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揭秘跳水原因:四大利空引空頭反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六連陽過后,利空訊息開始抬頭,空頭反撲致周二早盤股指回調。對於前期因連漲而未敢入場的投資者來說,利空刺激后的回調蓄勢,預示著新的低吸良機又將來臨。

從訊息面看,影響盤面的利空主要有四方面:1、央行昨日通過官方微博否認定向降準“擴圍”,傳聞遭潑冷水;2、媒體報導稱,繼信托公司之后,各大證券公司正成為中紀委新的調查目標,部分機構趨於低調;3、ipo時間表確定,明日新股上市,部分資金撤離打新;4、本周期指交割,且期指持倉再創歷史新高,多空對決戰火重燃。在利空刺激加上短期技術面超買的情況下,股指出現回調。


不過,調整並不值得投資者恐慌,如去年“錢荒”時期的大跌概率則更小。我們認為,目前多空對立的形勢並未改變,如空頭借ipo抽血、資金分流等謀求反撲;但多頭又倚靠監管層利好護盤、推進改革、長期資金進場等,與空頭針鋒相對。在ipo開閘的情形下,短期盤面更傾向於“拉鋸戰”,震盪節奏或將維持。

那么操作上,規則相對簡單,既然是震盪的結構性分化市道,那么股指反復上躥下跳、個股輪動也屬於正常現象,投資者無需過於擔憂大盤,只需做好個股甄別即可。例如對於傳統產業股、三無個股、以及高臺技術破位個股,此類跟風反彈或主力出逃個股后續下跌空間不小,此時宜及時止盈止損出局,防止小套變大套。

與之相反,那些符合政策導向刺激、以及產業資本運作的主線個股,主力的結構性運作尚未完結。此類個股大多處於底部區間或上漲頻道,起起落落但整體趨勢向上,借大市洗盤的個股反而可以逢低吸納。

總之,在震盪結構性分化市道中,投資者不宜喜漲怕跌,而應相反。在改革轉型的背景下,諸如民生改革、市場化改革、新能源、新技術、資本運作等方面仍利好催化不斷。只要有“大故事”可講,那么機會將不會缺乏。(廣州萬隆)

反轉尚不具條件 后市兩大錦囊

【盤面簡述】:

今日早盤,滬深兩市股指小幅低開后震盪整理,創業板同步回調。盤面上石墨烯、核電、軟件成為炒作的主要熱點題材。黃金水道、油品改革、次新股、文化傳媒、啤酒、大飛機等板塊跌幅超1%。總體看,早盤權重股不作為,金融股回調力度較大,個股表現低迷,當前位置,市場面臨獲利盤和止損盤的雙重壓力,急需打破震盪格局。

【板塊方面】:

早盤石墨烯板塊大幅上漲,方大炭素(600516,股吧)、烯碳新材(000511,股吧)沖擊漲停板,金路集團(000510,股吧)、維科精華(600152,股吧)等漲幅超5%。國產軟件繼續受到資金追捧,華勝天成(600410,股吧)、海隆軟件(002195,股吧)漲停,久其軟件(002279,股吧)漲超6%。核電板塊昨日沖高回落后,早盤再度大漲,沃爾核材(002130,股吧)、江蘇神通(002438,股吧)、東方電氣(600875,股吧)等大漲。

【訊息面】:

1、肖鋼:改革完善嚴格實施退市制度

近日,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主持召開改革退市制度工作專家學者座談會,聽取對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意見和建議。肖鋼表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上市公司退市機制的作用,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功能。

2、上海提出3到5年完成國企制改革

據上海政府網訊息,中共上海市委13日下午舉行常委會,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推進本市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若干意見(試行)》。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是,經過三到五年的持續推進,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

3、電價下調幾成定局最早在三季度落實

隨著國內煤炭價格長期低迷,基於煤電聯動政策的電價下調壓力也越來越大。今天研究機構發布訊息稱,近日國家發改委正積極與電力企業商討上網電價下調事宜,最早或在今年三季度落實。

【巨豐觀點】:

今日早盤,石墨烯、核電、軟件成為炒作的主要熱點題材。

方大炭素等股票在開盤后迅速封上漲停板。有報導稱中國石墨烯資源20年內耗盡,資源稀缺預期導致相關股票受到資金暴炒。軟件股今日仍然維持較強的勢頭,自從資訊安全引發國產軟件替代之后,該題材反復遭到游資炒作。李克強總理近期出訪英國和希臘,推銷核電預期漸起,同時習近平推動能源革命,核電發展有望超預期,這均成今日核電股暴炒的邏輯,沃爾核材強勢漲停,成為領漲龍頭。

