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店董事長於剛:挖到金子的前提是問對問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9-08 10:24
本報記者 滑明飛 上海報導
從字面理解,大數據首先要足夠“大”,但1號店董事長於剛認為,大數據不是追求數據的量大,而是要有統計意義,大數據價值的體現關鍵在於問正確的問題,即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還在學術界時,作為教授的於剛便經常和大數據打交道,只是彼時還沒有“大數據”這個名詞。他后任亞馬遜、戴爾高管時,兩家均是在大數據領域有所建樹的公司。創立1號店后,企業家於剛對大數據更加看重,他曾專門撰文論述“大數據時代的電子商務”。
很長一段時間,大數據只停留在概念層面,而互聯網、移動設備的發展則讓這個概念落地成為現實。於剛表示,大數據的應用價值和潛力不再被人低估,但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在大數據這個金礦裏真正挖到金子。只有那些有遠見有視野,重視系統,捨得投入,吸引了優秀的分析和系統人才的企業才會有所斬獲。
因此,他認為,目前科技領域依然遵循“摩爾定律”,在大數據的存儲、計算等技術方面不存在瓶頸,最大的瓶頸在於如何吸引優秀的團隊,以及在搜集數據時“問正確的問題”。
“問正確的問題極為重要”
《21世紀》:你如何看待大數據由概念逐步落地應用這個過程?
於剛:過去二十年,兩個方向推動了大數據的發展。一個是學術上,一直在尋找數據挖掘的工具和辦法,不斷提高提取數據的精確度和存儲容量,提升過濾無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大數據的運用越來越被重視,尤其隨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的價值開始凸顯。
大數據是一個金礦,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挖到金子,要對數據有深刻的理解,問正確的問題。像挖礦一樣,分富礦、貧礦、無礦區,因此,大數據對專業度要求很高,表現在大數據能夠給企業帶來什麼價值,是清晰了解市場、顧客、品,還是更了解競爭對手。
問正確的問題極為重要。不管機械多先進,技術多好,挖得多深,沒金子就是沒金子。而一旦方向對了,不用花多大氣力就可以挖到富礦,比如我希望知道哪些顧客從什麼渠道來,購買了什麼商品,轉化率是多少,這些都需要問對問題,否則就是流量浪費,增加成本。再比如,某個品牌和哪些別的品牌關聯度高,兩個品牌聯合營銷效果會更好,這又是一個正確的問題。所以問對問題是核心。
《21世紀》:大數據的價值如何體現?
於剛:我將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分四個階段:數據(Data)是原始和零散的,表面看不出規律,經過過濾和組織后成為信息(Information),再將相關聯的信息整合和有效地呈現則轉化為知識(Knowledge),把對知識的深層領悟而升華到理解事物的本質,並可以舉一反三成為智慧(Wisdom)。所以數據是源頭,是決策和價值創造的基石。
而數據的應用則大致分以下幾個步驟:1.數據採集、核實與過濾;2.在數據倉庫內的分類和儲存;3.數據挖掘以找到數據所隱含的規律和數據間的關聯;4.數據模型建立和參數調整;5.基於數據的應用開發和決策支持。
大數據能力開放可行
《21世紀》:1號店具體如何運用大數據?
於剛:我和峻嶺(1號店CEO劉峻嶺)都是IT出身,對大數據一直很重視,1號店成立了上百人的BI團隊。這個團隊的任務不僅是為1號店內部決策提供數據參考,並且還要將大數據品化。
目前我們主要有三個大數據品:日晷、數據水晶、聚寶盆。日晷是面向內部人員,主要是總體分析,了解入駐店鋪的流量、客戶、商品、運營情況,輔助制定店鋪管理策略,從1號店內部幫助提升店鋪流量效率、客戶轉化效率和店鋪運營效率。
數據水晶則面向店鋪運營人員,開放該店鋪在1號店的運營、客戶、商品、流量效率分析等數據,同時開放店鋪對應行業發展數據。
聚寶盆是面向戰略合作品牌商,全面開放品牌商在1號店的運營、客戶、流量、商品類分析數據及對應商業要點分析報告,開放聯合活動監控及評估數據,並通過商業報告的形式給予要點建議,如廣告投放、新品發布、試用活動等。
今年4月份還上線了“1金融”平台,為商家提供貸款、保理和保險服務。這都是運用大量數據模型進行風控,通過大數據可以清晰地掌握商家的庫存、周轉和銷售等情況,其生的壞賬風險就可控。
《21世紀》: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嘗試開放大數據能力,你認為這是否可行?未來會對整個業生什麼影響?
