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全面降準的時機成熟了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8 09:09


閻?岳

時至第二季度末,市場對於全面降準的預期再次升溫。那么,全面降準的時機成熟了嗎?全面降準又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考察調研時指出,要針對企業反映的實體經濟資金總體緊張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運用適當的政策工具,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盤活資金存量,優化金融結構,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推進金融改革,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總理的這個表態被業界理解為貨幣政策放松或全面降準的可能性正在增強。


但在仔細分析總理的表態和央行今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的下階段貨幣政策施力重點,可以發現政策基調並未發生轉變。央行在該報告中指出,下階段要“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保持適度流動性”,“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以及金融創新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常備接待便利、短期流動性調節等工具,調節好流動性總閘門”,“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著力降低棚戶區改造等重點領域和‘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融資成本。”

“中國經濟正面臨近年來少有的錯綜復雜局面,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惠民生任務繁重,對我們制定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定、改善金融服務,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浙江嘉興指出。此前,周小川曾明確表態稱宏觀經濟無需采取“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這些措施中想必就包含存款準備金率。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當前宏觀金融政策的基調並沒有改變,政策放松只是市場的預期,至少在上半年尚難以出現實質性的放松的措施。但不可否認的是,業界專家尤其是企業對於全面降準的期待,已經影響到了市場對於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的預期。

筆者以為,全面降準的時機是否成熟,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目前融資難、融資貴已經成為影響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問題。在定向降準措施推出一段時間后,決策層和監管層將視其作用決定是否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如經濟薄弱環節的融資環境有所改善,融資成本有所降低,那么全面降準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反之,則不排除繼續推出定向政策或全面降準的可能性。

其次,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將對貨幣政策走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雖仍在目標區間內,但在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假如第二季度經濟運行狀況仍無明顯改善,則下半年貨幣政策進行預調微調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即全面降準就不會只是停留在市場預期上了。

按以往慣例,在第二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后,決策層將召開會議討論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由此可以確定,在此之前宏觀政策應會保持穩定。

第三,從現在的情況看,央行動用公開市場工具即可將流動性控制在“適度”水平。如果不再發生類似於去年6月份的“錢荒”,僅從流動性方面考慮,全面降準似無必要。

昨日,央行僅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這一規模創下年內單日最低水平。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為500億元,因此本周已實現資金凈投放300億元。因為時至端午節又逢月末,央行在公開市場繼續實現資金凈投放,以應對跨月跨節因素對資金面的影響。上周公開市場凈投放量為1200億元,創下四個月以來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僅在1月份進行了多個期限的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資金,在2月27日使用了一次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回籠流動性,操作規模1000億元,今年首季央行還累計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3400億元。這就意味著,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就有一攬子政策工具可供調控流動性使用。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響貨幣政策微調與否的主要因素是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和經濟薄弱環節的融資環境與融資成本,如果它們繼續偏離全年目標,更多的寬鬆政策就有可能出臺,其中就包括全面降準。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