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解析美國政府如何聽取智庫建議 權力不僅是最強的春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7-03 08:47


 解析美國政府如何聽取智庫建議 權力不僅是最強的春藥
解析美國政府如何聽取智庫建議 權力不僅是最強的春藥

曾任美國國務卿政策顧問jeremy shapiro撰文指出,美國政府會花大力氣接觸重要的智庫,通常是通過一些不易察覺的小型秘密圓桌會議。事實上,對華盛頓的那些雄心勃勃的智囊來說,沒什么比參加上一場由最重要的政府官員主導的會議來得更重要了。整個場合充滿了“密謀與儀式”的意味。在智囊們看來有機會能說服政要的會議實際上是一場“被說服”的會議。當然,這並不總是奏效:基本的立場並不會隨之改變,而“政策檢驗員”們的批評也總是鋒芒畢露。但最大的秘密在於,即使智囊們明白真正的目的,這樣的會議還是能吹吹耳邊風。權力不僅是最強的春藥,其本身便具有說服力。這一論述對理論界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那么美國政府是如何聽取智庫意見的呢?

首先,作為一名智囊,你會收到一封簡短的郵件,通知說已被邀請參加一場“不公開”的會談,與一些大有來頭的官員進行簡短的會面——通常這些官員的頭銜是副國務卿、總統特別助理,甚至是(但愿不會如此!)是國務卿或者國家安全事務顧問。智囊們顯得飄飄然了,“他們讀過我的文章,總算是明白我的智慧所在了,我說不定能當上下一任國家安全顧問了。”

然后這位智囊清空其他日程,比如關於南奧塞梯分離主義的研討會。接著,估摸著政府等的時間差不多了,回上一封郵件說自己有時間,可以在日程中騰出那么一會兒。公民資訊和社保賬號都需要提供,以確保安全。與各種人員一通郵件之后,時間確定了下來,基本的規矩也都交代清楚。所有人員的名頭里都寫著“特別”兩字。智囊從沒跟同事提起一個字,但在聊天的字里行間里瘋狂地尋找空隙對他們暗示自己要高升了:“不好意思,我很想去參加你的這個會,只是我得和國防部長會個面。”

在會面當天,智囊提前來到了一幢戒備森嚴的巨大政府樓房,穿過無數安保,踏上許多級臺階,終於在一間鋪著木地板的房間停了下來。空氣里充滿了洗潔精的味道,還充滿了權力的味道(有時也可能是一件現代感十足的會議室,安裝有電視監視器和時鐘)。房間外圍坐著眾多穿著考究的員工,拿著政府派發的筆記本準備記錄。智囊在圓桌中間坐下,略感失望——還有許多熟人也在,包括那個他曾婉言拒絕,順帶暗示要去跟國防部長開會的那位。

過了一會兒,一位熱心的專員進來宣布,會議主持人很不巧在另一場關於緊急國際事務的會議上被拖住了,不過只要他得空從總統軍情室出來,很快就會過來。實際上,會議主持人只是在收郵件,但長久的工作經驗告訴他,讓人等待方顯優勢。

十五分鐘生硬寒暄過后,這位智囊就能看見在任何一次會議上都能看到的場景,一位政府高級官員踱步進屋,慢慢在上座坐下,然后鄭重地宣布,很榮幸能請來這些優秀的專家幫助解決關鍵的政策問題。他簡短地介紹了一下現在美國政府的工作重心,然后聲稱“我們急切地想傾聽您們的寶貴意見。”這時一位智囊勇敢地舉手,並仗義執言,援引自己最新的文章,說了些理論。接著大家爭相加入對話,重提自己那些陳舊的立場。

四十三分鐘之后,智囊們的“時間到了”。那位熱心的專員再次介入稱,會議主持人必須參加另外一場重要的會議。這位政府高級官員感謝專家們的到來,恭維他們層出不窮的建議以及開誠布公的結論。接著他隨便找了一名專員來總結今天的要點,向“樓里的人們”傳達,然后自己信步而出。

於是這出話劇就結束了,智囊們回到他們的辦公室里,繼續開始他們的思索。但是這樣的“儀式”中到底發生了什么?我們是否見證了華盛頓頗負盛名的政學交流?這是不是就是政府受到新鮮思想重振活力的真相?

作為一位在圓桌兩端都坐過的人,我對這種場合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雖然儀式化,但它仍舊起到重要作用。這樣的會議,其目的並不在帶入外界觀點。對於政府高級官員來說,外界的觀點——即便是好觀點——都如同雞肋,是如同在沙漠里賣鉆石:概念永遠是好的,但是要實施確實難上加難,等於無用功。當他對著智囊的觀點表示贊許地點頭並側耳傾聽時,心中其實依然對這些觀點熟悉到有些厭倦,所有這些觀點,要么已經在實施了,要么根本沒法實現。

但他既然這么忙,為什么又要花時間這么做呢?那是因為這些智囊對他來說非常重要——諷刺的是,原因並不是他們能提建議。智囊是用來檢驗政策正確性的。他們寫評論,向重大報刊提供簡明扼要的論斷,甚至在新聞節目上拋頭露面。當一個不可能完美的政策出臺受到檢驗之時,政要官員們急切地希望這些智囊們提供反面觀點。因為智囊們對國會和公眾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訊息來源。因此,這樣的智囊圓桌肯定會在重大外交會議或是出訪之前開,然后就會有一大批媒體報導這個政策,並提出質疑。

很多智囊理解這樣的流程。他們知道沒人真正在意這種流於形式的圓桌會議,他們更愿意依靠小型的私人會面,向政府的聯系人榨出些真正有用的資訊。但這樣的會議確實對他們有幫助。他們通過這樣的會議抬高自己的身價——並且顯示自己的能量。“昨天我和副國務卿在一起,他說……”這樣有分量的話增加了他外在的可信度;有了媒體關注,出資人的青睞,以及同事的認可,他們更愿意去服從這種“洗腦”的活動。

那么,你要如何說服一名清醒的專家某個不完美的政策是必需且最好的辦法?尤其是在他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的情況下?當然不能通過直接地說服——如果政府高級官員足夠明智的話,他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為自己的政策辯護。事實上要說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會議本身說話。這種會議,給了智囊們接觸權力的機會,場面和隱秘性都是為了讓智囊們認為自己有話語權並且和政策關係密切——這就是一種“局內人”的幻覺。在智囊們看來有機會能說服政要的會議實際上是一場“被說服”的會議。當然,這並不總是奏效:基本的立場並不會隨之改變,而“政策檢驗員”們的批評也總是鋒芒畢露。但最大的秘密在於,即使智囊們明白真正的目的,這樣的會議還是能吹吹耳邊風。權力不僅是最強的春藥,其本身便具有說服力。(完)(原文載於作者博客)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