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outMedia
2025 年 Layer-2 競爭正式升級為一場總值達 155 億美元的市場戰爭。但在這股火熱的浪潮中,有一個意外的空缺,Solana,這條近年來增速最猛烈的公鏈,卻遲遲沒有一個專屬的 Layer-2 解決方案。這樣的真空,也讓一個名為 Solaxy 的專案應運而生,並迅速成為市場焦點。
比特幣才剛在 5 月 22 日刷新歷史新高,MicroStrategy 馬上就出手了。這家以激進囤幣策略聞名的公司,宣布與 TD Securities、Barclays 與 Benchmark 三家金融機構簽訂銷售協議,準備透過「市價發行」機制,募資高達 21 億美元,方式是發行年息 10% 的永久性優先股,吸引長線收益型機構資金。
鏈文
Solana 正再次成為市場焦點,不只是因為價格回升,更因為鏈上數據與技術面出現同步改善。當前 SOL 價格正靠近一條技術性下降楔形上軌,分析師認為一旦成交量放大突破,200 美元將不是天花板。過去幾週,Solana 錢包數量創下新高,持有至少 0.1 SOL 的地址突破 1116 萬個,這意味著不僅是大戶,小型投資者的參與也在加速。
2025 年 5 月渣打銀行再度拋出驚人預測:比特幣將於 2029 年達到 50 萬美元。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他們拿出了相當具說服力的佐證:機構正在大舉買入 MicroStrategy(MSTR)股票,以此作為間接持有比特幣的策略。這現象背後,涉及的不僅是資產配置的轉變,更反映全球主權基金正悄悄調整對比特幣的態度與權重。
2025 年 5 月 21 日深夜,比特幣價格在 OKX 現貨市場衝上 11 萬美元,這不僅是歷史新高,也標誌著市場對於比特幣未來預期的高度一致。從 5 月 8 日突破 10 萬美元以來,這段走勢顯示出極為堅實的多頭結構,也讓分析師們普遍認為,比特幣將在短期內繼續推高,甚至挑戰 12 萬美元的下一階段。
鏈文
你還在用礦機開挖比特幣嗎?在 2025 這年頭,Pi Network 這個靠手機挖礦的項目已經搞出大新聞了。市值 57.3 億,24 小時交易量超 3.3 億,還以為是某種熱錢炒作,結果你仔細看,它這套「低能耗、輕鬆入門」的模式真的把一群原本不碰加密的新手給圈了進來。
Solana 這幾天的走勢,不知道你有沒有在盯盤?就在幣價悄悄跌了個 6% 後,竟然又漲回 3%,卡在大概 165 到 170 這區間來回跳水。這聽起來像什麼?對,市場正在觀望,一方面是技術升級的利好,一方面是機構資金的靜悄悄進場。 那個叫 Alpenglow 的新共識機制,名字詩意,功能卻硬得很。
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期舉辦了一場引人注目的加密貨幣晚宴,其中最受矚目的賓客之一,正是 TRON 創辦人孫宇晨(Justin Sun)。他不僅以「President Trump’s Gala Dinner」頂級支持者身份受邀參與,更在 X 平台(原 Twitter)公開宣稱,自己是川普迷因幣 $TRUMP 的最大持幣者。
鏈文
這幾天社群消息刷不停,幣安 Alpha 宣佈即將於 5 月 23 日上線全新代幣 $SOON,引起不少「積分黨」高度關注。這不是傳統形式的上幣申請,而是透過 Alpha 積分活動來參與領取空投。簡單來說,想拿 $SOON,大家得先有幣安 Alpha 的積分,然後去活動頁兌換。
鏈文
在 2025 年的 Computex 大會上,黃仁勳站在舞臺中央,語氣不疾不徐地拋出一句:「十年內,全產業都會被 AI 重寫,而人類的主要工作,將變成生成代幣。」等等,什麼?不是生產零件,不是寫代碼,而是「生成代幣」?這句話乍聽有點像迷因,但大家愈想會愈發現它不是玩笑。