於剛:大數據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從之前的千年變革到十年革命,近兩年提出的大數據及其能力是伴隨社會科技的發展而快速發展起來的,這方面實踐領先於理論。但沒有一個企業敢其擁有非常全面的大數據能力。
在我看來,大數據能力至少表現在如下四個方面:1.多元化數據源的獲取;2.異構數據的管理;3.非結構化數據的處理與分析;4.數據價值挖掘,可視化及其實踐應用。
在這些方面,以一些領先的互聯網公司為例,他們的能力還是比較健全的,也是領先於理論研究和教育體系的。從需求層面講,中國互聯網行業多年來積累的數據加上深入的分析挖掘,對中國的傳統企業以及中小型的互聯網企業的經營決策是非常有價值的,甚至許多互聯網個人用戶對數據信息共享帶來的便利性也有期待。
這就決定了,有大數據能力的企業通過數據品化(可視化)去開放自己的大數據能力,能夠得到市場認可。
1號店作為有大數據能力的公司之一,也在嘗試不斷開放自己的大數據品。比如聚寶盆和數據水晶,都受到了供應商和商家的歡迎。此外,去年1號店開始為國家統計局和上海統計局提供快消品數據,比如熱銷商品、顧客的消費趨勢變化、顧客的價格敏感度等,為政府做決策提供支持。
數據歸屬權在平台
《21世紀》:圍繞大數據是否會出現一個生態?這個生態將是怎麼樣的?在這個生態中,有哪些創業的機會?
於剛:會有這樣一個生態。這個生態會包括數據生者、數據記錄者、數據處理分析者、數據使用者(最后為這個業埋單的人)。
從數據的生命周期分析,數據的生、收集、處理、分析挖掘以及應用服務這整個都存在創業機會。當然,在有些領域,比如數據記錄和存儲,傳統的廠商已經很大了,但他們也在不斷被革命,從傳統的資料庫、到Hadoop,依然會被科技推動生新的創業機會,雖然機會相對較小。我認為機會大的地方至少還有兩個:一是數據整合,比如整合不同互聯網公司數據,構建互聯網用戶全景視圖;二是基於雲應用的相關服務。
《21世紀》:有人大數據是把“雙刃劍”,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安全方面的隱患,您如何看待大數據安全問題?
於剛:大數據的安全問題一直是懸在大數據應用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大數據的安全問題如果不解決肯定會阻礙整個大數據行業的發展。目前大數據安全問題更多是體現在“數據隱私”上,如何解決個人數據的安全問題,可以從下面三個維度來看:1.從國家層面來,應該建立相應的法律與法規,來規範數據的採集、使用與開放等;2.建立各個行業大數據應用規範,並加強數據使用者,從業者的職業道德教育;3.從技術層面加強數據安全措施。
《21世紀》:在大數據形成運用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環節,比如用戶、軟件商、支付工具甚至快遞公司等等,關於大數據的歸屬權,你有什麼看法?
於剛:一旦商家同意在平台上銷售,就必須遵守合同,合同中有相關條款,平台是數據的擁有方,但平台不可向外界提供商家和用戶數據。
對於快遞公司,他們是提供服務的,而顧客最終接受的還是電商平台的服務,快遞公司本身他們就不應該擁有數據。除了用以完成配送服務外,不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做營銷,否則我將選擇不與其合作。(編輯 施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