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黽農:股市“蘭舟催發” 小散“無語凝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22 08:46
沙黽農(資料圖)
股市早8點2014年4月22日周二
每日開盤必讀
1、美國股市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上漲 標普指數收獲了10月份以來的最長連續上漲時期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40.71點,收於16,449.25點,漲幅為0.25%;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7.00點,收於1,871.85點,漲幅為0.38%;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26.03點,收於4,121.55點,漲幅為0.64%。
黃金期貨價格下跌5.40美元、0.4%,收於每盎司1288.50美元。原油期貨價格上漲7美分、0.1%,收於每桶104.37美元。股市“蘭舟催發”小散“無語凝噎”
(沙:標準普爾指數距離歷史新高僅僅一步之遙,還差26點左右!
走邪路國家的股市一天天好起來!
而一個權貴集團歇斯底里、肆無忌憚、明目張膽地要榨干老百姓血汗錢的市場又怎么能好起來呢!)
2、ipo預披露新增18家
21日晚間,證監會網站再發18家公司的ipo預披露材料,萬達院線、華安證券等知名公司赫然在列。
據統計,在本次預披露的18家公司中,選擇滬市主板的有7家,深市主板(中小板)6家,創業板5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證監會4月17日披露的ipo審核名單中,康新(中國)設計、浙江新澳紡織2家公司的目標上市地尚為深交所。也就是說,這兩家公司是近日才決定“由深轉滬”的。
目前,發布預披露材料的ipo公司總量已達46家。其中,選擇滬市主板的共有23家、深市主板(中小板)10家、創業板13家。滬市公司占比剛好一半,其中10家公司是由深市“跳槽”而來。
在老股轉讓環節,與首批28家公司一樣,昨日18家公司設定的老股轉讓比例也多在發行總規模的50%以下,且表示老股轉讓數量不超過自愿鎖定12個月及以上的投資者獲配股份數量等,與證監會此前的要求相符,也有公司未設計老股轉讓。
相比首批28家公司而言,第二批發布的18家預披露公司中知名企業比例較高,包括萬達院線、華安證券、上海來伊份、會稽山等。
其中,萬達院線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其中老股轉讓上限為3000萬股,目標上市地為深交所,預計募資總額20億元,其中16億元擬用於影院建設,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據披露,萬達院線控股股東為萬達投資,富豪王建林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截至2013年底,萬達院線已有開業影院142家,營業收入由2011年的22.09億元增至2013年的40.23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4.95%,公司2013年度凈利潤為6.05億元。
此外,華安證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8億股,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目標上市地為上交所。值得注意的是,華安證券的股東名單中閃現不少上市公司身影,包括東方創業(600278,股吧)、皖能電力(000543,股吧)、江蘇舜天(600287,股吧)等。此外,知名黃酒企業會稽山的第二股東為輕紡城(600790,股吧),持股比例為34%。
值得一提的是,18家公司中,上海來伊份、華安證券及來自西部的新疆天順供應鏈尚處“已受理”階段,其余公司在最新ipo審核名單中均為“已反饋”。
(沙:股市“蘭舟催發”,小散們“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3、ipo發審會或五月啟動
《上海證券報》今日——
ipo發審會重啟的步伐漸行漸近。上周末28家擬上市公司集中預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后,有多家投行人士稱,已完成預披露的公司新接到通知,要求保薦機構及擬上市企業盡快commit上會稿的全套材料。按照過往規定,遞交上會稿往往是在召開發審會前夜進行,業界普遍解讀為ipo發審會啟動在即。
(沙:據證監會官方微博說法,在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前五天,證監會將依規定發布會議公告,公布上會企業名單和會議日期等。估計在五一長假后的第二周、大約5月中旬召開發審會吧?如果“稍遲”、加之股市不好的話,或拖到5月下旬……)
4、基金首季虧658億元持倉結構明顯調整 重點增持軟件及資訊技術等行業 繼續看好成長股
截至22日,天相投顧統計的81家基金公司旗下1917只基金(a、b、c級分開統計,分級基金合並)一季度合計虧損658億元。主動投資的股票方向基金可比股票倉位一季度末為78.6%,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1.8個百分點。
(沙:“重點增持軟件及資訊技術等行業,繼續看好成長股”!)
5、3月險資股票和基金投資增加129億元
保監會21日公布,截至3月底,保險(放心保)資金運用余額82228.33億元,較年初增長6.97%。其中,銀行存款25031.18億元,占比30.44%;債券34420億元,占比41.86%;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8459.64億元,占比10.29%。歷史數據顯示,在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截至2月底,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8330.85億元,3月底較2月底增加128.79億元。(沙:估計是被套補倉攤低成本,或是在不斷打壓建倉中!)
