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拜登子任烏克蘭油企董事 父上月訪基輔 惹利益輸送嫌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5-15 08:21


图片说明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烏克蘭最大私人天然氣公司Burisma周二(13日)在官方網頁宣布,委任美國副總統拜登次子為董事。這是繼美國國務卿克里繼子的耶魯大學室友後,事隔數周又一名與華府最高層關係密切者,接受這間公司任命加入董事局。華府在導致亞氏倒台的烏克蘭變天中扮演重要角色,令Burisma的董事任命惹來華府官員涉嫌有利益衝突的質疑。


香港《明報》綜合外電消息,捲入今次風波的是44歲的拜登次子亨特(R. Hunter Biden),以及39歲的克里繼子大學室友阿契爾(Devon Archer)。兩人先後獲由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盟友擁有的Burisma任命董事。同時掌管Burisma法律部門的亨特在公布聲明上稱,自己可就透明度、企業管治和責任、國際擴張等事務為公司提供意見,相信自己可以「貢獻經濟和有利烏克蘭民眾」。

亨特讀法律出身,在拜登當參議員時在政治游說組織任職,直至父親出選副總統後才離開。亨特與阿契爾在美國投資企業Rosemont Seneca Partners一同擔任管理合伙人,擁有該公司五成股權的Rosemont Capital,則是阿契爾與克里繼子兼亨氏集團繼承人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Heinz)共同建立。阿契爾在2004年克里出選總統曾是顧問兼籌款幹將。

消息傳出後,拜登以至克里都惹來有利益衝突嫌疑的指控。事實上,拜登上月才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商討美國可以如何提供專業技術,以增加烏克蘭的本土天然氣產量,減少對俄羅斯的倚賴。

華府連忙為事件滅火。白宮發言人卡尼強調,亨特和其他拜登家族成員顯然是「私人市民」,其任職不應被解讀為華府、副總統或總統對該機構的背書。拜登發言人則強調,副總統本人並未支持任何特定公司,與Burisma亦沒關連。

民間監察組織「責任及道德公民」行政總監斯隆(Melanie Sloan)認為事件沒有根本上的衝突,「不能說因為你父親是副總統,你就什麼都不能做」。小布殊時代任職政府道德事務首席律師的法律學者品特(Richard Painter)認為,針對政府官員的財政利益衝突相關法律和規則,不適用於總統和副總統,即使適用,也不會延伸至官員的已成年子女。品特不認為拜登應為此在烏克蘭能源相關的政策上迴避,不過他說:「如果我是副總統(拜登)的律師,我會說『試試要求你的兒子離開(Burisma)董事局』。」

美國政治網站BuzzFeed同時發現,董事名單上有跟波蘭前總統克瓦斯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sniewski)同名同姓的人,其公司文件上地址是克氏家族的私人套房所在。克氏本人是歐盟在烏克蘭危機期間將基輔拉攏往西方的重要人物之一。

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目前佔歐洲3成,佔烏克蘭天然氣供應更高逾5成,成為牽制西方的王牌。美國副總統拜登曾稱美國會支持烏克蘭尋求能源獨立,現在其子出任烏克蘭天然氣公司董事,惹人猜測。事實上,烏克蘭蘊藏39萬億立方呎天然氣,佔全球證實蘊藏量高達1/4,故此早惹西方垂涎。

美國公司雪佛龍(Chevron)早在2013年11月,就跟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簽訂50年協議,開發西部奧列斯基頁岩氣田,投資額達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烏克蘭前政府估計,若開採成功,每年可採3530億立方呎天然氣,按現時價格計算,每年收益估計達17億美元(約133億港元)。隨著亞努科維奇倒台,前朝不少合約都要再檢討。

烏克蘭若能開採天然氣,對烏克蘭以至歐洲擺脫對俄能源依賴都極重要,但烏克蘭要做到能源自給自足並不容易。亞努科維奇去年雖稱,烏克蘭可望2020年前實現能源自給自足及出口,但這只是最樂觀估計。克里米亞脫烏入俄、東部鬧獨立亦打亂烏克蘭能源獨立美夢——烏克蘭3座主要油氣田中,最大的油氣田正位於東部鬧獨立的頓涅茨克州及哈爾科夫州。

美國藉別國蒙難而窺覬對方利益早有前科。美國2003年一手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2011年拍賣11塊油田,雖然美企只投得一塊,但《紐約時報》同年6月報導,伊拉克油田鑽探及基建合約大多落在哈利伯頓、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和威德福這美國四大能源服務公司手中。分析稱,國際企業未來10年投資到伊拉克油田的1500億美元(約1.2兆港元),一半將落入鑽探服務公司,即大部分落入這4大公司之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