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福布斯家族企業調查報告發布 美的集團居a股榜首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年9月17日,上海——《福布斯》中文版發布“中國現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調查范圍包括滬深兩地上市的民營家族企業和在港交所上市的內地民營家族企業。這也是福布斯中文版連續第五年對中國上市家族企業進行調查。

  福布斯所認定的家族企業是企業所有權或控制權歸家族所有,以及至少有兩名或以上的家族成員在實際參與經營管理的企業。截至2014年7月31日, 2,528家a股上市公司中,1,043家為國有公司,1,485家為民營公司,后者占比達58.7%。通過統計,將民營企業劃分為家族企業和非家族企業,在統計中共有747家民營上市的家族企業,占比為50.3%, 比去年上升了0.6個百分點。


  福布斯中文版還同時發布了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業及在香港上市的50家最大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兩份榜單。其中居a股最大家族企業第一、第二位的分別是美的集團、新希望集團;居香港上市的內地最大家族企業第一、第二位的分別是碧桂園集團、國美電器。而在a股和港交所均有上市的比亞迪(002594,股吧)集團在兩地排名中都占據了第三的位置。

  在內地上市的中國家族企業中,我們發現成功實現交接班的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父子共同創業型,即父子兩代人均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被公認為是開創者的角色;第二種是通過企業內部培養,讓最優秀的繼任者脫穎而出;此外,一種受青睞的接班途徑是出國留學,回國后經過外部鍛煉或基層培養再進入家族企業管理層,子女的國際化視野以及不同於父輩傳統的管理思路,為企業的轉型與海外擴張帶來更多的機會。

  與此同時,將股權交給子女,將管理權交給職業經理人也開始成為一代企業家們越來越常見的選擇;如何保證家族對企業的控制權,又如何平衡家族董事會成員與職業經理人的關係,則會是將來長期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還有一種傳承是以家族財富為核心,對於有能力,但興趣在別處的二代而言,以家族產業為依托,到家族生意之外打造屬於自己的平臺,為家族創造更多的財富,則是既有助於家族產業擴大,又能實現自身抱負的雙贏局面。

  福布斯中文版2014年中國家族企業調查報告有以下重點發現:

  一、二代任職比例不斷提高,子女姻親成左膀右臂

  最近5年的研究數據顯示,在2010至2012年間,家族企業成員中的夫妻比例隨著大批中小企業搶登創業板而猛增,平均每年增速超過140%,且近年來繼續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反觀創業初期多見的兄弟搭檔,則不斷被夫妻及父子關係數量超越。

  近兩年最明顯的特征為,企業的格局步入成熟,第一代創始人年齡漸長,越來越多的二代進入企業,父子/母子關係比例的增長在所有親屬關係中最為活躍。另外一個特征是,家族企業中的親屬關係呈現多樣化,單一親屬關係比例不斷減少。具體來看,一方面隨著產業擴張,更多的家庭成員開始分享股權、介入分管企業;另一方面則是二代的不斷加入,越來越多的姻親成員也開始參與到家族企業中。

  二、a股上市公司掌權二代表現不俗,香港上市接班二代前路堪憂

  值得關注的是2011-2013年度上市家族企業業績情況。在所有747家上市家族企業中,完成二代接班的企業有74家,占比9.9%,一二代交接的步伐仍在加快。今年的調查中,二代掌權的家族企業表現搶眼,其凈利潤以兩位數增長(11.5%),遙遙領先於一代掌權的企業盈利業績(2.5%)。在經歷了去年短期的受挫后,已完成接班的掌權二代延續了此前一貫的不俗表現,其隊伍的壯大也令出色的表現更具信服力。對比兩個市場上的二代接管的家族企業經營業績,香港上市的二代接班者們依舊令人失望。盡管過去一年的業績頹勢在a股市場上也非常明顯,但相較a股接班二代的業績情況,港股二代接班企業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繼去年之后繼續下滑,為-13.2%。當然,這和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民營企業中二代接班數量較少也有關係。

  三、增速下滑,利潤縮水

  2011-2013民營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12.3%,其中家族企業的表現卻很不盡如人意,747家民營上市家族企業的平均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僅為3.2%。這與家族企業將營業收入轉化為利潤的盈利能力不足息息相關。家族企業管理成本高,組織結構不如非家族企業清晰完善,導致家族企業盡管在主營業務收入方面領跑上市企業,但在各項盈利性指標中后勁不足。在3年平均總資產凈利率上,家族企業普遍高於其他企業約3個百分點,反映出家族企業資產規模相對單薄,在從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家族企業仍暴露在較大的市場風險之下。

  和去年的數據相比,過去一年整體經濟形勢的下滑明顯影響深重。整個港股上市家族企業3年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和總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連續2年持續下滑,可以反應出2013年一年整體市場的頹勢,增速縮水嚴重。而凈利潤率、roe和roa的3年平均值相較去年也均有小幅下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過去一年上市數量大大增加,港股市場的內地家族企業經營業績的增速顯著放緩。

  在傳統行業與東南沿海地區的高聚集度也令多數家族企業的發展受到行業走勢與外貿冷熱度的影響。從行業集中度來看,機械設備為歷年不變的第一大行業,化工、醫藥生物等行業也保持了固有的熱度。從行業性質來看,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產業類型比較多元化,行業大多集中在消費品、原材料和房地產行業。而在科技、互聯網等新興經濟領域的家族企業極少,很多家族企業尚未能搭乘互聯網經濟的高速列車,企業成長增速遲緩。

  四、職業經理人ceo比例上升

  在本次調研的747家上市家族企業中,86%的家族仍牢牢地將股權與經營權掌握在手,家族核心人同時也是企業的所有者。類似三一重工(600031,股吧)董事長梁穩根偏離傳統父傳子的繼承模式,將經營大權交付於外姓職業經理人的家族企業目前約有100家。在中國,大多數的創一代仍更傾向於傳內不傳外,抓住一切機會培養自己的親生子女作為接班人。

