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生技、科技近一年報酬逾2成 公共事業Q1急起直追
鉅亨網記者 許庭瑜
根據理柏統計(Lipper),MSCI十大產業指數中,生技和科技無論是近一年或者近半年表現,都十分優異,報酬分別達到2成以及1成以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公用事業在第一季急起直追,報酬勝過一直位居榜首的生技與科技產業。
第一季全球股市受各種利空消息衝擊愁雲慘霧,MSCI世界指數為負報酬,但醫療保健、資訊科技和公用事業並列十大產業中惟三正報酬表現者。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支撐醫療保健今年勝出的關鍵之一,正是自去年起即表現出色的生技類股。雖然近期生技大廠受利空遮蔽,不過看好未來成長性仍不變,預計隨著四月中下旬生技研討會陸續開跑,市場將受到另一波激勵,現在逢回反而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
傅子平進一步指出,生技產業近期承受漲多下修壓力,仍屬於技術面的修正,但根據德盛安聯最新推出的《生技觀測指數》,基本面與資金面仍維持在中性與正向的水準,惟在技術面的影響下,三月底到四月初的消息面淡季宜採區間操作,長線投資人甚至可以擇優選股、逢低布局,未來只要銷售符合預期,且研討會釋出的相關數據良好,可觀察五月底將舉行腫瘤學會議,預期生技指數仍有表現機會。
不過傅子平提醒,投資人仍要留意生技中、小型股目前已偏貴,投入生技部位建議選擇採取大型製藥搭配生技股持股較高的策略,降低生技短期波動風險,並以定期定額結合鎖利機制,搭配逢低加碼作法,以更穩健的步伐掌握生技長多行情。
生技方面,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今年相關科技新技術將開枝散葉,繼一月CES美國消費電子展、三月CEBIT德國漢諾威通訊電子展,六月還有COMPUTEX台北消費電子展,皆可見話題圍繞在四大新技術,像是雲端運算、物聯網、行動網路和巨量資料上,科技股股價飆漲,反映市場對四大新技術帶來的商機和前景按讚。
展望今年表現,許廷全指出科技股目前本益比位於2005年以來平均水準之下,成長前景亦看好,堪稱物美價廉。在新技術主導之下,預期四大高成長領域將因此受惠,包括硬體製造、軟體服務、網路應用和環保風潮,建議投資上可透過軟硬通吃(軟體結合硬體),搭配環保與網路相關族群,全面掌握科技產業的高成長動能。
- 千元即可入手高評等基金,退休帳戶上路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