新的產業增長點。在此之前,通過購買一些理財產品來進行財務規劃是非常有必要的,具體的可以求助國內知名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