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觀察:李克強總理給A股“示范”信息披露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11 08:41
金融界網站海南博鰲訊 以“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於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
10日,李克強總理在萬眾矚目中出席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題演講。同日,A股也走出了戲劇性的一幕,早盤一度沉寂的AH板塊在總理講話和證監會聯合公告的刺激下全線爆發,帶動藍籌股出現大反擊,股指大幅飆升。通常來說,這種走勢表明了大資金也在消化最新訊息。
讓投資者興奮無比的行情引爆器是——滬港通。李克強提出,要積極創造條件,建立上海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促進中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和健康發展。中午時分,證監會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管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表示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人民幣,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6個月準備時間。
在下午召開的“從Pre-IPO到並購基金:PE的回歸”分論壇上,申銀萬國董事長李劍閣說:“我從會場出來碰到了李小加主席,他非常激動,他說到昨天晚上沒有得到任何訊息,在會場上才得到訊息。這次的決策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沒有泄露出去,所以總理的講話起到了非常大的提振兩個股市的作用。今天總理講對金融領域的開放要在更高水平上的開放,如果沒有實質性的措施難以讓人看到希望,今天這個決定非常大膽。不管是誰解放誰,我認為是雙贏的。”
年會已經進入第三天,此前滬港通並沒有被任何人提及,無論是政府官員、金融精英,或者是媒體人士。滬港通的訊息雖然很突然,但確實如李劍閣所言,決策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
信披違規、內幕交易一直是資本市場的“硬傷”,“潛伏”、“坐莊”、“操盤”等成為極具中國特色的股市術語,在這樣惡劣的投資環境中,不但普通投資者的錢被莫名其妙的拿走,更滋生了權錢交易的腐敗行為,這是導致A股萎靡不振的重要原因。
投資者苦苦追求的無非是公平二字,但股市制度缺陷往往讓中小投資者遭遇資訊不對稱的困境。
放眼A股市場,上市公司信披違規頻發,監管層發現了就簡單處罰下,沒發現就混過去了,“這都不是事兒”。部分人士利用各種漏洞牟取不正當利益,但中小投資者的損失卻無人賠償。
上市公司如此,資本市場的守門人證券監管部門也如此。近年來,證監會就時常被質疑保密工作差,導致重大政策提前泄露。證監會每周五下午會有例行發布會,但市場往往已經對重大利好提前反應。
近年來,證監會多次強調:“對於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繼續保持‘零容忍’態度,一經發現,必將堅決打擊,嚴懲不貸。”但證監會自身都處在輿論漩渦,又如何能夠讓中小投資者信服呢?
這一次,李克強總理可謂給資本市場的資訊披露做了個“示范”。我們希望A股能夠緊跟總理步伐,滌蕩不良作風,煥發公平、公正、公開的清新風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