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評論:歐洲QE注定事與願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讀:MarketWatch專欄作家萊恩(Matthew Lynn)撰文指出,歐洲央行預期中的量化寬鬆很可能會導致東歐資泡沫,英鎊升值,美國更快加息,德國習慣印鈔和黃金陷入熊市等一系列出乎他們預料的結果,但獨獨幫不到歐元區的經濟。
以下即萊恩的評論文章全文:
有多大?會多塊?是哪些資?盡管很多人都相信,歐洲央行將在周四最終宣佈他們版本的量化寬鬆政策,但是現在,需要打開的相關問號依然為數不少。
只是,至少有兩件事我們已經可以肯定了。第一件是,歐元區現在已經別無選擇,唯有訴諸某種形式的量化寬鬆——一些分析師們已經為預期的計划起了“大巴祖卡”的諢號。第二件是,這量化寬鬆計劃並不會發揮歐洲央行或者大多數分析師們所預期的那些作用——永遠不會。
當然,這並不是歐元區的量化寬鬆將不會對各金融市場和各經濟體生任何影響——美國印鈔的影響大家都看到了,英國和日本印鈔的影響也如是,歐洲沒道理例外。關鍵字在於,這些影響都將是發生在歐洲央行意料之外的地方,都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那種。
比如?
比如,東歐將遭遇資泡沫,英鎊將迅速升值,美國會比原計劃更快地加息,德國會學會愛上印鈔,黃金熊市將因此愈發嚴重,這些都是歐洲央行量化寬鬆很可能會生的作用。倒是像歐洲央行自己希望的那樣,將歐洲經濟拉出衰退的泥潭,這作用很可能無法生,哪怕生了也是非常有限。
如果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周四沒有推出任何歐洲貨幣政策的寬鬆變化,那他就等於是和外界預期對干,這很可能會大大破壞他好不容易賺來的信用。市場已經深深相信他會採取行動。畢竟,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經濟逐漸復甦的同時,歐元區的局面卻依然讓人心焦。
最近一個季度當中,荷蘭經濟再度收縮,法國經濟則是原地踏步。甚至德國,其增長情況看上去也不像過去那樣理想了。通貨膨脹明顯低於預期目標,對價格很可能會迅速下跌。如果歐洲央行現在不採取任何反制措施,通貨緊縮隨時可能到來。
寬鬆的具體形式還有待於進一步了解。最可能的是降息,接下來是負利率——這也就意味,銀行將他們的現金留在歐洲央行那裏就必須為此付費。可能會推出直接將資金貸給企業的定向計劃,就像英國央行曾經做的那樣。當然,最激進的可能是,歐洲央行自己出馬直接採購資,或者是實質上干預外匯市場。這就是完全徹底的量化寬鬆了。
無論在日本,在美國還是在英國,央行印鈔史都告訴我們,這樣的措施所生的結果都不是最初所預料的。歐洲央行的計劃,其目的當然是提振歐元區的經濟,但更可能的結果卻會是,影響在其他地方表現出來。
以下就是很值得觀察的五個潛在趨勢。
第一,東歐發生資泡沫。
關於量化寬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些資金將會流到其他臨近的經濟體當中。歐元區的銀行將從他們的央行得到大量新出爐的現金,但是他們不見得必需將這些資金貸給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的小企業。更可能的結果是,這些資金會就近流入一些投機性的市場。自2008年大崩盤以來,東歐新興市場一直是半死不活的狀態,但是歐洲版量化寬鬆將引發那裏的資繁榮,尤其是房地繁榮。
第二,英鎊大幅度升值。
外匯市場是最不願意看到各國央行印鈔的。投資者將會迅速拋出歐元,而其中的多數都將轉入距離最近的代理者,這不必,當然是英鎊。英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比歐洲大陸要快,而且英國央行正在討論於明年加息的問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英鎊的強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對通貨膨脹的打擊,將會延緩英國加息的腳步。不過,至少在一年時間當中,英鎊都將處於上升通道。
第三,美國更快加息。聯儲還在斟酌到底何時開始加息。歐洲央行所創造出的流動性將會洪水一般湧向整個世界,而其中自然會有很多進入美國,畢竟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這也就意味,歐洲同行會幫助聯儲完成他們自己印鈔計劃准備完成的一部分工作。
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聯儲將可以更早地結束自己的量化寬鬆——比大家預料的都早,而且在不會造成什麼特別嚴重的損害的情況下開始加息,因為歐元區的量化寬鬆將接手聯儲釋放流動性的工作。
第四,德國將開始習慣和欣賞量化寬鬆。
專家們一直都在強調,德國人是非常憎恨印鈔的,因為1920年代惡性通貨膨脹的回憶給他們留下了太大的陰影。或許是這樣,但當初是當初,2014年是2014年。歐洲央行將在降低匯率上取得成功。這會幫助出口商,而德國正是出口商扎堆的地方。這些公司的利潤將會大漲,而股票價格也會大漲,讓德國人感到幸福。
在2015年之前,德國DAX指數就會大幅度上揚,而普通德國人的財富也會因此增加。於是,他們自然就會開始覺得量化寬鬆是件好事,這非常正常,沒有人會討厭能夠讓自己不付出就變富有的事物。
最后,黃金將會徹底墜入熊市。
這似乎是胡八道,因為大家都相信,量化寬鬆會推動黃金價格上漲。歸根結底,量化寬鬆是意味貨幣基礎增大……可是,我們將會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歐洲央行要進行量化寬鬆了,這已經是個公開的秘密,可是你看金價是怎麼表現的?它下跌了,從5月的1300美元跌到了現在的1245美元。前述的那種邏輯聯繫現在已經斷掉了。當大家真正意識到這一點,那黃金的大麻煩就來了,不僅僅是疲軟,而是不折不扣的熊市。
事實上,正如我們通過之前美國和日本的經驗學習到的,很多資的價格都會上漲,下對了賭注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都會因為歐洲央行的慷慨而大發其財,但是,歐洲經濟想要看到持續復甦,卻是難上加難。(子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