6、人民日報評論力挺證監會半夜雞叫:足見監管層良苦用心
全文——
投資者認為開閘就意味著資本市場“失血”,可投資者很少考慮到,開閘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多值得投資的標的物,讓人選擇性增強,開閘還可為許多企業提供融資,並為未來經濟增長埋下伏筆,從而推動股市向高位震盪
首次公開募股(ipo)又開閘了。由於公布時間是深夜,引來了坊間對“半夜雞叫”的議論紛紛。有人講,這種方式傷害了普通投資者的知情權。也有人講,“半夜雞叫”不利於監管部門的公信力。還有人甚至講,這表現了監管層對市場發育信心的不足。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著更加復雜、嚴峻的形勢。投資、出口和消費雖然表現出增長勢頭,但經濟增速略有放緩。資本市場,既是經濟發展本身的內容,又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一季度,大盤上漲呈明顯的式微狀態,資本市場提振不足態勢明顯。
在經濟增速放緩和資本市場增長乏力的條件下,首次公開募股的再度開閘,是需要底氣和智慧的。
底氣在哪里?在於資本市場的使命、責任和義務。
資本市場,作為直接融資手段,應該為企業發展提供融資,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動力,為宏觀經濟調控提供支撐。一個資本市場,沒有首次公開募股,是很難想象的。
智慧在哪里?在於對宏觀經濟運行的準確把握。國務院在“十二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報告中指出,“十二五”后半期及未來經濟增長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應合理把握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方向和力度,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在市場經濟推進的豐富實踐中,監管層把資本市場的運行作為服務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來考量,已經變得日益成熟。
資本市場的任何細微變化,都映照著經濟運行的現狀,牽動著投資者的心房。投資者考慮更多的是,開閘就意味著資本市場“失血”,必然拉低股市。可投資者很少考慮到,開閘有諸多積極意義。比方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可以值得投資的標的物,讓投資者選擇性增強。更重要的是,開閘為許多上市企業提供新的融資,並為未來經濟增長埋下伏筆。企業運行情況的改善,就意味著經濟增速的提高,從而推動股市向高位震盪。
還要看到,一個科學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的建設,必須是有進有退,有入市有退市。上市企業面臨著優勝劣汰的形勢,一些長期虧損的企業面臨退市,高枕無憂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為此,監管層付出了長期的巨大的努力,資本市場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總之,開閘不開閘,都是資本市場的需要,都是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考量。有進有退是常態,在程式上選擇“半夜雞叫”並沒有什么大驚小怪。其實,無論是“半夜叫”還是“中午叫”,都是監管層資訊公開的方式。只是因為監管層的任何舉動都會牽動正在交易的資本市場,所以在非交易時間選擇資訊公開,足見監管層良苦用心,我們不必過分反應。
(沙:“半夜雞叫”的本身就是“周扒皮扒長工的皮”,非常貶義之詞,股民用“半夜雞叫”嘲諷權貴集團在股市中吞噬老百姓的血汗錢,有什么好“力挺”的?眼下是非觀已經顛倒了,人民日報簽發同意刊登這樣文章的領導理應向人民道歉!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7、徐小明:股指期貨——股市下跌的罪魁禍首
股市下跌的罪魁禍首是股指期貨的機構清一色做空!
全文詳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9b8340102e7ny.html?tj=fina
(沙:有股民評述道:標普已創歷史新高,道指即將創歷史新高!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a股連續五年熊霸全球,成為全球資本市場中的一個怪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大家早已心知肚明,五年前我們放開做空功能,推出股指期貨。推出五年就跌了五年,在鮮活的事實面前,任何為期指所做的辯解都是蒼白無力的。五年的走勢已經充分證明,它並不適合中國市場。股指期貨已經成為經濟發展路上的絆腳石,熊霸全球造成的有形、無形損失高達幾十萬億,這個數字甚至還是低估。不取消股指期貨,中國股市將繼續熊冠全球!
我是10條救市建議中的第七條是“暫停股指期貨交易、暫停融資融券”!)
8、葉檀:優先股算什么利好?
銀行發行可轉換普通股的優先股是大利空。
在優先股的設計中,以下的一系列規定使商業銀行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商業銀行應在發行合約中明確有權取消優先股的股息支付且不構成違約事件;未向優先股股東足額派發的股息不累積到下一計息年度。商業銀行不得發行附有回售條款的優先股。商業銀行應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和《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等規定,設置將優先股強制轉換為普通股的條款,即當觸發事件發生時,商業銀行按合約約定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商業銀行發行包含強制轉換為普通股條款的優先股,應采取非公開方式發行。優先股強制轉換為普通股的轉換價格和轉換數量的確定方式,由發行人和投資者在發行合約中約定。
為了補充一級資本,可以取消優先股股息支付,不能累積到下一年支付,不知道還有多少機構投資者愿意投資這樣明顯不公的股票。但關上門打開窗,有一條規則會讓逐利資金進入,如果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降到5.125%或以下,銀行優先股將按比例以同等條件,全額或部分轉為普通股。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再發行優先股,再轉換普通股,雞生蛋、蛋生雞的遊戲玩之不絕,股票市場果然是銀行最後的兜底市場。
機構投資者愿意購買優先股,先享受一把高昂的優先股股息,實在不行了再轉成普通股,只可憐了普通股的投資者,他們成為被殺的那只雞。
3月21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介紹,優先股試點辦法征求意見過程中嚴格限制可轉換優先股,正式檔案中刪除了相關條款,規定不得發行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這一條款被刪……
(沙:優先股已經完全變味!
我是10條救市建議中的第五條是“優先股只運用於一級市場,慎用於二級市場;優先股不得轉為流通股,不繼續制造新的大小非”!)
老沙的感覺
無語!
股市“蘭舟催發”,小散們“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這是與“有情人”之間的暫別還是永別?
我,老沙,不會做韓國失事客輪“歲月”號那個率先逃命的船長!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