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未來家用智能機器人:能陪主人聊天 會擦玻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2-14 19:29


家用機器人尚處於起步階段,今天看起來還顯得幼稚的機器人,最終將和個人電腦、手機一樣,成為每個家庭的必配"家用電器",從很多方面深刻地影響、改變我們的生活。

有人預言,未來30年將有多達70%的傳統職業受到機器人的衝擊;隨機器人逐步進入家庭,傳統的商業模式也將面臨重大挑戰,併傳統製造業升級帶來新的紅利。


"買個機器人回家掃地擦玻璃過節去。"節日期間京城家電市場上幾款能夠自動打掃衛生的家用機器人正在悄然走紅,由此人們看到比爾·蓋茲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高科技的智能機器人終於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和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一樣的家庭必備。

比爾·蓋茲2007年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中:"機器人將與30年前的個人電腦一樣進入千家萬戶。機器人很類似30年前的個人電腦、20年前的手提電話和15年前的移動互聯網。"也就是,智能機器人正在悄悄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能"吃"會"舔"

兩節期間,本報記者在京城某大型超市裏見到了這種神奇的"小傢伙"。那是一款能夠伏地爬行的圓形智能機器人,導購員解釋道,之所以它智能,是因為它能夠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而做出反應,並隨之進行動作。

那是一個1米見方、四周無護欄的高台,一個圓形智能機器人就趴在高台的一個角落待命。導購人員從兜裏抓出一把瓜子撒在高台上,然后按下機器人身上的按鈕,於是機器人便在高台上自如地一邊爬行一邊"吃"瓜子。有意思的是,機器人每當爬行到高台邊緣時,就能自動剎車,然后靈巧自如地轉身,向另一個方向爬行。幾分鐘后,高台上的瓜子已被機器人"吃"得乾乾淨淨。

不知不覺地,高台周圍已圍了一圈好奇的顧客,大家都對這個看似沒頭沒腦,行動卻十分靈活的"小傢伙"感興趣,問這問那。導購員如同拉家常一般輕鬆地一一解答,比如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少不了接待親朋好友,大家坐在沙發上嗑瓜子聊天,其樂融融。但客人走后,滿地的瓜子卻夠主人忙活半天的。要是家裏用上這麼個會掃地的機器人可就方便多了,您陪客人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吃瓜子,它在腳下一刻不停地爬"吃"瓜子,有多少"吃"多少。客人走了,主人就可以洗洗睡了。

記者仔細觀察了一番,這款由江蘇某電器公司生的智能機器人,直徑為335mm,厚度為100mm,售價1999元。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袖珍和智能,與傳統的吸塵器相比,它不用人的推動,只要一按開關,就會自動尋找覆蓋路徑,可以在桌底、床底、沙發底進出自如,可以將衛生死角的垃圾也輕鬆刮出來。它集掃地和吸塵兩種功能於一體,同時還配備了UV(紫外線)殺菌功能。在電量耗盡時,還會回到充電站自動充電,繼續工作。

導購員介紹,這款機器人使用每分鐘10000轉高速真空渦輪,吸力超強,灰塵、紙屑、毛髮、菜葉、死蟑螂、碎破璃、硬幣等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都可以清潔乾淨。其噪音只有50分貝左右,而普通吸塵器在工作是噪音分貝可以達到150分貝以上。[NT:PAGE=$]

更加神奇的是,由於配備了獨特的LDS激光定位系統,該智能機器人能夠360度掃描室內佈局,實時建立並更新電子地圖,對室內佈局進行更精準的定位。當它進入到家居場景中時,會先以沿邊模式邊清掃邊探測當前環境,建立整個家居環境的詳細地圖,智能程序則進行快速精準的邏輯思考。當它確立了全面的家居信息之后,會根據當前建立的電子地圖,快速計算出最佳清潔路線,全局規劃清掃。其配合獨有的房門識別系統,保證其在智能劃分區域的過程中,逐一高效覆蓋每個房間並完成清掃。

只要設定好每天的清掃時間,它就會準時從基站裏跑出來,自動按照規劃的路徑清掃地面。清掃過程如果出現電力不足的時候,將會自動返回基站進行充電。然后,再回到原來充電前清潔的地方,繼續完成清潔任務。

另一款智能擦玻璃機器人則是真空吸附在玻璃上,靠履帶爬行的同時,用底部蘸滿玻璃水的"布舌頭"舔玻璃,一會兒工夫就將導購員用彩筆在玻璃上的涂鴉"舔"得乾乾淨淨。

人群中有一位自稱是物業公司經理的男子看后十分滿意,他,物業公司每年清洗大型寫字樓的窗戶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請小時工每平方米每小時的價格是50-200元不等,樓層越高價格越高,但這還在其次,最讓人提心吊膽的就是安全問題,雖小時工身上都繫著安全帶,但萬一有個閃失,還是不堪設想。如今用上機器人,就可代替人工做這些危險工作,每台價格不過2000元,不存在安全問題,而且工作效率要比人工高得多。

未來家居的中樞神經

如此善解人意的智能機器人像家用電器一樣進入尋常百姓的家庭生活,今后還將大面積普及,這非天方夜譚!回想30年前,當時電子計算機還需要幾個房間才能容納,進入機房還得換拖鞋穿防塵服,拉上窗帘,打開排風扇,誰能想到今天的筆記型電腦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把玩;20年前,像磚頭一樣俗稱"大哥大"的移動電話剛問世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今天的智能手機,撥打電話的功能几乎成了陪襯,不裝個"微信"就徹底"out"了。何況就機器人的價格而言,2000元左右的門檻對於普通工薪家庭而言早已不是什麼負擔。

