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2014全球經濟喜憂參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27 16:23


據《bwchinese中文網》刊登程實文章稱:2014年1月21日,imf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的更新報告。結合連續多年閱讀這一系列報告的經驗,筆者總體感覺,2014年的全球經濟可謂喜憂參半。

可喜的是,漲潮似乎已經開始,在2012-2013年連續8次調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之后,imf這一次終於進行了預期上調。可憂的是,更新后的數據和報告,進一步確定了一個事實,這是一個叛逆的時代,一切都不按常理出牌,全球經濟復甦和國際金融市場運行也是如此,“偏離共識”的核心特征未見消退,反而得到強化。


從整體上看,全球經濟復甦最大的共識就是“多元化”。幾乎所有人在分析危機時,都會將冷戰后單極世界的內在失衡和美國霸權的不穩定性視作根源性風險,因此,從單極走向多元,被理所當然地看做解救危機的良藥和毋庸置疑的發展方向。

2008年以來的現實似乎也驗證了多元化的勢在必然,新興市場快速崛起,發達國家蟄伏調整,“西退東進”不斷改變著整個世界的力量對比。

盡管筆者並不質疑多元化是長期方向,也不懷疑多元化對全球經濟穩定是有益的,但需要強調的是,世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好的事情既不必然發生,更不一定會立刻發生。

筆者在2013年曾經寫過一本《盜夢空間與亞當斯密:電影與經濟的思想共鳴》的叛逆小書,書中把全球經濟結構演化比喻成電影《盜夢空間》里的夢境轉換,你以為從一層夢境中醒來,就會進入一個穩定、真實的世界,但實際上,夢境是巢狀的,不真實、不穩定也是連續的,危機把全球經濟從不穩定的單極世界中警醒,但這並不意味著危機后的多元化世界是真實的存在、不變的未來。而這,恰是2012-2013年以來全球經濟最大的現實,“西退東進”后繼乏力,甚至一定程度上被“西進東退”所取代,新興市場依舊保有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速,但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變化趨勢明顯更為積極,多元化正在“逆潮”!

而2014年初imf的最新報告確定了一個事實,這一態勢還將延續。在1月的預測中,imf一邊將發達國家經濟增速較上一次預測提升0.2個百分點至2.2%,另一邊維持對新興市場經濟5.1%的增速預測,兩相作用,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的增速差距縮小至2.9個百分點,近11年來首次低於3個百分點,而在2009年危機高潮階段,新興市場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領先幅度一度高達6.5個百分點,2003-2013年間的平均領先幅度也有4.7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新興的相對崛起正在弱化,發達國家對現階段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貢獻和引領作用則進一步得到強化。

如此背景之下,筆者以為,多元化的逆潮已經從一個“短期反常現象”升級為“中期現實趨勢”。站在2014年的起點,現在需要做的,是重新正視並細致思考多元化逆潮大戲的劇本。

全球經濟多元化的逆潮大戲,有兩個主角,一個主角是美國。雖然次貸危機后美國發生了幾十年來首次全域性衰退,但美國經濟在危機廢墟上的重生速度超出了世人想象。

[NT:PAGE=$] 2011年末,當大多數市場人士還在擔憂美國經濟將陷入第二個“大蕭條”式的長期經濟停滯時,筆者就基於數據挖掘率先提出了美國經濟“周期性領跑”的判斷,隨后美國經濟的表現逐步走強,不斷超出預期,呈現出強權逆襲、王者回歸的態勢。

應該說,市場對美國經濟強勢回歸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后知后覺、從懷疑到肯定的過程。因為從新聞報導看,美國經濟一直問題不斷、危機四伏,2011年8月的美債危機、2012年末的財政懸崖、2013年10月的政府停擺均鬧得沸沸揚揚,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藏在數據中的基本面走強資訊。

直到2013年10月,政府停擺和債務上限鬧劇再度有驚無險地得到解決,美聯儲於12月正式啟動了qe退出,市場才最終肯定了美國經濟強勢復甦是全球“最穩定、最具確定性”的事情。

全球經濟多元化的逆潮大戲,另一個主角是新興市場。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后,歐美發達國家深陷經濟困境和金融亂局,新興市場卻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態勢,危機不僅沒有帶來明顯創傷,反而成就了新興市場脫鉤崛起的無上榮光: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率明顯高於發達國家。

新興市場的金融機構加速了國際並購的步伐,躋身於全球領先行列,並最終摘得了國際千家大銀行排名的桂冠;新興市場的經濟金融地位也由此顯著提升,在全球經濟秩序重建、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新興市場的自信心也大幅增強,甚至一度出現了“新興市場救助歐美”的自負言論。但高峰的背后,往往是懸崖,2012年之后的趨勢演化表明,本次危機是一個完整的閉環,不存在完全屏蔽於危機沖擊之外的“世外桃源”。

新興市場一時間的“脫鉤增長”只是假象,外部沖擊和內部風險的威力最終滯后顯現,導致新興市場自2012年起開始進入增速放緩的下行頻道,少部分邊緣國家甚至於2013年發生金融危機,並給新興市場整體的經濟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2012年以來,美國經濟周期性領跑,新興市場卻不進反退,兩相作用,共同形成了全球經濟多元化的階段性逆潮。

全球經濟多元化的逆潮大戲,既有主角,也有配角,歐洲和日本就是配角。和2012年以來如火如荼的美國經濟強勢復甦和吸引眼球的新興市場整體下滑相比,歐洲經濟和日本經濟並沒有呈現出明顯的上行或下行態勢,而是處於一種掙扎和震盪之中。不過,值得強調的是,歐洲和日本經濟始終是全球經濟的重要部分,現階段不是主角,並不意味著它們永遠都是配角。

事實上,2013年以來,歐洲和日本都在發生大變化,歐債危機演化漸趨平穩,歐洲經濟也於年中走出衰退陰霾;日本經濟則變成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試驗田,安倍經濟學引發了無數熱議,在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日本也初露走出長期通縮陰霾的跡象。未來全球經濟多元化的逆潮能夠持續多久,一定程度就取決於歐日經濟這些大變化的后續走向。

人們總以為,叛逆是一時的,隨著時日流轉,叛逆的經濟世界總會走上那條宿命的必然之路;然而,真正需要改變的,不是市場已經做出的選擇,而是人們看待叛逆的方式。多元化的逆潮並不是歷史倒退、也不是短期偶然,而是危機后全球經濟曲折前行過程中的一種階段性必然。

在”西進東退“取代”西退東進“的結構趨勢演變過程中,美國去風險和新興加杠桿的對比、美國折返跑戰略的成功、美元堰塞湖的形成、新興市場內在穩定性的缺失等一系列因素都給多元化的逆潮提供了有力的解釋。

只有找到逆潮的趨勢動因所在,才能對全球經濟未來演化保有理性預判,才能對中國經濟應走之路形成更清醒的認識。唯有拋棄愿景、質疑共識、尊重現實、挖掘數據、正視本原、尋找邏輯,才能從偶然中發現必然,從逆潮中體味方向。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