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游戲產業政策面利好頗多 但不可忽視潛藏泡沫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02 13:18
2013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將達831.7億元,較2012年增長38%,2014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依據產業繁榮發展的客觀要求,陸續推出多項政策措施,積極調整改進管理方式,研究制定包括移動遊戲在內的網絡遊戲審批管理辦法;研究實施網絡遊戲分類管理,實施國產網絡遊戲屬地管理試點工作;在確保網絡遊戲內容質量的前提下,切實縮短遊戲審批辦理時限等。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表示,在文化產業大發展的環境下,遊戲產業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繼端游之后,頁游、手游紛紛崛起,為拉動資訊消費、促進國家內需有重要作用。政府對遊戲產業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為遊戲產業發展提供諸多優惠政策。針對遊戲的政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在遊戲產業發展初期,政策的側重點主要在吸引資本、減免稅收、增加補貼等方面,欲促使資金和人才流入,盤活遊戲市場。
隨著政策紅利的推動和市場需求不斷增強,我國遊戲產業發展勢如破竹。然而同時遊戲產業也出現了與其他文化類產業的通病—重量不重質。我國遊戲產量呈爆炸式增長,但是質量的整體水平仍較低,跟風現象嚴重,“山寨”版遊戲泛濫。這極不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面對國外遊戲的進攻,國產遊戲舉步維艱。在遊戲產業進入紅海競爭階段,肅清市場秩序顯得尤為重要。行業標準、審批制度等規範性法律的出臺將促使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從而為遊戲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
在遊戲產業高速發展階段,規範性政策呼之欲出,這也是2014年遊戲政策的重中之重。如何平衡遊戲產業發展增速和內容審批是政策制定的難點。遊戲作為內容性產業,一般情況下不應受到嚴厲的內容管制,否則難以激發遊戲產品創新力。然而當前許多商家一味追求商業利益,忽視社會責任,將暴力、色情等元素融入遊戲中,這將對青少年的心理造成傷害。面對此情況,遊戲審批不可或缺。
政府需要建立靈活的審批機制,一方面應該將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遊戲進行嚴格控制;另一方面對創新程度較高的遊戲提高包容性,促進遊戲創新。事實上,遊戲建立分級制度實有必要,這將促使遊戲產業多元化發展,化解遊戲內容與社會影響的矛盾。值得欣慰的是文化部已經就遊戲中的暴力級別進行了詳細劃分,並將在2014年試行分級管理的手段,效果究竟如何值得期待。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表示,國內遊戲產業經過了野蠻式增長之后,將逐漸趨於成熟,政策和市場方面均有所表現。一方面政策向肅清行業環境傾斜;另一方面,市場的兼並重組力度較大,將促使行業集中度提高。遊戲收購無疑是2013年資本市場的驚鴻一瞥,總共23起與遊戲企業相關的並購,涉及金額高達208億元之多,其中手游收購尤甚,並購數量高達近70%。遊戲企業的兼並重組潮將加劇市場的優勝劣汰,使市場格局趨於穩定。
手游在未來2—3年仍將成為遊戲產業中的高速增長點。4g時代已經到來,雖然當前4g移動網絡尚未普及,但是可以預見未來移動市場將是4g的天下,4g網絡將催生更多手機遊戲類型。在諸多上市企業並購手游企業之后,手游行業將獲得較多資金支撐,進一步促進手游發展。今後手游勢必走精品化發展路線,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品牌形象將成為用戶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
但不容忽視的是手游的高風險,目前能夠盈利的手游企業僅20%,企業盈利可持續性普遍不強。之所以2013年出現較多的手游並購,與許多上市公司有跟風炒作有關。從這個角度看,手游行業的爆發背后隱藏了較多泡沫。投資者需要理性看待手游行業良好的市場前景,以及當前混亂的現狀和泡沫。行業中的質優企業才是投資的重點,需要將目光集中於企業的研發團隊、經營模式以及企業文化上。對於資本投資者而言,可以關注遊戲企業龍頭,對於追逐手游概念的上市公司要保持警惕;對於實體投資者而言,應該對投資標的事先做好充分市場調查和企業調研,評估其發展潛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