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社交登錄服務發展遇阻:用戶擔心分享過多信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21 14:31


導語: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絡版今天刊登題為《信息過多?Facebook和谷歌社交登錄服務發展遇阻》(Too Much Information? Facebook, Google Face Backlash Over Logins)的評論文章稱,Facebook和谷歌力推的社交登錄服務雖然可以給用戶帶來很多便利,但由於用戶和企業都擔心可能分享過多信息,給這項業務帶來了阻力。


以下為文章全文:

發展遇阻

Facebook和谷歌正在爭相成為用戶使用網站和移動應用的門戶,但用戶和企業可能會對這類“社交登錄”服務喪失興趣。

消費者擔心其他企業會借助這種服務了解他們的偏好和習慣。而企業也感到左右為難,他們一方面希望為用戶提供便利,但卻不希望向Facebook和谷歌曝光太多數據。

“幾年前就有過這種擔憂,現在則達到頂峰。”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a Research分析師蘇查理塔·穆爾普魯-考達利(Sucharita Mulpuru-Kodali),“有人擔心,‘哦天吶,我點擊這個東西后,天知道我會在Facebook上發布出什麼內容來。’”

Facebook 2008年推出了Facebook Connect服務,隨后將其更名為Facebook Login。應用開發商發現,由於這項功能可以免去單獨注冊賬號的繁瑣程序,因此吸引了很多用戶。與此同時,Facebook也借助這項功能了解到更多用戶在第三方網站上的信息。谷歌也效仿Facebook的方式,在2013年推出了Google+ Sign-In社交登錄服務。

借助各種各樣的社交登錄按鈕,用戶便可使用已有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其他網站和應用,Facebook Login和Google+ Sign-In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面臨挑戰

但Forrester調查了66家大型和中型企業后發現,其中只有17%使用社交登錄按鈕,超過一半不計劃使用這類服務。Forrester之前並沒有展開過類似的調查,但穆爾普魯-考達利稱,社交登錄服務已經喪失了對零售商和用戶的吸引力。

社交登錄服務的平台期凸顯出現建立數字身份的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而硅谷則始終在通過各種努力將自己置於這一計劃的核心地位。早在1999年,微軟便推出了名為Passport的服務,其中包含了用戶名、密碼和錢包,可以方便用戶在網上注冊賬號和購買商品。由於未獲消費者關注且面臨隱私訴訟,微軟已經在2006年關閉這項服務。

包括雅虎、亞馬遜和Twitter在內的其他科技企業,也都提供了自己的社交登錄按鈕,但關注者寥寥。雅虎最近在旗下的網絡資中禁用了其他公司的社交登錄按鈕,令這場競爭更加戲劇化。

隨屏幕空間減小、密碼日漸增多,加之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通過智能手機接觸用戶並根據用戶習慣向他們推薦商品,建立數字身份便顯得越發迫切。[NT:PAGE=$]

提供便利

如今,當用戶首次使用Facebook Login或Google+ Sign-In首次登錄某個網站或應用時,會被要求分享自己的數據,包括個人資料、聯繫人列表以及點贊情況。Google+用戶還可以將谷歌錢包信息和YouTube偏好添加進去。

對於HotelTonight等以應用為核心品的企業來,一鍵注冊的確可以方便用戶在小屏智能手機上操作。HotelTonight CEO山姆·尚克(Sam Shank)提到Google+ Sign-In時:“人們都很願意繞過冗長的表格。關鍵是讓交易盡量變得沒有縫隙。”HotelTonight也支持Facebook Login服務。

Facebook表示,該公司的社交登錄服務受到廣泛歡迎。在美國收入最高的100款智能手機應用中,有80款使用該服務。谷歌也表示,該公司的社交登錄按鈕有望取代瀏覽器cookie,后者不夠精確,而且無法兼容智能手機。

這兩家公司都在調整社交登錄戰略。Facebook最近宣佈,該公司將提供匿名登錄服務,而且允許用戶選擇計劃分享哪類數據。由於遲遲未能吸引足夠的用戶關注,Google+主管最近剛剛卸任。

“我們得到了反饋,”Facebook Login品經理艾德·奧尼爾(Eddie O Neil),“用戶表示,他們希望獲得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大的控制權。”

擔憂猶存

部分用戶仍然非常擔憂。“我不希望我社交網絡上的所有人都知道我買過什麼東西。”在某電子商務公司從事營銷工作的麗貝卡·斯理曼(Rebecca Silliman),“每次我同意授權時,總是感覺最終分享的信息可能會超出我的意願。”

與之類似,很多企業同樣感到非常矛盾,尤其是實體零售商。

“登錄按鈕是個很好的概念。”女性服飾零售商Chico s FAS CIO埃裏克·辛格爾頓(Eric Singleton),該公司正在考慮在智能手機應用中部署社交登錄按鈕。辛格爾頓表示,Chico s希望根據地點和時段的不同,為消費者推薦個性化信息。

辛格爾頓表示,社交登錄可以起到幫助,但他也擔心Facebook在隱私保護方面的不良記錄。Chico s正在內部測試Google+ Sing-In,但辛格爾頓擔心與谷歌系統建立連接可能遭遇挑戰,可能難以為Chico s帶來其所需的數據。他表示,他希望向用戶100%地明確闡述他們所同意的事情。

未達預期

知情人士表示,當谷歌2013年春天就社交登錄服務與梅西百貨取得聯繫時,這家零售商的高管擔心谷歌可能會藉此獲取他們的用戶數據,包括用戶間隔多長時間在Macys.coms上購買牛仔褲或家居用品。

知情人士透露,谷歌當時表示,該公司不想搜集這類數據。當梅西百貨要求查看谷歌將在其網站上添加的代碼時,谷歌卻拒了。梅西百貨至今仍未部署這項功能,該公司也拒對此置評。谷歌也拒發表進一步評論。

當房地網站Zillow兩年多以前增加Facebook Login按鈕時,該公司CEO斯賓色·拉斯考夫(Spencer Rascoff)表示,這可以為用戶提供便利,因為他們再也不需要記住Zillow的密碼了。但他表示,約有15%的用戶訪問量使用Facebook Login,低於他最初的預期。

拉斯考夫猜測,用戶可能是擔心他們會將自己在Zillow上查看過的房屋信息分享到Facebook上。Facebook表示,只有當用戶同意與好友分享偏好后,該系統才有可能分享這類信息。

美國連鎖樂器銷售商Guitar Center執行副總裁弗蘭克·哈姆林(Frank Hamlin)表示,該公司從去年開始增加了谷歌和Facebook的登錄按鈕,幫助其吸引了年輕用戶,但數量很小,而且並沒有轉化成實際銷量。“數據肯定有價值,但並非顯而易見的營收價值。”他,“它尚未對業務生影響。”(鼎宏)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