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中國經濟未來幾年內結構性放緩趨勢仍可能持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8 10:41
和訊銀行消息 4月15日晚,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發表最新觀點,他指出,中國2016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略有放緩,同比增長6.7%(摩根大通預測:6.8%;市場平均預測:6.7%),而2015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6.8%。摩根大通的季調流程表明,環比來看,2016年第一季度實際GDP放緩至季調折年後環比增長6.0%(摩根大通預測:經季度性調整後按年率計算環比6.3%),而2015年第四季度季調折年後GDP環比增長6.6%。同時,名義GDP2016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7.2%,而2015年第四季度為同比增長6.0%。
雖然2016年第一季度GDP基本符合預期,但3月經濟活動的具體數據強於預期。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強於預期,零售銷量數據與摩根大通的預期一致。
政策調整開始起效
第一季度GDP整體向好。盡管第一季度增速經季調折年後放緩至6.0%,但月度數據表明3月的經濟活動明顯好轉。尤其是,工業生產和投資活動(由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帶領)明顯改善,汽車、房地產、水泥和鋼鐵業全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復。此外,名義GDP增速從2015年第四季度的6%上升至2016年第一季度7.2%,意味着GDP平減指數從負值(2015年第四季度為-0.8%)變為正值(2016年第一季度為0.5%)。
經濟活動改善似乎是由政策推動的。例如,在第一季度,國家控制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升23.3%(占總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分之一),而私營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升5.7%。如從資金來源看,則在第一季度,預算資金增加16.9%,銀行貸款增加13.9%,而自籌資金減少0.2%,外國投資減少25.6%。此外,在第一季度,新開工投資項目總數增加40%。
在過去兩三個季度內,財政和貨幣方面的政策性調整顯著。在財政方面,預算內高財政支出,12月以來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增加,以及政策性銀行貸款、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等財政政策調整消除了2015年頭兩三個季度內出現的意外財政拖累。在貨幣政策方面,信貸增速自2015年第三季度以來穩步回升(如果根據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進行調整),緩解的通縮壓力(如PPI和PMI平減指數所示)也降低了企業部門的實際利率,幫助改善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此外,貿易加權匯率自2015年中以來從峰值水平下降了5-6%,幫助緩解了出口壓力。
摩根大通預期,政策調整將在2016年第二季度繼續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增長勢頭溫和回升至經季調折年後增長7%。隨着增長企穩的跡象增多,摩根大通預期,宏觀政策會回歸中性,財政和貨幣支持規模減小(例如社會融資規模會在2016年下半年下降),因此,2016年下半年的增長勢頭將會放緩(第三季度經季調折年後環比增長6.6%,第四季度經季調折年後環比增長6.3%)。
不要過於興奮
3月的數據令人鼓舞,短期尾部風險(對中國「硬着陸」的擔心)比幾個月前顯著減少。然而,經濟復蘇可能是溫和且短暫的,在未來幾年內結構性放緩的趨勢仍然可能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3月經濟活動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行業(包括鋼鐵、水泥、房地產等)的推動。在這些領域中,大部分仍然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去產能仍在繼續。所以,3月的反彈可能是臨時補庫存所致(得益於庫存減少),可能不可持續。例如,房地產投資復蘇和新房屋開工可以反映房地產開發商不斷變化的策略(通過加快施工步伐來利用目前的良性市場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季度,房地產開發商新購買的土地同比下降11.7%。
此外,采用逆周期政策,有助於穩定增長,但會以其他政策目標為代價。尤其是,最近幾個季度信貸增長加速表明中國的債務(占GDP的百分比),尤其是企業債務,將會繼續攀升。這可能導致金融風險進一步惡化,特別是在沒有企業債務問題的可靠解決方案(例如破產方案)的情況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上述政策寬松不會是大規模和持久的,因為這會與其他政策目標(例如金融穩定和經濟再平衡)相抵觸。摩根大通預期,當經濟增長勢頭穩定時,政策支持規模將會回收,增長態勢可能會重復我們近年觀察到的「小周期」(經濟活動的轉換和政策重點的轉換)。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