從今日早盤熱點看,上漲個股均離不開訊息刺激。除了上述個別板塊外,在權重股休整階段,大多數個股趨於沉寂。

盡管促發因素有很多,但不能否認的是,政策預期仍然是本輪反彈行情的最大推動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本輪市場反彈的主要推動力,政策不是萬能的。一方面,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政策微刺激、局部刺激將成為常態,大規模的逆周期政策出臺的可能性非常有限,這意味著政策對市場的推動力度已經很難與此前幾年相提並論;另一方面,無論市場政策還是經濟政策,在前期持續推出后,疊加效應已經開始顯現,這反而可能令后續政策預期下降,政策對市場的推動作用預計將出現邊際效應遞減的過程。整體來看,當前市場並不具備反轉條件,建議反彈中逐步對近期大幅反彈品種兌現利潤。

對於后市,巨豐投顧建議投資者短線繼續關注受訊息刺激的題材、概念股,並密切關注新股的投資機會。中長期把握受政策重點扶持的行業(如核電、高鐵、環保、特高壓等).(巨豐投顧)

做空魅影隱現a股 金融地產成賣空主力

近期光大證券(601788,股吧)發布a股首份個股看空研報后,做空再度成為市場關注點。在被光大證券唱空后,伊利股份(600887,股吧)次日大跌7.75%,做空資金獲利不菲。而據統計,近期兩市有19只“兩融”標的大跌超過2成,做空資金同樣獲利豐厚。具體到板塊上,a股市場中被賣空最多的則是金融、房地產等行業。

19只兩融標的 大跌逾2成

數據顯示,截至昨日,近60日中,兩市有75只個股跌幅超過20%,其中19股為“兩融”標的,包括天宸股份(600620,股吧)、湯臣倍健(300146,股吧)、匯川技術(300124,股吧)、新安股份(600596,股吧)、富瑞特裝(300228,股吧)、長春高新(000661,股吧)、福建水泥(600802,股吧)、四川美豐(000731,股吧)、煙臺冰輪(000811,股吧)、海島建設(600515,股吧)、天津松江(600225,股吧)、云天化(600096,股吧)、 龍凈環保(600388,股吧)、水井坊(600779,股吧)、國藥一致(000028,股吧)、華平股份(300074,股吧)、中銀絨業(000982,股吧)、上海機電(600835,股吧)、山西汾酒等。

上述個股中,全部個股下跌過程中均伴隨著融券做空。有的個股融券余額在下跌過程中明顯增加,做空魅影隱現。不過,多數個股融券余額一般不太,金額普遍為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相比於巨量的融資買入金額,a股做空力量仍然不大。比如近幾年的大牛股長春高新,在今年4月1日時,伴隨著股價的暴跌,其融券余額一度下降至68.87萬元的低位,隨后融券余額一路攀升至近日的150萬元附近,其股價也在震盪下行,昨日大跌6.99%,逼近調整新低。

近期a股被做空明顯的例子則為伊利股份。伊利股份股價在去年10月21日見頂,截至目前仍在下降頻道運行。而在其此前的上漲過程中,做空的資金也一路增加,去年8月底時,該股融券余額僅5000萬元左右,隨后一路攀升,10月18日時達到9866萬元的最高額。巧合的是,次日即10月21日,其股價就開始見頂回落。多數融券資金在此后選擇獲利退出,融券余額大幅縮小,維持在3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其最新融券金額在3279.11萬元,而其股價已從52.24元/股(前復權,下同)的歷史最高位跌至昨日的33.15元/股。而在6月2日,伊利股份被光大證券唱空,6月3日收盤大跌7.75%,當日其融券賣出額也大幅增加,從上一交易日的1025.62萬元飆升至6492.91萬元,不過同時融券償還額也大幅增加,當日凈賣出133.31萬元。

金融地產板塊成賣空主力

具體到被賣空板塊方面,制造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成為融券賣出金額最多的三大行業。截至6月13日,上述三行業融券賣出金額為12.21億元、6.58億元、1.80億元;此外,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賣出金額也居前。

金融、地產成為賣空主力 ,融券賣出金額最多的十只個股也有反映。截至6月13日,a股融券賣出金額最多的十只個股為,中國平安、格力電器(000651,股吧)、貴州茅臺(600519,股吧)、萬科a、中國太保(601601,股吧)、上汽集團(600104,股吧)、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招商銀行、民生銀行(600016,股吧)、云南白藥(000538,股吧)等,其中中國平安賣出金額為9441.46萬元。上述十股中,金融股占比達到一半,包括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等,地產股中萬科a也高居賣出金額榜的第4位,賣空金額達到5910.8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被賣空不一定就意味著股價會大跌,股價的走向仍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的博弈。比如,上述被賣空最多的十只個股中,近期股價跌幅明顯的僅貴州茅臺(600519,股吧)和云南白藥,其他個股包括多只金融股在內,短暫橫盤后選擇向上突破,做空資金遭遇股價上漲尷尬。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工商銀行,截至6月13日,其融券做空金額達到4023.40萬元,位列做空金額榜第11位。不過,工商銀行近期股價連續強勢上漲,從3月11日的最低價3.20元一路攀升,昨日漲至3.78元,區間漲幅達到15.96%,近期做空的資金均被套牢。(證券時報網)

