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冷漠和經得起考驗的理財產品
鉅亨網新聞中心
曾經有一段時間,80後的一撥人管90后叫“腦殘”,現在這么聽上去很掉價的話已經很少有人說了,但是90后還是被很多60后70后80後貼上了“難懂”“冷漠”“沒法交流”的標簽。於此同時,有很多的金融界朋友告訴我,現在的投資者怎么這么難說服?打一個電話愿意聽你說話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作為接觸金融行業多年,嘉豐瑞德的理財師,同時也是兩個90后弟弟的大哥,深深地明白:沒有什么難懂的90后,也沒有什么難搞的客戶,你覺得難,是因為你不能夠讓人信任。
90后的早熟程度是讓70后和60后瞠目結舌的。我的90后弟弟每每聽到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辭就會拋出萬能金句:you can you up ! no can no bb. 對方嘴里不說心里往往就嘀咕,這是什么脾氣啊?90后不是那么不講道理的,只是他們覺得“你要是沒什么本事還裝逼,我就不想睬你”。當你仗著自己是大人的時候,你不知道,這個資訊時代發展太快,90后早就和你在看一樣的書,刷著一樣的微博,他們不是有意識的冷漠,只是還沒來的及掩飾心里對你古舊思想的不屑。就像市面上如果有兩款理財產品,一款風險高,收益低,但是服務人員很熱情,另一款,風險和收益匹配非常合理,但是服務人員態度只能算一般,兩者的認購金額也一致,你即使不選第二款,你也不會因為服務人員熱情而去選擇第一款,就像你如何苦口婆心也無法打動90后一樣。
同樣的,以前某券商的朋友經常會抱怨客戶太聰明了,怎么就沒有“錢多人傻速來”的人好騙呢?我說,你都說你要“騙”了,你覺得你的客戶還會相信你么?張口閉口說“我是一個可以改變你命運的人”,行動上只會夸夸其談沒有任何合理的建議,除了推銷對公司對自己提成最高的產品而不會去思考客戶的需求,客戶怎么會相信你?與其抱怨現在的財經雜志,財經新聞讓投資者都變得“老奸巨猾”,還不如去思考,我又能如何自我進步,給客戶更合理地設定資產?
嘉豐瑞德始終認為,就像打開90后的心扉要從自己做起一樣,同樣,要想爭取到客戶唯有一直充實自己,沒有最專業只有更專業。產品推廣的手段固然重要,但保證理財產品在收益一定的情況下風險最小,風險一定的情況下收益最大,並且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客戶的本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九級風控”和“360°全方位體檢”也因運而生。真正好的理財產品不會“懼怕”客戶太聰明,因為真金不怕火煉。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和訊理財官方微信“什么能賺錢”推薦低風險、無風險的理財產品,介紹理財投資技巧,爆料理財產品問題,關注理財領域變化,預警理財潛在風險,點評理財案例分析。為中產階級財富增值服務。
和訊理財官方微信“什么能賺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