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主筆室〉影響股市的「非經濟因素」抬頭!
鉅亨網總主筆 邱志昌博士 2014-05-19 07:35
壹、前言
股市是經濟的領先指標,以股市的趨勢方向,可以預見經濟遠景的榮枯。如果將一個國家比擬一家公司,則這國家的上市公司股價總市值,就是執政黨對「國家經營績效」的ROE(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的政黨容易繼續執政,ROE低的執政黨,很容易就在四年後被在野黨取而代之。
貳、5月16日選舉為印度經濟帶來新希望!
圖一:印度孟買股價指數周K線圖,鉅亨網國際股
最近印度全國下議院選舉,即驗證此殘酷現實。印度在上周5月16日結束,所謂全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選舉。印度全國人口約有10億多人,而選民約有8億人以上;有些地區非常偏遠,選舉過程相當辛苦、投票與計票過程,作業時間需要一個月以上。此次印度選舉,要選出543席下議院議員。依據印度憲法規定,任何黨派要獲得過半數席次,才能取得執政權力,即242席下議院議員。5月16日(上周六)選舉結果顯示,原本在野的印度人民黨已篤定贏過國大黨,成為未來執政黨。國大黨以甘地家族為核心,長期來主導印度政權,但至今選民已對國大黨已失去信任;自尼嚇魯甘地1947年開始執政至今,印度的貪污、高失業與貧富懸殊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這次印度大選最後結果,由以民族主義為訴求的在野黨,人民黨(BJP)聯盟取得多數席位。人民黨領袖莫迪(Narenda Modi)與盟友,在543席次中共贏得343席。很篤定地,莫迪將成為下一任印度新總理。上周五,印度孟買股價指數在此利多激勵下,大漲216.14點;漲幅為0.9%,收盤為2,412.74點。
我們由印度孟買股價指數周K線圖研究發現,印度股市在2013年上半年時,還受困於美國聯準會QE政策退場。2013年8月23日起,股市漸漸脫離QE退場「外部效果」陰霾,外資重返印度,即漸漸塑造此次選舉行情。我們在去年初研究印度經濟時,即發現該國經濟結構充滿矛盾,金磚國家形象已經危殆。但,莫迪顯然為印度帶來新希望。莫迪在在擔任印度首席部長任期中,將印度的「吉拉特邦」,建設成為「經濟富裕、教育進步」的代名詞。過去13年,吉拉特邦每年經濟成長率多在10%以上;該邦人口只佔印度總人口數5%,但國民生產總額卻佔全國25%。
國際投資者於2013年下半年起,即為印度此次選舉佈局,積極投入印度股市。由圖二,印度貨幣盧比兌換美元的曲線圖,非常顯著地見到自2013年8月26日起,印度盧比已經開始轉貶為升值。通常開發中國家需要外資,因此資金的進出,在外匯市場的升或貶值徵兆,與股票市場的互動多是一致的。近三季以來,這種特色在印度金融市場中「一清二楚」。印度盧比兌美元已由65.7兌1美元,升值為58.45兌1美元,因為外資匯入該國,投資股票而使匯兌升值,孟買股價指數也因此大漲。
圖二:印度盧比兌換美元匯兌周曲線圖,鉅亨網首頁
叁、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年底有選舉行情?
談到股市的選舉行情,台股投資人是又愛又怕。台灣股票市場在1996年,第一屆總統直接選舉時,股價指數還能創造新高點,也曾再登上萬點。但自第一次政黨輪替後,繼任的民進黨陳水扁先生,與國民黨馬英九先生,當選的第二屆與第四屆直選總統時,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多是在520總統就職前後下跌。陳水扁先生在2000年第一次520就職當天,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就不給面子,隨著總統府觀禮台的國歌與國旗歌感人的大合唱,電腦銀幕上的股價指數卻不斷下跌。馬英九總統當選前,投資人尤其是外資,非常看好台灣股票市場,但選前大漲的格局,也在馬總統當選後起伏不定。以馬總統執政這兩任期間內,到目前為止,台股股價指數最高點,曾漲到2007年10月初的9859.65點,在此前後多無法越雷池一步。我們認為,如果今年有選舉行情,就必需突破此一歷史高點。
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的確也很久未見到萬點榮景了。近期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在Small-size大軍攻勢下,盤中曾突破9,000點。我們認為,今年是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再登高峰最有希望的一年。台灣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3.04%,年底又有七合一選舉,如果有做為的候選人,能為台灣帶來經濟成長新希望,則台股亦能複製印度股市的選舉行情。
圖三:台股加權股價指數日K線圖,鉅亨網首頁
同樣,我們再由台股加權指數與新台幣匯兌變化,來判斷外資是否看好台股年底選舉行情?如圖四,「新台幣兌換美元」與「台股股價指數」互動,我們已經觀察到,近期台股的「外資買超」,與新台幣兌換美元匯兌互動。我們確信,自2014年3月21日起,台股上市公司已脫離貶值競賽;外資已再度回流到台股。換言之,目前台股的外資買超現象,與匯兌升值是一致性的。年底台灣七合一選舉,可以將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再向上提升?目前七都候選人,有像印度新總理莫迪的人選?股市似乎已經存在Yes「肯定」的回應!
