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觀察:民資分羹 國企并不心甘情愿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海南博鰲訊 以“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於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
全面深化國企改革正在不斷推進中,在今年的年會中,國資和民資的進退之爭、市場化和利益得失的辯論不絕於耳。
角色衝突讓國企領導人很痛苦
曾經擔任發改委副主任和國家能源局局長的張國寶對國企改革表示支援。他舉例稱,目前民企進入輸變電線路領域仍只是愿景,但肯定會變成現實。
張國寶說:“在這個過程中,國企管理者不僅不會痛苦,反而會覺得舒服、歡迎。原因是他們此前被說是壟斷、受到社會的批判,有很多壓力。而改革以后國企管理者並無損失。”
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支援張國寶的觀點,他說:“很多國企領導人心中很痛苦,他們一方面角色衝突,另一方面是管理幾千億、幾萬億的資產,要保持增值、改善競爭力等,還要幫助政府官員考核、晉升,他們沒有經營的自主權和空間。這些角色衝突對國企領導人定位是非常痛苦的,我覺得他們也想改革。”
誠然,國企領導人或許經歷著上述煎熬和內心斗爭。但面對民資分割壟斷領域“蛋糕”的威脅時,他們真得心甘情愿嗎?
分割壟斷蛋糕 民企仍在觀望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表示質疑。在他看來,民資進入壟斷領域初期,自身可能朝不保夕,對國企造不成什么威脅,國企可能保持無所謂的態度;一旦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對國有企業造成威脅之后,國企管理者就不會不在乎了。
這邊,國企整裝戒備;那邊,民資仍在猶豫和試探中。分會場“放松管制與民企機遇”開展了一項題為“民營企業參與壟斷行業的最佳時間是什么?”的現場調查,52%的企業家給出了“暫不進入,等待制度明朗”的回答。
這樣的答案出乎意料卻又理所當然。玖龍紙業的張茵女士在博鰲酒會上說:“要看適不適合自己,適不適合企業發展。”
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蔣錫培則道出了很多民營企業家的心聲——我們不需要政策,只需要公平。
結語
無論是國企改革,還是混合所有制,亦或讓市場來設定資源,當前來看,制度並沒有明朗到讓民企放下戒心的地步,而國企的態度也含糊不清。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