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到硅谷去!中國IT企業的B4C邏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07 08:18


劉燚/文

60億美金!這是中國科技企業在2014年Q1投資美國的數額,史無前例。根據美國亞洲協會的統計範疇,科技企業包括航天、汽車、可再生能源、製藥和生物技術、電子、IT設備、軟件和IT服務,以及半導體等15個領域,而中國的投資主要來自IT設備、軟件和IT服務,以及汽車。其中,包括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移動、萬向收購電動汽車廠商Fisker。為什麼中國IT企業一路向西?


從B2C到C2C再到C4C

天下IT起硅谷。無疑,60多年以來的半導體革命、PC革命和互聯網革命都是由美國推動的,至今仍是如此。不但全球十大IT企業當中美國佔據9家,而且最前沿的創新型小企業也主要源自美國,可以,硅谷為代表的美國是全球的IT造物實驗室。

而中國,在提高IT生力的進程中,已經經歷了三大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是所謂的B2C(Buy to China),典型企業就是聯想、富士康,它們的特點是把歐美已經成型的部件拿到中國生、銷售,關鍵競爭力來自於中國中低端人才的競爭優勢、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廣闊的本土市場,這是一種典型的“舶來主義”。不可小覷的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鴻海早就是全球第一大IT代工企業,2012年聯想已經是第一大PC廠商。

而第二階段是所謂的C2C(Copy to China),典型的是華為、中興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在愛立信、朗訊等百年企業的肩膀上,它們以農村包圍城市、低端上溯高端的邏輯,實現了成功的逆襲,是典型的“拿來主義”。讓很多人驕傲的是,2013年,華為已經是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廠商,而中興也躋身第五。

而第三階段是所謂的C4C(Copy for China),最典型的是中國的一互聯網廠商。它們從美國拷貝了最新的商業模式,然后借助本土化優勢、文化優勢、政策壁壘迅速做大,但是,它們和中興華為等製造業廠商不同,很難把這種具有文化壁壘的品推向海外,電信的代表就是BAT,是“抄來主義”。如果按市值計,全球10大互聯網廠商中,騰訊、即將上市的阿里、百度都位居前十,其中,騰訊和阿里將位列第四、第五,競爭力堪稱僅次於美國。

在整個進化過程中,我們發現,中國的低成本能力對比歐美具有相當的殺傷力,而Copy能力比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又具有極大的領先。在製造端能和中國競爭的國家主要也就是中國台灣、馬來西亞、越南等極少數國家,而在Copy方面,中國之前有韓國,以及處於業更高端的日本——可以,中國的競爭力在一個相對的舒適區。

中國企業的西進動力

而最近兩年,全球IT業金字塔的下端正在被顛覆:

最高端的美國,處於食物鏈頂端,主要是五個最:包括最底層的作業系統,如Windows,Android;最強大的軟件,如Oracle、Office;最複雜的系統整合和硬件,如IBM、EMC、Cisco;最領先的互聯網企業,如Google、Amazon;以及最創新的人才基地硅谷。

而僅次於美國的歐洲和日本,其IT企業正在無可逆轉地衰落。日本傳統的8大IT廠商中,日立、東芝、NEC已經基本放棄IT轉向基礎設施,索尼、夏普、松下、富士通固守IT但是僅有索尼在去年微利,其它全部虧損,僅有佳能因為技術優勢保持較好的盈利,軟銀是唯一全球重量級玩家。日本多數企業在整機方面越來越沒有機會,全面退守到零部件、材料方面。而整個歐洲,SAP、ARM、愛立信、ASML正在成為德國、英國、瑞典和荷蘭的國寶獨苗,鮮有新巨頭。

這時候,處於第三檔的韓國几乎依靠三星一己之力在擠壓日本、中國台灣製造廠商,Hylix、LG也具有一定競爭力;而在互聯網領域,韓國在網絡游戲(Nexon、NCSoft、C&J Games)和移動社交領域Kakao Talk,Line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是進攻和上升方。

緊隨其后的就是中國大陸和台灣了,但是一個向上,一個向下,台灣除了台積電、MTK兩張王牌几乎已經沒有了競爭力,兩年前還相當有競爭力的HTC、日月光已經迅速衰落——這與台灣年輕人擔心服貿也有一定相關性。

這種競爭格局下,中國大陸IT企業何處去?不需要思考,僅僅基於競爭需求,也會形成足夠核心的策略:在下端,繼續侵佔台灣市場,與韓國企業一起搶奪日本企業市場,不斷置換其技術下端的零部件業,徹底打垮其整機業;而在上端,面對真正的巨人美國,則根本不具備全面開戰的實力——中期只能學習、Copy、投資。

筆者把這種階段稱為B4C(Buy for China)。我們看到,百度在美國成立了尖端實驗室,在於“收購人才”,阿里在美國大肆收購電商、物流、打車軟件,意在“收購市場”,騰訊投資LOL、Epic等游戲資源,意在“收購品”;華為在俄羅斯、英國、美國投資數億美金,也是為了收購當地高端人才;而聯想,以自己之長,收購IBM的低端伺服器、MOTO手機業務,也不失為“收購技術”和智慧財產權的合理路徑……

Buy for China的本質,不在於拓展美國市場,而是在商業模式、人才、品上,比Copy to China更快,更深入。在日本(局部競爭)、韓國(大部競爭)甚至台灣地區(嚴重競爭)的情況下,鑒於其市場保護政策,中國大陸企業根本不可能進行大規模收購日韓企業;投資美國成為一種戰略性選擇,也是現實可做的合理邏輯。

如果不出意外,幾年內美國巨頭仍然難尋對手,歐洲、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將會各自保留下最強的幾家廠商和核心部件廠商,其它IT領域的中、低端市場將會悉數被中國“清場”——但是,這絲毫不值得興奮,因為美國企業仍然控制全球IT企業80%以上的利潤。Buy for China畢竟仍是迂迴之路,中國自身的創新之路道阻且長,距離中美對決還有至少10年。(編輯 辛苑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