肆、中國大陸關心台灣未來的政治立場?
但,我們也觀察到,台灣2014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雖已達3.04%,但產業界對日前發生的「學運」,以致對兩岸「服貿」與未來「貨貿」協議進展,多不敢樂觀期待;再加上越南台商,近期遭到排華運動傷害;因此對未來經濟發展,不敢抱以樂觀。顯然,台灣經濟股市,也被國際政治因素嚴重干擾。我們判斷,由中共的立場來看,台灣學運的反服貿運動,在未來世界政治變局的大環境中,極有可能為兩岸經貿關係劃下「逗點」;它會為兩岸2004年以來的積極發展關係,帶來停緩與冷卻效應。大陸因為想判斷「台灣學運」,對兩岸經貿關係影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5月7日,在北京與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晤談中,特別關心台灣未來可能的政治發展;就是習近平所提的「反台獨」。依我們經驗,全球各國政治領袖,平日多在忙著接見國際重要政治人物,透過與眾多政治領袖的意見交換中,瞭解、掌握全球複雜的國際政治角力。積極者甚至要對方帶話給第三者,展開縱合聯橫的政治運作,企圖影響世界政治局勢,為自己國家爭取國際政治地位。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就非常善用這種外交往來。習近平必需掌握台灣最新政治動向,因此必然是以與宋主席的談話,做為對兩岸新情勢的重要判斷參考。
圖四:新台幣兌現美元匯兌曲線圖,鉅亨網首頁
台灣政局的變化,未來對中國大陸國家安全,將越來越具影響力。因為,全球最大的國家美國,在日本的積極拉攏下,已經「重返亞洲」。美國對亞洲地區的兩大領土爭議,目前正以政治、軍事力量,對中國施壓中;以阻止中國的領土與領海擴張。在兩大爭議中,美國是站在中國的對立方。在亞洲有釣魚台中、日、台「東海主權爭議」;另有中國與越南、菲律賓、台灣的「南海主權爭議」。台灣在這兩大爭議中,雖然無法發揮很大政治影響力;但在戰略地理位置上卻相當重要。而且,在這一些互有爭議的國家中,只有台灣與中國大陸最友好;為此習近平特別關心台灣「台獨議題」。
其實在美國的「圍中」戰略中,台灣對中美雙方也多很重要。西太洋的東海與南海周邊附近不平靜後,美國開始一連串亞洲穿梭外交。歐巴馬總統今年4月下旬,訪問了亞洲四國:日本、南韓、菲律賓與馬來西亞。歐巴馬總統與這四國元首,討論的議題除經濟事務外,多集中在區域安全上。不約而同地,菲律賓、日本多將矛頭指向中國;歐巴馬此行就是對中國擺出,強烈的軍事威脅姿態。值得注意的是,歐巴馬此行雖然沒有到台灣來,但在穿梭外交中卻提到,如果釣魚台被中國大陸「奪」取,美國將會進行「反奪島」軍事行動;必要時美國航空母艦艦隊,將會通過台灣海峽。換言之,美國是向中國警告,如果中國為了這兩大主權而有軍事行動,根據美國國內法律「台灣關係法」,美國是視台灣為同盟。
美國不是必需遵守1972年「中美上海公報」?1972年2月28日,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與中國總理周恩來,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美國正式承認中國。自1971年國務卿季辛吉探路後,美國卡特政府終於在1978年7月起,開始與中國進行建交談判;最後在1978年12月26日依上海公報,雙方進一步發表:「中國與美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聯合公報」。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並同意與中華民國(台灣)斷絕外交關係,停止與台灣的「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在1979年1月1日,與中國大陸正式建交;並在當年4月1日前,完全將美軍撤出台灣。但,畢竟台、美兩國有深厚友誼;為此,次年美國國會制定了「台灣關係法」,在此法律架構上,維持美國與台灣的文化、經濟與軍事合作關係。自1979年以來,在「台灣關係法」架構之下,美國與台灣維持良好互動,當然也軍售台灣。
