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廣西金融創新改革措施直指人民幣“回流”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何豐倫 盧羨婷

南寧(CNFIN.COM / XINHUA08.COM)--從農業保險到跨境人民幣攜帶“升級”,從民營銀行組建到東盟銀行引進……近日,廣西出臺53項金融創新改革措施。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是廣西通過金融領域的創新,為作為中國—東盟自貿區核心城市未來5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等11個部委聯合出臺了《云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方案提出了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培育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推進保險市場發展,加快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跨境合作,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建立金融改革風險防范機制,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機制10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廣西作為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是我國較早與周邊國家開展金融合作的省份。截至2013年11月末,廣西跨境人民幣的結算量達到2013.5億元,經常項目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多年來穩居西部12個省區、全國8個邊境省區之首。


以金融為杠桿持續打造“升級版”的中國—東盟自貿區核心區域,這是廣西發展的“深層版面”。廣西明確:建立審批“綠色頻道”,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銀行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辦理跨境人民幣國際結算業務,擴大人民幣特許兌換業務、放寬人民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支援金融機構開展境內外聯動人民幣產品創新,推動人民幣在周邊區域國家和試驗區之間實現無障礙的雙向流通。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如何實現“回流”。廣西出臺的這一系列措施,目標直指這一“短板”。更為重要的是:強化以人民幣為核心的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包括支援境內外金融機構到試驗區和東盟、南亞國家設立各類分支機構,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探索礦產權、林權、文化產品等要素的交易市場。(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