  和去年相比,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家族企業中由家族成員擔任ceo的比例繼續下降,更多的職業經理人進入了家族企業參與管理。然而,通過分析我們看到,管理者為家族成員的160家內地赴港上市家族企業的經營業績要普遍好於職業經理人掌管的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總營業收入3年復合增長率這一指標上,由職業經理人掌管的家族企業達到了16.2%,要明顯高於由家族成員掌管的企業。

  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業

a股最大的100家上市家族企業
排名 企業簡稱 控制家族 2013年營業總收入(億元)
1 美的集團 何享健家族 1,212.70
2 新希望 劉永好家族 694
3 比亞迪 王傳福家族 528.6
4 三一重工 梁穩根家族 373.3
5 九州通 劉寶林家族 334.4
6 恒逸石化 邱建林家族 307.5
7 永輝超市 張軒松家族 305.4
8 飛馬國際 黃壯勉家族 298.5
9 榮盛石化 李水榮家族 293.6
10 桐昆股份 陳士良家族 221.4
11 榮盛發展 耿建明家族 191.7
12 金螳螂 朱興良家族 184.1
13 中南建設 陳錦石家族 183.3
14 金科股份 黃紅云家族 160.7
15 龍元建設 賴振元家族 153.3
16 通威股份 劉漢元家族 151.9
17 雅戈爾 李如成家族 151.7
18 金發科技 袁志敏家族 144.3
19 環旭電子 張虔生家族 142.7
20 浙江龍盛 阮水龍家族 140.9
21 鄂爾多斯 王林祥家族 139.1
22 康美藥業 馬興田家族 133.6
23 海亮股份 馮海良家族 130.9
24 人人樂 何金明家族 127.2
25 亞廈股份 丁欣欣家族 121.4
26 正泰電器 南存輝家族 119.6
27 江河創建 劉載望家族 119
28 棟梁新材 陸志寶家族 117.9
29 遠東電纜 蔣錫培家族 115.7
30 福耀玻璃 曹德旺家族 115
31 步步高 王填家族 113.9
32 天士力 閆希軍家族 111.1
33 太陽紙業 李洪信家族 109
34 世茂股份 許榮茂家族 101.5
35 力帆股份 尹明善家族 100.7
36 歌爾聲學 姜濱家族 100.5
37 永泰能源 王廣西家族 98.4
38 華泰股份 李建華家族 97.6
39 東華能源 周漢平家族 94
40 萬向錢潮 魯冠球家族 92.6
41 新湖中寶 黃偉家族 92.1
42 歐菲光 蔡榮軍家族 91
43 大東方 王均金家族 89
44 廣田股份 葉遠西家族 86.9
45 明牌珠寶 虞阿五家族 85.6
46 冠城大通 韓國龍家族 82.3
47 美邦服飾 周成建家族 78.9
48 精工鋼構 金良順家族 75.2
49 陽光城 吳潔家族 74.4
50 新華都 陳發樹家族 73.8
51 中央商場 祝義材家族 73.2
52 森馬服飾 邱光和家族 72.9
53 唐人神 陶一山家族 71.2
54 科倫藥業 劉革新家族 68.3
55 中天科技 薛濟萍家族 67.7
56 新安股份 徐傳化家族 67.7
57 蘇寧環球 張桂平家族 67.2
58 眾業達 吳開賢家族 65.8
59 雙良節能 繆雙大家族 65.6
60 隆鑫通用 涂建華家族 65.1
61 華孚色紡 孫偉挺家族 62.4
62 健康元 朱保國家族 62.2
63 吉峰農機 王新明家族 59.5
64 杭鍋股份 王水福家族 59.4
65 東方金鈺 趙寧家族 59.3
66 瑞康醫藥 韓旭家族 59.3
67 鵬博士 楊學平家族 58.2
68 臥龍電氣 陳建成家族 57.3
69 博匯紙業 楊延良家族 57.2
70 明泰鋁業 馬廷義家族 56.7
71 大華股份 傅利泉家族 54.1
72 史丹利 高文班家族 53.5
73 三花股份 張道才家族 52.7
74 亞夏汽車 周夏耘家族 50.5
75 新寶股份 郭建剛家族 50.4
76 東方園林 何巧女家族 49.7
77 鴻路鋼構 商曉波家族 49.3
78 怡球資源 黃崇勝家族 48.8
79 萬馬股份 張德生家族 48.6
80 東陽光科 張中能家族 48.5
81 曙光股份 李進巔家族 48.4
82 閏土股份 阮加根家族 48
83 聖農發展 傅光明家族 47.1
84 威遠生化 王玉鎖家族 47.1
85 三江購物 陳念慈家族 46.9
86 s佳通 陳應毅家族 46.5
87 榮安地產 王久芳家族 46.4
88 駱駝股份 劉國本家族 46.2
89 麗珠集團 朱保國家族 46.2
90 立訊精密 王來春家族 45.9
91 奧瑞金 周云杰家族 45.7
92 萬豐奧威 陳愛蓮家族 45.5
93 龍宇燃油 徐增增家族 45
94 安泰集團 李安民家族 44.8
95 華邦穎泰 張松山家族 44.6
96 中超電纜 楊飛家族 44.5
97 孚日股份 孫日貴家族 44.4
98 紅旗連鎖 曹世如家族 44.4
99 東華軟件 薛向東家族 44.2
100 宗申動力 左宗申家族 43.7

    注:營業總收入為2013年年報數據。調研范圍為中國a股上市家族企業。以其2013年年度營收作為排序指標。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