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國刻意放棄防御轉為強硬 顯示習近平并非沖動行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國際局勢
中國局勢

 許多人都很懷念這樣的中國:曾幾何時,中國只關注國內事務,並忙於仿冒別人的產品,無暇分身去顧及與鄰國存在的海事糾紛,未有堅決維護相關領土主權。南早中文網刊文指出,從中國最近在東海及南海的行為判斷,加上當局持續打擊官員腐敗,顯示出習近平有連貫的政策,而非沖動行事。中國是刻意放棄防御姿態,立場轉為強硬。當中國與日本、美國、越南及菲律賓較量的時候,這種轉變尤為明顯。同時,習近平認為大力反腐也理所應當。根據習近平的中國夢理念,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在全球事務中也應有更大的話語權,尤其是在亞洲。他所冒的風險雖然巨大,但之前已經過精心計算。和訊網特摘編如下,以供學術界和理論界參考。


中國過去一直遵循鄧小平的名言:冷靜觀察、韜光養晦、決不當頭、有所作為。

西方不少中國事務“專家”仍然希望,中國政府還未完全背棄鄧小平的精神指引。他們當中較博學的專家之一,是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克里斯托弗•約翰遜(christopher johnson)。約翰遜最近發表研究報告《解讀中國在亞洲的新興大國戰略》(decoding china s emerging "great power" strategy in asia),當中他及同僚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沒有“完全具體化的世界觀”;他一方面希望中國能在亞洲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又想當個友好的鄰國,對此左右為難。報告指出,習近平許多政策傾向看似矛盾,而領導層又似乎在兩種矛盾的沖動之間爭持不下,既想尋求改進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又想加強中國的領土主張,在兩者之間無法取得平衡,令中國的挑戰變得復雜。

實際上,從中國最近在東海及南海的行為判斷,加上當局持續打擊官員腐敗,顯示出習近平有連貫的政策,而非沖動行事。中國是刻意放棄防御姿態,立場轉為強硬。當中國與日本、美國、越南及菲律賓較量的時候,這種轉變尤為明顯。同時,習近平認為大力反腐也理所應當。根據習近平的中國夢理念,他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在全球事務中也應有更大的話語權,尤其是在亞洲。他所冒的風險雖然巨大,但之前已經過精心計算。

這對香港造成巨大影響。戴耀廷及陳日君等人或許希望香港向中央政府叫板,不過他們的支援者應該思索一下最近發生的事件,繼而調整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盲目追隨。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