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中投:315聚焦網上化妝品 真假難辨亟需整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14 13:23


近日,中國化妝品真品聯盟發布的首個《中國化妝品安全指數報告》即顯示,根據100多個著名化妝品商公布的供應在中國互聯網銷售的總數量與實際銷售數量相比,可推算出有超過兩成的網絡銷售化妝品為假貨。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國內幾大美妝電商巨頭紛紛表態自己的產品是真品或正品,但有的仍被曝出銷售假貨,引起消費者對團購低價的質疑。團購網站上貨物來源渠道是否正規與產品質量之間的關係非常大。由於市面上化妝品魚龍混雜,唯有把握好渠道資源,才能保障產品的質量安全。


從各大網購電商的銷售數據來看,產品低價吸引了許多購買者。盡管低價會引起消費者質疑,但仍選擇購買是因為主觀意識認為產品的成本低,覺得價格有其合理性。化妝品本身是暴利行業,成本僅僅占到價格的一至兩成,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營銷廣告。由於網上消費漸漸成了潮流,網上營銷也成為化妝品公司的重頭戲,化妝品屬於快速消費品,與其在網上做廣告耗費資金,不如以低價團購的方式讓利給消費者,既能夠直接帶動消費,又能培養品牌的潛在用戶。而且,優質的電商能夠叫板化妝品公司提供臨近成本價的商品。

但是,各大網上銷售的數據已經明顯超過了品牌公司的供貨能力,一線品牌已經意識到網上充斥著各種偽劣商品,但網上渠道難以控制,即便發表聲明也難以遏制,只有抓好官方銷售渠道(包括指定百貨公司專柜,品牌官網和我們的獨立專賣店等)保障高階客戶的利益。化妝品公司下一步會針對流通環節加強管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化妝品公司可能也會利用二維碼體系推動流通環節升級,打擊假冒產品,維護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收益。

假貨化妝品大行其道,折射出化妝品行業流通環節缺乏監管,才讓這些冒牌貨有生存機會。化妝品和藥品不同,它的流通不是實行許可管理制度,而是只要有營業執照就能銷售,同時化妝品廣告無需審批,因此需要監管的面非常大,給監管帶來不少問題。假貨如果大量存在於市場之中,如果不易辨別,很有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因為假貨生產粗糙成本低,以價格優勢占有市場,而真貨產品卻因為價格高無人問津。

對於常在團購網站上購買化妝品、護膚品、香水的消費者,建議是選擇知名的大電商,它們如果銷售假冒偽劣品承擔的風險大,所以渠道管理能力強,憑借平臺資源能夠叫板化妝品公司爭取價格更低的產品。

由於實體店的監管要比互聯網監管更容易,會要求批發市場、大型商場、超市、美容美體和美發店等必須要票、賬、貨的記錄。所以在當前網上化妝品魚龍混雜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到正規商場、超市購買化妝品,只是價格相比網上更高。

除了一線品牌假貨在網上盛行之外,還有一些“三無”化妝品也在市場上流通,產品質量令人堪憂。一方面是標識不規範。市場上部分國產化妝品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特殊化妝品所標示的衛生許可證號、特殊化妝品批準文號格式不規範,進口化妝品缺少中文標簽標識,這些化妝品質量無法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是重金屬超標。大部分化妝品都含砷、鎘、鉛、汞等重金屬物質,含量一旦超過國家標準,可能引發頭痛、嘔吐、皮炎、脫發、荷爾蒙失調、記憶力減退等病症,重則可能會導致癌症。

此外,虛假宣傳廣泛存在。許多化妝品生產廠家為了吸引顧客,紛紛打出了各式各樣的宣傳口號,如“特效、一洗白、祛除皺紋、激活、控油、消除皺紋、迅速修復受紫外線傷害的肌膚、抑制或阻斷黑色素的形成、活化細胞再生功能、除菌、抗衰老、抗皺”等宣傳用語,更有商家利用“獨特礦物活性因子”、“植物草本精華”、“熊果素”、“曲酸”、“納米金”等高科技概念誤導消費者。

市場上各式各樣的的化妝品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接關係著其健康安全。作為流通領域化妝品市場的主要監管部門,應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有效規範化妝品市場秩序,維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 化工研究員)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