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深度:重啟核電的理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6-20 16:32
[能源評論] 重啟核電的理由
在核電人士一片“天時、地利、人和”已具備的聲浪之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的發聲,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他於近期撰文《內陸核電不適合我國國情》指出,無論從安全性、清潔性還是經濟性哪一個方面來說,核電都不應該是中國能源結構轉型的選擇,更不應該冒巨大風險去發展根本不適於我國國情的內陸核電。 [詳細]
[21世紀經濟報導]李克強希臘行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杰成為此次李克強歐洲之行的商業合作明星。繼此前在英國與倫敦金融城政府(thecityuk)簽署全面合作備忘錄、與萊斯銀行簽署框架協議以尋求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機會,在當天晚些時候舉行的中希兩國企業商務協議簽字儀式上,鄭之杰作為中方簽約人頭一個登場,連續三次坐在簽約桌前,與希方簽下總價值23億歐元的合作協議及備忘錄。 [詳細]
[中國企業家] 能源反腐探冰山
騎自行車上班的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家中翻出上億元現金,並燒壞四臺點鈔機……具象的細節讓能源反腐話題陡然升溫。帶給公眾最大話題沖擊力的,並不是魏鵬遠家中疊起來高度約有44個姚明高的現金,而是負責煤礦項目改造、煤礦基建的審批和核准的副司長手中的權力已經可以折射出如此大的含金量。” [詳細]
[小康·財智] 新“國九條”分析報告
任何新政策出臺,都是要實現某個目的,毫無疑問,新“國九條”也是如此。所以,當5月9日新“國九條”出臺后,各財經媒體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剖析新、舊“國九條”的區別,試圖找出新“國九條”背后所隱藏的資訊。有趣的是,各財經類媒體“剖析”新、舊“國九條”之后,幾乎都得出了“是重大利好”的結論,但在以個人投資者為主要聲音聚集地的各大財經論壇中,觀點卻與財經媒體幾乎完全相反。[詳細]
[財經] 中信變軌
中信是誕生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特殊公司,從一開始就集聚了那個年代最精華的兩群人:從浩劫幸存下來、懂得市場和公司的老“資本家”們,和尚處於青壯年、新中國締造者們的后代,他們手中握有探路搞活經濟的尚方寶劍,集合知識、資源多重力量,在計劃經濟的體制堅冰中開拓前行,以獨有的國企“特區”形式不斷壯大自己。 [詳細]
[中國經濟周刊] 中小板造富記:超千位高管身價過億
10年來,中小板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造富工廠。719家中小板公司累計融資近9000億元,有1127位高管靠持股身家過億元;a股十大富豪中,有7位來自中小板;向包括中小股民在內的股東發放現金分紅累計1455.99億元。然而,中小板面臨著成長的煩惱:上市門檻與主板一樣嚴苛,阻擋了許多渴望上市融資的中小企業;上市公司市值小,屢遭資金爆炒,股價異動頻發;資訊披露不及時,內幕交易令中小投資者利益難保…… [詳細]
[國企] 評中國鋼研:到市場擊水
近幾年,中國鋼研提出“搭大平臺、打大市場”,前前后后與十多家央企在總部層面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平臺一搭建,合作關係就理順了,搭建一個平臺理清一個行當。當然,點對點的服務還需要,但大的平臺搭建有利於點對點服務的進一步擴張。海洋工程用鋼產學研檢用聯盟這樣的平臺,承載著中國鋼研擴大市場影響力、引領產業發展的雄心,成為科研型央企出擊市場的一條新路子。 [詳細]
[商界] 閩中食品:關帝廟里走出的農業龍頭
61歲的林國榮最近迷上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影片中一句解說詞深深地打動了他—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好些時候,他都覺得影片中那些在田野上耕耘抑或在大山里采摘的人,仿佛就是他自己。 [詳細]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