未來的家用智能機器人不僅能當“保姆”,還能當“管家”。近期一條廣為轉發的手機微信稱,機器人已經成為影星林志穎家中的“明星”,讓奧巴馬都羡慕不已。林志穎在片場拍電影的同時就能通過給家中的機器人發布指令,從而命令家裏的電飯煲煮飯、提前打開空調調好室溫、打開熱水器放好洗澡水。到家后,就能享受香噴噴的米飯和家庭生活的“溫暖”舒適。

孩子和老人是社會的弱者,智能機器人同樣能夠給與照料和關懷。比如,如果您不放心小孩一個人在家裏,可以讓機器人尋找您的寶貝,看看寶貝在哪裏、做什麼,會不會遇到危險,因為機器人具備可以移動、能夠視頻互動的特性。而對於居家養老的老年朋友們,智能機器人還可幫助他們點歌、娛樂、做家務、保健,以及提供信息服務,成為老年朋友們的家庭幫手。[NT:PAGE=$]

以上這一切就是未來家用機器人的應用方向——智能家居系統的“神經中樞”。而我們手中的智能手機將完全有可能成為用以控制神經中樞的法寶,前提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機器人製造商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將其外圍的智能設備關聯起來,成為給他們發號施令的司令官。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中華工商時報採訪時表示,今天的家用機器人尚處於起步階段,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但他預言,今天看起來還顯得“幼稚”的機器人,最終也將和個人電腦、手機一樣,成為每個家庭的必配“家用電器”,從很多方面深刻地影響、改變我們的生活。其在未來智能化家庭當中的地位和角色都將舉足輕重。這是未來家庭走向智能化的潮流和趨勢所決定的。未來的家用機器人在功能上將多樣化,不僅僅會掃地擦玻璃,還會做飯、當保安……機器人技術將改變我們所知和所做的一切。從保姆到司機的很多職業都面臨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

甚至有人預言,未來30年將有多達70%的傳統職業受到機器人的衝擊。

市場突飛猛進

智能機器人從實驗室走進千家萬戶,市場無疑是必由之路,因此世界上各主要的機器人生國家都十分重視機器人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培育。日本機器人協會預測,到2025年,全球機器人業的“蛋糕”將達到每年500億美元的規模,是現在市場規模的10倍。一項來自美國製造業巨頭弗裏多尼亞集團的題為“世界機器人在2016”的全新調研表明:服務型機器人的需求量已經超過了工業機器人。從現在起,一直到2016年,全球對機器人的需求量將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增長。到2016年時,服務型機器人的需求量可能會翻上兩番。

在我國,機器人業的發展也方興未艾。工信部日前也正式發布《關於推進工業機器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每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台數達到100以上的目標,意味未來國內對機器人的需求將有突飛猛進的增長,也為工業機器人開啟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期。國際機構預測,中國將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比如,巨輪股份、慈星股份等多家嗅覺靈敏的上市公司都發布了工業機器人計劃;上海、江蘇和重慶等多個省市也將機器人業作為2014年的重點突破領域。工業機器人能否成為一個新的掘金業,併我國傳統製造業升級帶來新的紅利,這些新的業動向值得關注。另據報導,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德國庫卡近日舉行了在華製造的首台機器人下線儀式。

搶抓“機器人紅利”

未來機器人業的發展,也將為新興行業提供佳的“載體”。就像圍繞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催生出手機社交、手機游戲、手機銀行等一批發展速度驚人的新興業一樣。隨未來機器人逐步進入每一個家庭,傳統的商業模式或許也將面臨重大的挑戰。

未來當機器人成為了您的“管家”、幫您打理日常生活時,那麼很自然,那些嗅覺靈敏的商家遲早會找到他們未來的“金礦”在哪裏——數以萬計、“潛伏”在人類身邊的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極佳的商業平台,“他”可以陪主人話聊天、給主人唱歌跳舞,甚至幫助主人選購一件襯衫……那麼,“他”很可能成為商家未來的“必爭之地”。[NT:PAGE=$]

陸刃波認為,我國大力發展機器人業也有現實的意義。隨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加速,在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逐漸削減我國人口紅利的背景下,機器人技術與傳統製造業的深度融合,為創新傳統業的品和技術帶來新機遇。從國際經驗看,以機械化、自動化及智能化設備的大規模普及提升企業生效率,是經濟轉型過程中業結構的顯著變化。對於我國傳統製造業來講,搶抓“機器人紅利”,以此作為促進業升級的發展方向,對於重塑競爭力至關重要。

據新華網近日報導,用工荒正在倒逼機器人業化提速,在面臨結構性用工荒的背景下,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對精密製造的內在要求提升,機器換人計劃迎來提速機遇。從潛在需求來看,我國機器人業將迎來25%至30%的快速增長期。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擁有30萬台機器人,機器人及系統值約1000億元,帶動3000億元零部件市場。

陸刃波認為,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這與應用機器人替代傳統勞動力,從表面看也會生新的矛盾。對此,不能簡單解讀為“機器人搶飯碗”,而必須辯證地看。首先,傳統製造業勞動密集型優勢已經不再,“機器換人”將成為今后製造業創新的重要方向和大勢所趨。其次,轉方式、調結構本身要求人力資源開發順應業升級需要,而若缺少發展的眼光,一味固守過去我國勞動力人多價廉的舊思維,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因此,能否抓住“機器人紅利”還取決於兩方面的決心和行動:一是發展必須轉型升級,二是適應轉型升級,順勢而為加緊開發人力資源,推動勞動者向高端轉移,讓中國經濟在創新驅動下邁上新台階。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