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海:貴金屬投資者必須煉就的“火眼金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21 12:49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央視對白銀投資中的亂局揭露,貴金屬現貨投資中的巨大風險也隨即被公眾所認知。一時間,許多人視白銀投資為危途。其實,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當投資者憧憬著巨額利潤回報的同時,也應該對風險有著清醒的理性認知。只不過,有些風險是無法規避的,比如投資過程中的市場風險是無論誰都不可能回避的,而有些風險卻是可以規避的,比如在投資過程中落入黑平臺詐騙陷阱的風險。筆者近一段時間處理了一些關於貴金屬現貨投資者被騙的案子以及大量投資者的咨詢,發現被騙的投資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對貴金屬投資一知半解、對投資入金機制混沌不知,如此等等。其實,只要注意到了以下幾點,完全可以規避被騙的風險:
第一,投資者在開戶之前必須要認真核對投資公司的工商注冊資訊,聯系地址、聯系電話和網站的工信部icp備案資訊。一些假的從事白銀現貨交易投資公司往往在網站上宣稱該公司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過,如果工商登記資訊沒有或者工商登記的經營范圍與其宣稱的范圍不符,投資者應當小心。另外,如果一家公司的聯系方式只有400電話和qq,沒有固定電話和手機,這樣的公司投資者也要小心,多半網站上的地址也是假的。再就是,投資公司通常會有一個網站,任何網站都應該有一個工信部的icp備案號,如果這個也是假的,那么很有可能這個公司也是假的。
第二,投資者應當注意投資公司在正規的貴金屬現貨交易所是否有會員號。會員號是投資公司介入貴金屬現貨交易的資格,而且這個會員號一般會在公司的官方網站上公開明示。沒有會員號的投資公司或者含含糊糊、遮遮掩掩的公司,投資者應當小心。如果是代理公司,還應當讓其出示代理的相關法律檔案。
第三,投資者應當注意投資公司提供的交易平臺是不是交易所的交易平臺,如果不是交易所的平臺,而是公司自己弄的一個平臺,那么很有可能你並沒有進入交易所平臺交易,而是公司操縱后臺與你對賭,實際上就是公司通過一個虛擬交易逐步把你的錢掏空。
第四,投資者應該特別小心入金的環節。正規的公司應該有一個以公司名義開具的資金托管賬號,轉賬應該是通過銀行進行。如果某公司將你的賬號與某一個不是公司名稱的賬號綁定,並通過公司自己的平臺轉賬,投資者的錢很有可能進入的是詐騙者的口袋,接下去所謂的交易,不過是玩一個數字遊戲,讓投資者誤以為是投資失敗,其實自你轉賬的那一刻起,錢已經歸他了,后面的交易環節不過是讓你產生錯覺而已。
如果投資者不幸落入了詐騙者的陷阱怎么辦?首先要做的就是保留一切可能保留的證據,及時報警並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幫助。但是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投資者要想維護自己的權益,不但耗時費力,有時候損失也並不能完全能追回。其實,資本市場上的風險遠不止被騙這么簡單,風險在你投資中往往如影隨形。與其事到臨頭時懊悔不已,為什么不在投資之前就尋求專業的法律服務以最大可能的規避那些本可以規避的風險呢?
(程金海律師: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具備期貨從業資格,熟悉投資運作實踐環節中的各類法律風險;業務方向為期貨、基金、信托、銀行等金融法律業務以及合同、公司、房產、繼承等民商事法律業務。聯系方式:futuresflzx@staff.hexun.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川普高關稅啟動!聯準會利率決策增變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