鏈文
大家可能覺得 Arthur Hayes 是個永遠只看多比特幣的老派 OG?但他最近在一次訪談裡卻說得很坦白:「我其實還愛黃金。」聽到這句話時,我也楞了一下。這位 BitMEX 的創辦人,曾經因為洗錢監管被美國重罰、現在卻又因川普的赦免重新出山。
鏈文
比特幣價格衝破十萬美元大關之後,整體市場進入一種詭譎的拉鋸狀態,10.1 到 10.5 萬美元區間內的盤整氣氛濃厚。就在多空勢力難分高下的當下,一批巨鯨已經悄悄在 Hyperliquid 平台完成開倉動作,而且選擇的槓桿倍數高得驚人。 一位名為 @JamesWynnReal 的巨鯨用 40 倍槓桿重押 BTC 多單,倉位超過 3.9 億美元,而另一方則有資金對 ETH 布下空單陷阱,高槓桿操作代表著市場情緒的極端化,也透露出部分資金對比特幣的信仰依然堅定,反觀對以太坊的未來走勢則轉趨謹慎。
還記得 ChatGPT 一出世,整個 Web3 社群怎麼炸開鍋?當時什麼 AI Meme 幣都能暴漲個三五倍,理由其實很簡單——Web3 本來就擅長把未來的故事包裝成現在的熱點。只是那段時間充滿泡沫式炒作的日子,似乎也快進入歷史抽屜。真正讓人感興趣的,不再是 AI 能不能講出笑話,而是它能不能為 Web3 使用者帶來實際價值。
近月來,Solana 鏈上的迷因幣市場風波不斷。一邊是無數散戶高喊「錯過又一波財富自由列車」,一邊卻有內線錢包連番收割、三個月暴賺千萬美元,引發對整體生態公平性的質疑。 從 $LIBRA、$HAWK 到 Andrew Tate 代幣,一連串項目接連爆出內部操控,錢包地址的交易紀錄就像一份未經刪改的犯案清單,讓人不得不質疑迷因幣熱潮背後的真實面貌。
鏈文
在傳統金融市場,資產翻十倍都已經是難得一見,但在加密世界裡,翻 100 倍、甚至 1000 倍案例並不稀奇。你可能會懷疑:這真有可能?但回頭看看 SHIBA INU 和 PEPE 歷史就知道了。SHIBA INU($SHIB)2020 年剛推出時幾乎沒人當回事,但有一位錫拉丘茲大學學生僅用 8,000 美元投入,最終在 2021 年牛市頂峰時資產暴漲至 57 億美元。
鏈文
你大概聽過股市那句老話:「Sell in May and go away」,意思是每年五月該獲利了結、躲避夏季回檔。但在加密市場?情況完全顛倒。這幾年有種新說法慢慢冒頭:“Buy in May, stay and play.”——這句話不是開玩笑。
鏈文
乙太坊鏈上爆量,穩定幣吸金力再起?這陣子市場有點太安靜,結果一轉眼,啪一下,乙太坊 4 月的穩定幣鏈上交易量直接破紀錄 9,080 億美元。光這數字就已經足夠讓傳統金融皺眉,區塊鏈圈則是拍手鼓掌:這不就是 Web3 真正要走的方向嗎?說真的,這波暴衝還真不是無的放矢。
鏈文
2025 年的加密市場氣氛如火如荼,牛市聲浪不斷升溫。投資人一邊見證各種代幣幾何級暴漲,一邊焦慮於是否錯過下一波機會。像 Solaxy($SOLX)這樣的熱門預售項目,每天湧入數十萬美元資金,引起廣泛關注。在這場資本與情緒交織的戰局中,如何冷靜布局、持盈保泰,成為每位投資者都需面對的課題。
隨著比特幣價格回暖與市場熱度回升,加密市場在 2025 年 5 月迎來一波前所未有的預售投資熱潮。比特幣(BTC)目前穩定交投於 104,200 美元附近,過去一個月累積漲幅達 15%;以太坊(ETH)也從四月低點反彈超過 40%,現報 2,570 美元。
鏈文
以太坊近日強勢突破 2700 美元,標誌著市場情緒正快速回暖。隨著資金回流與風險偏好回升,加密市場迎來久違的活力。Arthur Hayes 在近期節目中直言,「山寨幣季節已經正式開啟」,而 BitMEX Alpha 亦發表報告,點名幾個具備強基本面與高成長潛力的幣種,值得在當前周期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