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集團發布2014全球財富報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29 13:21
和訊保險訊息 安聯集團上周在德國發布了2014安聯全球財富報告,這已是安聯集團連續第五年對5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家庭資產和債務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
今年的報告結果顯示,全球居民金融資產總規模在2013年增長了9.9%,增速為2003年以來之最高。全球金融資產達到118萬億歐元,創歷史新高。而中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在2013年增長了近23%,人均凈金融資產在全球排名第37位。亞洲(不包括日本)金融資產總體增速略有放緩,但剔除通貨膨脹的實際增速仍為全球第一。
2013年全球金融資產總規模上升至118萬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安聯近日發布了最新版“全球財富報告”(第五版),該報告對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家庭資產和債務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報告結果顯示,全球居民金融資產總規模在2013年增長了9.9%,增速為2003年以來之最高。全球金融資產達到118萬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增長主要得益於日本、美國和歐洲出色的股票市場表現:證券類資產價值上漲了16.5% - 超過了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幾年內的累計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儲戶對股票的激情又被重新點燃。美國是唯一新資金大量進入股市或其他證券領域的地區。歐洲人還在繼續將資金撤出權益類資產。
亞洲(不包括日本)金融資產總體增速略有放緩,但剔除通貨膨脹的實際增速仍為全球第一
並非所有地區去年都出現了資產規模的強勁增長。在新興市場,特別是拉丁美洲,由於當地資本和貨幣市場的動盪,資產增長有所放緩。亞洲(不包括日本)整體來看,增速也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至16.8%,但這仍遠高於發達地區,如北美(11.7%)、日本(6.1%)或西歐(5.2%)。從長期發展看,亞洲僅次於東歐在全球排第二位,自2000年以來年平均增長為13.6%。但如果我們看一下資產的實際增長,剔除通脹因素,排名就不同了;亞洲(不包括日本)的增速接近10%,遠超拉丁美洲(5.5%),也超過東歐(2000年以來年均實際增速為6%)。“雖然環境艱難,亞洲的資產增長在去年全年再次呈現積極發展,”安聯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海瑟指出。“這表明該地區仍在發力追趕,今年不會出現大的變化。”
中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去年增長了近23%,增速遠超亞洲區其他國家和地區,人均凈金融資產在全球排名第37位
中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去年增長了近23%,增速遠超亞洲區其他國家和地區。強勁增長的原因之一是居民對資產收益的意識更加強烈;銀行客戶不斷從銀行賬戶中擷取存款,並將其投資於理財賬戶、基金和證券。所以,2013年銀行存款在居民家庭投資組合中的份額下降到不足60%。自2007年以來,中國居民家庭總金融資產增加了一倍多,增量達到6.5萬億歐元。此外,長期來看中國的資產增長非常驚人:自2000年底以來,資產年增長高達19.0% - 為亞太區之最。
亞洲(不包括日本)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個人債務在2013年上升了15.8%至4.3萬億歐元。在中國,負債比率為34.1%
2013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強勁增長的不僅是資產;全球債務的增長(包括抵押債務)也上了一個臺階,增速為3.6%,超過了危機之后的任何其他年份。然而,全球債務率,即個人負債占名義經濟產出的比例,去年小幅下降了半個百分點至65.1%。自2009年以來,全球負債率下降了6.4個百分點。但是這種去杠桿化僅發生在發達國家,且主要是美國,其負債率在過去四年下降了15.5個百分點。而另一方面在新興市場,債務負擔占經濟產出的比重基本上在持續上升。亞洲(不包括日本)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個人債務在2013年上升了15.8%至4.3萬億歐元。這意味著,與資產增長不同,債務增速在去年有所上升。中國也是如此,居民家庭的金融負債去年上升23%,增速超過了前年和大前年。由於亞洲此前高速的信貸增長,該區域的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經濟活動的比例,在2013年底已經上升到將近40%。亞洲的某些國家,如馬來西亞和韓國,負債比率已經超過美國,已經遠超80%大關;在中國,負債比率為34.1%。
全球凈金融資產(總金融資產減去負債)在2013年實際上取得了12.4%的雙位數增長。中國排在最富有國家排名榜的第37位
這意味著,全球凈金融資產(總金融資產減去負債)在2013年實際上取得了12.4%的雙位數增長。在最富有國家排名榜上(按人均凈金融資產計算,詳見附表),有些國家排名的變動主要是由於匯率的影響,例如日本下滑了兩位。瑞士仍然排名第一,且明顯領先排名第二的美國。中國排在第37位,人均凈金融資產為5,890歐元。自2000年以來,中國在全球的排名上升了五位。
全球財富分配趨向更平均:有6500萬“輸家”,但“贏家”將近5億。全球財富中產階層的第二把交椅也屬於亞洲
今年,安聯第一次通過“財富矩陣”來分析各個國家內部財富分配的發展情況。其結果與‘貧富差距日益加大’的理論並不完全一致。事實上,在被分析的國家當中,大多數的財富分配在過去十年沒有太大變化,甚至有所改善,他們主要是拉美等經濟發展良好的國家。在亞洲,這方面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但在一些儒家思想影響巨大的社會,如中國大陸、台灣和韓國,原本就有一些更平等的分配架構。在過去十年,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財務分配狀況令人失望,但泰國和馬來西亞在這方面卻取得了喜人的成就。相比之下,發達經濟體的狀況卻恰好相反。在我們報告分析的發達經濟體當中,大多數都出現了財富分配惡化,即最富有百分之十的人口擁有的財富比例重新出現增長。這一點在美國的表現最為突出。此外,貧富差距在一些歐洲國家(法國、瑞士、愛爾蘭和意大利)和日本也顯著增加。資產增長在危機之后有所放緩,這對中低收入人群沖擊特別大。“其政治含義很清楚:任何希望財富分配更平均的人,不應該指望通過征稅來限制資產增長,而應該千方百計促進資產的整體增長。增長是實現社會正義的最佳途徑,”海瑟指出。
一項基於全球財富階層的分析印證了這種異質性狀況。
在2013年,在我們分析的國家中,共有約9.12億人擁有中等水平的凈金融資產。如果拉長時間區間,全球中產階級的崛起就更為明顯:自2000年以來,拉丁美洲中等財富階層人口的比例增加了一倍,東歐幾乎增加了兩倍;而在亞洲,這一人數增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600%,達到5億。中國無疑是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這意味著,即使剔除日本,全球財富中產階層的第二把交椅也屬於亞洲。但中產階層的快速增長並非對所有人都是成功故事。特別是在發達國家,“富有”人群的數量較2000年有所下降。總體來說,在過去的幾年里,有6500萬人已滑出“富有階層”。這一情況在美國、日本、法國和意大利最為明顯 – 而這些國家內部的財富也“更不平等了”。
低財富階層的人數(人均凈金融資產低於5300歐元)近年來一直保持相對穩定,在35億左右。但這主要是人口強勁增長的結果。如果剔除人口增長因素,我們可以看到潛伏在這些數字背后的實際情況:在過去的13年中,世界各地有近五億人 – 4億左右來自亞洲 - 成功地從低財富階層晉升到中等財富階層。“這個數字,比任何其他指標都更重要,說明在全球范圍內,經濟繁榮惠及了越來越多的人群。所以從這個全球角度來看,我們肯定不能說不平等現象在不斷惡化,”海瑟表示。
(注:如同往年一樣,"安聯全球財富報告" 將資產所有者分為3個全球資產階層。全球中等資產階層指個人資產在5,300歐元至31,800歐元之間的人群。)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