熊市末期特征顯現 積極信號開始釋放

經濟出現止跌企穩跡象,宏觀政策“微刺激”和定向降準陸續出手,微刺激的慣性和效果開始逐步顯現。目前a股熊市末期特征出現,經濟回落空間有限,政策持續性和連貫性加強,這種環境對於化解宏觀風險和釋放改革紅利較為有利,6、7月a股行情值得期待。

多重筑底跡象初現

政策面的微刺激,宏觀經濟數據結構改善,四大行的走強均顯示a股出現筑底跡象。市場在關注經濟數據企穩,卻忽略了產業結構的優化,而這恰恰是熊市末期的特征之一。今年一季度,國內gdp同比增長7.4%,cpi為2.3%,處於設定的經濟底線之上。分項來看,一季度第三產業gdp增速為7.8%,自2013年一季度以來持續快於gdp增速,占gdp比例由2010年的39.1%上升到51.1%。拖累gdp的主要壓力來源於第一產業的持續下滑,但第一產業占gdp比例已由2010年的59.1%下降到45.9%。從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gdp占比和增速變動來看,國內產業結構已經明顯優化,未來服務業對於gdp增長的拉動效應將加大,而傳統工業和制造業對於gdp的負面拉動將減緩。之前市場對於基本面的負面情緒主要是受第一產業下滑的影響,而忽略了產業結構優化對於基本面的驅動。

政策持續性上,兩個月內李克強連續8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心均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在執行效率上,財政部敦促政府部門更有效地使用財政轉移並加快預算財政支出,以確保完成全年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為了配合向實體經濟引流資金的導向,在金融政策上出臺了規範銀行同業的127號文,旨在降低無風險利率水平。同時財政部下發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辦法,疏導之前市場最為恐慌的債務違約預期。

目前來看,政策面和經濟面已經產生共振,國務院持續推進結構化的“微刺激”和改革舉措,配合貨幣政策的微調。發改委加大項目審批力度,財政政策下撥資金力度加大,地方政策版本的“微刺激”政策相繼出臺,a股外部環境最壞的時點已經過去。股市作為經濟預期的晴雨表,在外部不確定因素逐步消除的背景下,短期仍有預期修復帶來的反彈空間。

關注市場異動信號

今年上半年a股的一大看點在於四大行與股份行股價走勢的背離,以工行和中行為首的四大行股價3月中旬開始進入逆勢的上升頻道,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股價則在年內低點附近徘徊。而過去,銀行股一旦出現反彈,往往是股份行表現強於四大行。另一個信號是股指期貨的價值發現功能,自3月份以來,股指期貨的貼水持續縮小,12月到期的if1412已經出現小幅升水跡象。針對四大行的獨立走勢,主要可以周期基本面拐點預期的角度判斷。相對於四大行,城商行和股份行無論是非標還是信貸投向中以微觀盈利能力關聯度高的民營經濟體為主,其股價的低迷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市場對於微觀經營環境的悲觀預期、127號文下非標融資短期擴張受抑制的擔憂。

而四大行的資金投向主要以規模以上的國企、央企為主,與宏觀層面的關聯度較高。四大行股價的走強驅動因素中可能包含宏觀形式好轉的預期,無論是國有企業改革、還是落后產能淘汰,都是決定后期經濟企穩力度的關鍵。而上述行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四大行的資產質量,相比定向降準受益程度更大的城商行,四大行的獨立走勢更多是包含對於資產質量悲觀預期見底的因素。因此,四大行的逆勢不僅僅是解讀為預期修復因素,更多夾雜著中期或者長期拐點的預期。同樣,熊市中股指期貨貼水幅度的持續收斂,尤其是指數在低位徘徊期間的快速收斂,也往往對應著中長期悲觀預期的下降。

設定規則上,熊市末期的投資機會主要集中於兩端,即周期股的預期修復、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針對周期股,定向降準范圍的擴大有利於銀行股的預期修復。針對改革紅利的釋放,與未來轉型方向切合的大健康、tmt、資訊技術等板塊在經歷充分調整后,仍會是存量資金關注的焦點。(中國證券報)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