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黃金市場基本面已經改善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特約
黃金價格的非理性上漲實際上是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后開始的,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美國推出超過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美元流動性出現過剩,黃金價格從2009年年初的850美元上升到了2011年中的1500美元;另一個是,在美國信用遭到挑戰,尤其是其信用評級自一百年來首次被下調之后,整個全球對美元的信心階段性崩盤,導致金價從2011年的6月份開始迅速飆升,至同年9月份,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金價上漲超過400美元,其價格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920美元。
金價這段時間的瘋狂上漲完全駛離了基本面,很多投資資金涌入黃金市場的理由是,美元快撐不下去了、全球貨幣體系要大亂。要知道這一邏輯縱然在2008年美國次貸風暴最嚴重的時候,也是不成立的,因為就算美元短期遭到瘋狂拋售,全球市場要從貿易、結算、儲備等領域隔離美元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2009年至2011年期間大幅涌入黃金市場的投資資金實際上並不是黃金市場長期的、穩定的需求,而只是短暫的避險需求,這種需求給黃金市場帶來了災難性后果,導致其步入了長達兩年多的下跌之路。
黃金價格合理的走勢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先不關注2010至2012年間金價的大幅波動,從2009年初1000美元價格來計算,至2013年末的1200美元左右,4年間黃金價格只漲了20%。我們再來看看2009年,其全球黃金實際總需求量為3385噸(總需求包括金飾需求和金條與金幣的投資需求),2013年為3864噸,2009年至2013年間,全球黃金需求總量上升幅度為15%。也就是說,在2009年至2013年間,整個黃金的實體總需求只增長了15%,這符合2009年至2013年黃金價格只上漲了20%的數據。
從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生產能力和生產總量並沒有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實際需求的變化依然是決定黃金價格長期價格走勢的最根本因素。避險和投資需求可以制造出階段性行情,但很難在長期支撐金價。只有去了解黃金市場真正的基礎性需求層面,才有可能摸索出可用於投資的價格運行規律以及未來市場變盤的時間節點。
世界黃金協會剛剛發布了2014年第一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一季度全球金飾需求571噸,同比增3%。同期全球黃金總需求1074噸,與去年同期持平。世界黃金協會表示,黃金需求回歸到了過去五年長期形成的季度平均水平。該協會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各國央行繼續成為黃金市場的重要買家,共買入122噸黃金,這是全球央行連續第13個季度成為黃金市場的凈買家。歐洲各央行已簽署協議,承諾保持黃金儲備不變,協議再次確認了黃金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要知道前20年,全球央行拋金數千噸,其主要來自歐洲各央行。此時歐洲各央行簽署協議保持黃金儲備不變,意義重大。
很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第一季度國際黃金價格總漲幅超過6%(這是季度平均金價自2012年第四季度后首次上漲),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資產之一的情況下,全球黃金投資需求卻出現了下滑,金條及金幣的需求為283公噸,同比下降39%。
投資需求的下滑,實體需求的穩定增長,說明黃金市場已經將自2009年以來的短期投機資金擠壓完畢,已經在回歸理性,重新進入到了正常的、由實體需求推動的、價格出現穩定復甦的周期市場。在我看來,金價真正的筑底行情在2013年已經結束,但由於部分投資者開始追逐風險資產,黃金投資需求遞減,僅僅依靠實體需求推動的市場價格波動幅度會降低,未來金價的年均上漲幅度可能會低於15%。
看到很多看空黃金的理論在於美國經濟的復甦,事實上美國和歐洲經濟的復甦反而能激發黃金市場的活力,使得因實體需求推動的金價變得更加穩固。黃金市場基本面已經改善,具體理由如下:
一,etf減倉空間有限
如果把各因素分開來看,黃金市場的基本面目前處在一個比較淡定的調整期。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持倉維持在低位,對市場情緒的影響逐漸降低,投資者不再像去年一樣大規模進行贖回,而是根據黃金價格的短期波動,適當的進行增、減操作,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此時留在此類基金市場的黃金投資者一般為長線投資者,繼續凈減持可能性不是很大,etf黃金基金對整個市場的影響趨於穩定和正面。
二,印度需求回歸
如果要探討黃金實體市場,印度是一個離不開的因素。由於莫迪當選印度總理,作為印度國內堅定的市場派,印度市場有望在年內給黃金市場松綁。目前印度依然實行的是對黃金實施高達10%的進口關稅,並保證黃金進口當中要把20%的成品用於出口,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對黃金的消費。全球知名貴金屬咨詢公司gfms預計,在莫迪審核黃金進口政策后,印度黃金進口將翻番,達每月50-60噸。
三,地緣政治此起彼伏
今年以來,人民幣的貶值就超出了市場的想象力。新興國家貨幣依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包括日元這樣的貨幣都存在諸多的購買力縮水因素。世界主權貨幣市場暗流涌動,這並非陰謀論的結果,而是人類自己制定的規則長期看依然無法戰勝本性的貪婪,或許是因為經濟增長、或許是因為戰爭,但無論何種理由,截至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貨幣可以做到長期不貶值。
烏克蘭問題懸而未決,就在東部慶祝公投勝利,市場擔憂就此會引起烏克蘭內戰的當日(5月12日),金價短時間內飆升20美元以上。為了應對主權貨幣、債務等市場的各類問題,在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批32億美元貸款之后,烏克蘭央行甚至準備將其中的10億美元購買黃金作為外匯儲備。另外,近期發生在越南國內的大規模排華騷亂,使得其國內金價上漲,刺激黃金需求,導致越南國內金價溢價接近200美元。全球地緣政治似乎成了維護黃金某些不確定需求的一個偶然間的必然因素,事實證明因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黃金依然有用武之地且深受關注。
四,中國大媽並未啞火
中國方面“大媽”效應依然存在,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以投資為主導的金幣和金條需求量雖然驟減55%,但黃金首飾消費需求增長超過10%,遠高全球3%的增長量,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中國有望在一到兩年內推出黃金國際板,成為真正的黃金市場一極。尤其是在中國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之后,從發達國家的數據來看,整個民眾對金銀等飾品消費的需求將迎來更大空間。再加上中國市場如房產、股票等各類資產的不確定性,以及整個市場投資渠道的狹窄,未來幾年黃金依然是中國民眾持續參與的投資和消費品種之一。
五,美聯儲加息影響有限
美國經濟無論從就業率的改善,還是股票市場的持續上漲,都可以說處在強勁的復甦當中,美元吸引力增強,但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仍然保持在100美元上方,農業產品價格也在持續走高,鈀金、鎳等金屬因需求等各類預期持續走高,大宗商品市場只有產能過剩、消費乏力的銅、鐵礦石等市場出現了持續回落,這說明美元對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並非是絕對值,其影響力主要看商品本身的供求關係。
要知道今年第一季度黃金價格的反彈正是在美聯儲明確逐步退出qe,開始緊縮貨幣的訊息之下開始的。黃金市場現在根本沒必要過於擔心美國加息,在回歸至實體需求為主導的市場之后,黃金依然可以從美元的階段性緊縮中逆勢走強。這樣的歷史在2002年至2007年間曾屢次出現。無論美國是否加息,以2014年為起點,黃金價格以每年10%的價格再上漲十年並不是沒有可能。
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 9/17講座➤專家揭密獲利契機竟然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