雖然,美國已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但台灣本身的民主制度卻相當進步與完備。台灣現在國號仍沿用1911年,於大陸南京時期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的總統選舉比美國還要直接;是由全國人民一人一票選出。自1996年起至今,台灣已經進行過五次總統選舉。這是台灣最重要的選舉,因為它幾乎決定了,未來四年台灣的政治路線;當然也一定決定兩岸關係。1996年至今,台灣兩大政黨多曾執政過: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主進步黨。2000年至2008 年間,民主進步黨執政期間,總統陳水扁拋出「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等,台灣走向偏獨的政治路線,與中國大陸所謂「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完全不同。在此期間,兩岸關係相當冷默與對立。一直到2008年再由中國國民黨取得政權後,才有今日熱絡局面。
中國大陸其實非常關心,美國戰略對台灣產生的影響;多年以來一再呼籲美國,要取消對台軍售。台灣的軍事武器多是向美國採購,以美系武器為主要裝備。1996年李登輝總統執政之際,兩岸關係因為「兩國論」,與李總統訪美而生變。中國大陸對台灣進行導彈演習,意圖影響台灣選情。在台灣的要求下,美國派出兩大航空母艦群,聳立在近台灣東西北方外海,監視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導彈演習。因此,歐巴馬亞洲之行,提及美國艦隊將通過台灣海峽,這已經暗示西太平這邊,若有釣魚台與南海嚴重爭議時,台灣是被認定是美國同盟。這對目前的兩岸關係,不會沒有影響的。可以預見,如果釣魚台主權爭議也像南海這樣緊張,則將使目前非常友好的兩岸關係生變。
伍、美國的全球戰略思維趨於強硬與現實!
雖然越南與美國,在越戰中打得難分難解。1975年4月,美國的地面部隊才由現在的胡志明市(西貢)倉徨落跑。美國華府公園中,越南戰爭陣亡將士紀念碑,黑壓壓一片、刻滿殉國的美國年輕人名字;至今看了多還心酸。但在50年後,美國因為要進行另外一項更重要的戰略,對越南共產政權的態度顯然已經,這個戰略就是圍堵中國。歐巴馬這一趟亞洲行,還打算與「宿敵」越南,租借金蘭灣為美國海軍基地,以備處理日益嚴重的南海主權爭議。美國在東歐擴張北約勢力,在亞洲防堵中國大陸的戰略非常清楚。
我們認為,因為美國全球戰略的思維,由溫和轉為強硬;因此各地的一些政治運動頻傳。這一些因為美國戰略的改變,所引發的複雜國際政治變遷,已經對全球各國的經濟活動與股票市場,造成不定時影響。美國本身與德國的股價指數,近半年以來多因為烏克蘭問題,三不五時會有偶發性的大震盪。我們已提過,在今年3月後一直要到5月25日、烏克蘭總統選舉前,美俄兩大陣營角力鬥爭的衝擊,仍然會再度影響股市。在美國聯準會QE政策,持續按既定行程執行退場,股市需要依賴亮麗的經濟數據,去繼續推升高檔的股價之際。非經濟因素的干擾,使得股市在高檔攻堅不成、創歷史新高也不旺,卻有搖搖欲墜的風險。
圖五:美國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周K線圖,鉅亨網首頁
如圖五,美國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在上周二再度創新高;但又在周四晚大跌100多點。由圖一來看,道瓊工業股價指數在2013年12月23日,也就是去年Christmas聖誕節前,就已經攻到16,478.41點,與上周五晚之收盤指數相比,還是停頓不前、進退失據。道瓊股價指數在此已盤旋近半年之久,是經濟情勢不明朗?沒有吧?失業率數據由1月的6.6%、2與3月的6.7%、與4月的6.3%,多一而再、再而三告訴我們,美國經濟的確朝復甦之路前進;但股市在擔心什麼?為什麼離不開此一高檔區、持續攻堅?
陸、結論:股市的非經濟風險提高?
美國對俄羅斯與中國的態度改變,會影響很多相關國家內部的政治活動。以中國的立場來看,中國一定會思索,美國對它的圍堵,是否是造成台灣學運?也是此次515至518,越南排華運動的原因之一?因為,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轉為強硬,因此鼓舞了這兩項政治演變;而這一些多對中國大陸不利。
我們認為,美國的政治操作最後多會回歸到,其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上。例如,最近已談妥在5月17日生效的「中、日、韓投資協定」。中、日兩國不是正在釣魚台政治與軍事上角力?但投資合作卻仍然持續進行!美國的政治與軍事戰略,也必定是為美國的經濟利益而來;但,美國到底想要在中國,獲得那一方面的經濟利益?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