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上海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仍有短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18 08:36


吳一平

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正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肯定。那麼,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又如何打造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筆者認為,以Sassen和Friedman為代表的全球城市理論忽視了科技創新的必要性。目前,全球城市的發展受到生態環境惡化和要素稀缺等外部條件的制約,而其實科技創新正是解決目前所有難題的關鍵。因此,科技創新中心的功能將是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

我們可以將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定義為:科技創新資源密集、科技創新實力雄厚、創新文化發達、創新氛圍濃郁、科技輻射帶動能力較強,具有良好科技發展潛力和人文自然環境、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城市或區域,是全球新知識、新技術和新品的創新策源地和生中心之一。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功能不僅體現在創新資源的集聚上,更應體現其創新活動的擴散能力與影響力。全球科技創新策源地功能的完善,需要發揮本土跨國機構在全球創新網絡中的治理位勢。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功能主要體現為創新網絡流動性和互聯性,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中心”。

因此,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必須具備以下特徵:高度集中化的全球創新活動的控制與協調中心,進而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體系的連接點;全球科技創新功能性機構主要所在地,全球高端科技創新資源要素的匯聚地和流動地;引領全球創新思想、創意行為、創業模式的主要策源地,包括創新生在內的主導業的生場所。

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對於區域經濟乃至全國經濟都有顯著影響。從未來看,上海必須做強自身科技創新實力,才能繼續對全國乃至地區經濟生重要影響。就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形成條件而言,上海尚不完全具備,還存在以下短板:

首先,上海離全球研發總部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截至2013年底,在上海的外資研發中心有366家,其中世界500強有120多家,分別占全國的1/4和1/3。但這些研發中心的研究領域並不完全是體現最新理念的前沿技術,並且目前的研發中心數量還相對偏少,難以形成技術創新的平台經濟。

其次,上海現有的戶籍管理制度難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其中突出的問題是高科技人才子女的教育問題和戶籍管理制度不靈活。

再次,金融體制難以適應科技創新中心的發展需要。就上海的金融機構而言,國有經濟比重相對較高,難以適應風險程度較高的創新活動需要。更為重要的是,不發達的金融市場導致缺乏與創新活動特徵相匹配的金融支持工具,影響了科技創新融資。

此外,以智慧財產權體係為代表的創新服務體系和環境,還難以適應科技創新中心的需要。其中突出問題在於智慧財產權申請周期較長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較低,這影響了企業創新的動力,也難以吸引跨國公司研發總部的入駐。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需以加強智慧財產權體系的建設作為抓手。

最后,政府對市場的干預過多,監管方式主要是事前監管,相對落后的政府職能體系尤其是科技管理體制無法對創新活動生應有的激勵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其進一步導致了學研結合程度偏低,技術研發和市場轉化出現條塊分割的情況。因此,科技合作與協同創新亟須加強。

就建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而言,上海要全面提高城市創新能級,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和流量樞紐,最終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具體來,上海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手,逐漸形成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功能:

第一,要建立面向技術創新主體——企業的金融支持。目前,在以國有金融機構為主導的金融體制下,大量以創新見長的中小企業難以從正規渠道獲得充足融資。因此,在未來的經濟體制改革中,要加強銀行業競爭機制的建立,放鬆銀行業的進入管制。同時,積極拓展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完善中小企業上市制度。

第二,要建立有利於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的戶籍管理制度。有必要對目前的戶籍管理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革,比如對科技人才實施資格認定製,取消后續的審批程序等。

第三,要擴大開放程度,整合全球創新資源。要始終秉持大開放的理念,面向全球整合創新資源。為此,需要出台相關法規和政策促進本土科技計劃對外開放,開放地區和合作地區可以在資金、設備和人力資源等方面優勢互補,學習對方國家或地區的長處,促進雙方科技水平的提升,增強地區科技實力。

第四,構建有利於創新驅動發展模式的政府職能體系。這突出表現在監管模式以事前監管為主、行業行政準入壁壘高以及行政因素導致創新資源難以自由流動等。目前上海自貿區的建立為政府職能轉變提供了契機。重點應放在政府監管模式的轉變上,從事前監管轉變為事中事后監管,改變不合理的行政管理方式。最終,通過放鬆管製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製度動力。

(作者繫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副教授)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