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內銀不良貸款率至3年最高 業內稱還沒見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19 14:05


據《中華工商時報》消息,中國銀監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第1季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646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年初增加541億元,不良貸款率1.04%,較年初上升0.04個百分點,達到近3年來的最高水準。有關專家認為,不良貸款率上升凸顯宏觀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金融業風險正在集聚,預計今年銀行業將持續面臨不良貸款上升的壓力。

中新網報導,在經濟下行以及實體緩慢去杠桿的雙重壓力下,銀行第1季不良生成率較去年年末有上行趨勢。相較於1.04%的不良貸款率均值,5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已有2家超過均值,農行和交行第1季不良貸款率分別達到1.22%和1.09%;建行第1季不良貸款猛增55億元,1.02%的不良貸款率已逼近均值。


放貸頗為審慎的大行尚且如此,中小商業銀行第1季的不良貸款增長更難以避免。

業內人士指出,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還沒有完全暴露,不良率還沒有見底,第1季已有不少銀行利用準備金核銷了部分不良貸款。隨著轉為壞賬的貸款規模增加,2014年銀行的核銷速度將加快。

專家表示,隨著銀行利潤增速進一步放緩,資本補充難度增大,多提撥備面臨一定壓力。

銀行不良貸款率緣何持續攀升?借用銀監會的判斷來說,一方面,我國經濟仍處於增長轉段和結構調整的陣痛期,部分企業運作困難加劇,資金鏈趨緊,信用違約風險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領域非傳統的投融資模式不斷增多,交易對手更多元、違規操作更隱蔽,風險特徵更複雜。

業內分析人士稱,在經濟下行過程中,小微企業首當其衝遭遇衝擊,其次,產能過剩行業受到市場和銀行金融政策雙重擠壓,境遇艱難,面臨較大風險。

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沐華認為,銀行不良貸款主要發生在江浙一帶的製造業,以及鋼貿、光伏、船舶等產能過剩領域。

「各家金融機構已經收緊對房地產領域的投放,部分中小房地產商資金鏈出現危機。雖然目前銀行房地產類不良貸款率並不是很高,但前景堪憂。」一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分行信貸部門負責人表示。

「房地產的不良貸款問題主要集中於城商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目前平臺債和房地產還沒有產生系統性風險。不過,如果今年和明年GDP低於7%,這兩大領域在城商行將暴露更多不良貸款。

銀行人士憂心忡忡的說:「目前,許多小貸公司和民營擔保都參與了民間借貸、非法集資,違法違規經營的現象不少,與他們多有合作的銀行感覺潛在風險較大。」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