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鵬春:ipo重啟下的a股投資戰略
鉅亨網新聞中心
溫鵬春
暫停已久的ipo終於來了,它的再次開啟不僅承載的是新股發行制度的變革,更承載了為資本市場注入新鮮血液的使命,鑒於此,我們的市場將勢必再一次站在了新的博弈起點,伴隨著新股申購的開閘,市場資金的擠出效應可謂立竿見影,指數在6月18日首批4只新股的申購前后即出現了明顯的異動,由明顯的增持市值所引發的指數上漲再到t-2日投資者持有市值收市計算后t-1日可以大量賣出的規則所引發的市值拋售導致的指數下挫可見一斑。筆者認為在該博弈過程中,投資者在t-1日大量賣出的動機和行為背后的邏輯顯而易見,其中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盡可能的放大申購資金從而提高中簽概率,當然也包括不參加申購但賣出個股準備資金炒作新股的機構投資者,因此最終導致了市場的大幅波動。
而該異動的背后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當前投資者投機心理的嚴重性,同時也再次反映出我們二級市場缺乏賺錢效應的弱勢現實,而上一批新股上市后的良好市場表現也再次增加了部分投資者為逐利新股的迫切心理。那么究竟新股開閘后市場將如何演繹,投資機會究竟該如何把握,下面談談筆者的看法:
首先從近日盤面來看,以筆者之前曾多次提到的科技概念板塊表現最為搶眼,相關個股曾一度飆漲,而創業板部分個股也在不斷挑戰新高,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即主板市場依然弱勢難改,從上周五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弱勢特征依舊,從成交量來看,流動性依然匱乏,從布林帶來看,當前股價已經觸及布林帶下軌,並獲得一定的支撐,但量能跟進依然明顯不足,從布林帶寬度來看,當前處於臨近變盤前的休整,以上即當前市場的現狀。那么新股上市后市場究竟將如何演變,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把握:
第一,筆者認為任何形式的擴容對市場都將是最直接的利空,因為從商品供求原理來講,明顯的增加了股票的供應量,若無場外資金進行對沖,則市場場內資金必然會被稀釋,而稀釋后的直接結果就是個股博弈局面的變化以及投資者新的投資行為的發生,該行為發生的過程必將會與新股上市后的表現直接關聯,如果本次開閘后的新股走勢能夠復制上批新股表現,則個股博弈行為必將加劇,因為利益傳導和誘惑是絕大部分投資者所難以抗拒的,因此體現在個股上,必將會出現更多的被拋棄的個股,不止是被機構拋棄,更多的也將包括散戶盲目跟風行為所導致的賣出,因此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新股開閘后當前處於高位的放量滯漲或者出現明顯頂部形態如熊長牛短等技術圖形的個股風險。
第二,新股的上市必然會帶來更多的交易性機會或者是投資性機會,因為其中不乏優質的上市公司,因此有可能能夠吸引部分場外資金的入市,這將是潛在的利好。
第三,對於公眾投資者來講,更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市場即將出現的博弈格局的洗牌,新股的上市也意味著市場有了新的投資標的,該標的的市場表現也必將直接影響機構投資者包括中小投資者對個股市場價值可能的重新認識所導致的交易規則和交易行為的變化。
第四,對於上證指數來講,當前依然處於典型的熊市后期的整理震盪的過程之中,該震盪可以理解為構筑市場型底部的過程,但究竟何時能夠扭轉頹勢,一方面取決於宏觀資金面能否出現較大改善,就當前的貨幣政策來講,筆者認為從定向降準的微調中似乎有適當放松的趨勢,但鑒於其有針對性的微調而非大規模的刺激,因此其對股市的影響也將繼續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當前從市場個股表現來看,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市場行為都是場內資金蹺蹺板式博弈作用的結果,因此造成了指數的徘徊不前,因此新股的上市能否帶來新的增量資金的入市將是可能的影響到主板市場價格運動的因素之一,若可以吸引大量資金入市,則個股活躍度必將提升,指數也有望向前,否則結構化行情的主基調不會改變,指數的震盪格局短期也將難以扭轉,而潛在的利空依然是不斷解禁的限售股以及市場擴容所可能的帶來的對市場的沖擊,因此若無實質性利好推動和增量資金對沖,市場重心有可能繼續下移。
以上是筆者對新股上市后可能的市場表現和博弈行為的分解,就投資規則來講筆者認為,在主流規模資金未大舉入駐之前,繼續輕倉位進行套利將不失為上策,若市場出現能夠扭轉市場主要運行趨勢的規模資金推動,則在趨勢徹底扭轉后再度放大倉位也為時不晚。就板塊來講,筆者對以新經濟(310358,基金吧)為代表的相關概念板塊的持續關注與推崇仍然不會有絲毫改變。(本文作者溫鵬春系行為金融學尖端理論研究人)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