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啟動資金從哪來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8 08:13
圖為貧困戶王炳昌在養殖場餵養黃牛。 王敬攝 |
產業脫貧離不開資金支持,瓶頸如何破解?記者走進位於秦巴山區的四川通江縣火炬鎮苟家壩村進行調查。
小額貸款免抵押、免擔保,貧困戶順利創業脫貧
這段時間,劉清平越來越忙了。一早起床後,不是給養雞場除糞、消毒,就是到大棚里收割蔬菜。因為忙,很多時候他都是早飯午飯一頓吃。
從貧困戶成為種養大戶,這半年來,劉清平在苟家壩村出盡了風頭。
早在2014年11月,劉清平就想用學到的養殖技術發展產業。啟動資金成了攔路虎。家徒四壁,又欠了一屁股債,踏破親朋門檻,也沒有哪個願意借。無奈之下,劉清平不得不向火炬鎮信用社求助。
「沒抵押還想貸款?」信貸員的這句話,深深刺痛了劉清平。倔強的他先後跑了四次信用社,都吃了閉門羹,因為和絕大多數貧困農戶一樣,他既沒有什麼財產可抵押,也找不到人擔保。
轉機出現在2015年3月。針對農村貧困戶貸款難,通江縣探索推出免抵押、免擔保、財政貼息的「扶貧小額貸」,並在苟家壩村試點。
劉清平順利獲得了5萬元貸款,他把村里80余畝撂荒的集體土地承包過來,養了4000只土雞,還種了5畝大棚蔬菜,今年年底他將順利脫貧。
現在的劉清平充滿了干勁,修通了下山土路,准備擴大養殖規模,下一步還考慮牽頭成立合作社,帶動更多貧困戶養雞。
和劉清平一樣,目前苟家壩村已有52戶貧困戶獲得208.5萬元 「扶貧小額貸」,發展起了產業。
「通江人民勤勞質朴,很多貧困戶脫貧就卡在了啟動資金上,扶貧小額貸為他們提供了『脫貧種子』,他們就能通過發展產業改善生活甚至改變命運。」通江縣委書記趙萬先深有感慨地說。
評級授信,風險基金托底,銀行放貸有「安全閥」
脫貧致富,產業扶貧是根本之計。長期以來,產業扶貧難在金融瓶頸。沒有啟動資金,產業脫貧只能是美好願望。
現如今,在苟家壩村,為什麼貧困戶免抵押、免擔保,就能順利貸到款?金融機構放貸的底氣來自哪里?
苟家壩村541戶1892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1戶,是重點貧困村。
2015年,巴中市委書記李剛先後3次到該村調研,他指出,一定要打通金融扶貧瓶頸,破解產業扶貧「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隨後,通江縣在苟家壩村試點探索「5+1」金融扶貧機制,「5」即銀行信貸、部門幫扶、財政貼息、保險和企業(合作組織)帶動,「1」即貧困戶。
為確保扶貧貸款收得回,苟家壩村建立了村規民約、評級授信和風險保障等多道「安全閥」。
苟家壩村的《村規民約》明確:凡有扶貧小額貸款的農戶,只准發展產業,不准挪作他用。所有貸款都必須按時結清貸款本息,如果失信,取消該戶享受村內優惠和福利。
為降低放貸風險,通江對全縣2888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評級授信。鄉鎮扶貧辦、包村干部、信用社、貧困村第一書記、村委成員及群眾代表聯合組成評級授信小組,對貧困戶的信用等級進行民主評議。評級指標體系中,誠信度占50分,家庭勞動力和勞動技能各占20分,上年度人均純收入占10分。得50—60分的貧困戶評級授信為一星,授信限額為1萬元;在此基礎上,得分每增加10分,授信等級增加一個星級、額度增加1萬元。
發展當地特色的空山黃牛養殖,是苟家壩村一個重要脫貧產業。中華聯保公司為農信社支持貧困戶養殖黃牛又加了一條「保險槓」。養牛戶交300元保險費,當黃牛出現疾病死亡、意外事故、自然災害、食物中毒等四種情況時,可獲得保險公司5000元/頭的賠償。
風險基金為農信社放貸築起了又一道牢固的「防線」。結對幫扶苟家壩村的通江縣信訪局,從辦公經費中擠出10萬元存入信用社,作為村級風險發展基金,撬動信用社放大至少10倍貸款給貧困戶發展產業。趙萬先介紹,到2015年底,全縣已有69個幫扶部門籌集500多萬元村級風險發展基金,縣財政還出資1500萬元設立了小額貸款風險基金。
當貸款人受到不可抗力和重特大疾病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貸款無法按期收回本息,采取村規民約、依法訴訟、保險理賠、縣級扶貧小額信貸風險基金補償等措施後,銀行仍有資金損失時,還可啟動村級風險發展基金。
「以前我們是不敢貸、不願貸,現在有了這麼多道『風險防護牆』,我們是主動貸,普遍貸。」通江縣信用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吳軍說。
龍頭帶動、股權分紅,貧困農戶有底氣敢貸款
扶貧小額貸款要更好發揮作用,除了金融機構願意放,還要貧困戶願意貸。為此,通江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方便貧困戶貸款。通江縣信用聯社開辟了扶貧小額信貸綠色通道,在全縣524個村都設立了金融服務便民點,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貸款。
降低貸款利率。通江縣信用聯社的扶貧小額貸款實際執行利率僅為商業貸款利率的50%左右。同時,扶貧局統籌專項扶貧資金、縣財政局籌措縣級財政資金,按照年利率5%予以貼息。
「現在,5星農戶1年期貸款執行利率為4.785%,實際上農戶不需自己掏利息就能使用貸款。」火炬鎮黨委書記張勁松說。
村民李會蓮這次貸了2萬元,買了2頭牛、4頭豬和100只雞。「現在貸款門檻低,利息基本不用掏,我們貧困戶就敢貸了。」
貧困農戶敢貸款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江縣在產業扶貧中把企業和農戶「綁在一條船上」,農戶收益有保障。
四川犁夫牧業公司是苟家壩村引進的龍頭企業,董事長趙陽初介紹,企業目前與村里23戶貧困戶簽訂了肉牛養殖及保底價收購協議,農戶向公司出售一頭400公斤以上的育肥黃牛,僅從公司獲得的獎勵就達1000多元:300元現金銷售獎勵,同時按40%的凈肉率每斤獎勵3—5元。公司還替沒有圈舍或者圈舍不能修繕的35戶貧困戶代養了70頭黃牛。
「去年我貸款買了2頭空山黃牛,送到犁夫牧業公司集中代養。青飼料可以抵減飼養成本價,我要拿回去餵牛。」正低頭在菜地里忙着撿黃菜葉的貧困戶張建富說。
除了養牛收入,貧困戶還能作為股東從企業分紅。村里把財政支農資金形成的經營性資產250萬元參股企業,每年至少可獲得年利率8%的保底分紅。村里的股權都一一量化到每個村民。101戶217個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占30%的扶貧股;村委會占30%的集體股;全村村民占40%的一般股。「股權量化、收益扶貧,將加快貧困戶特別是無勞動能力貧困戶的脫貧步伐。」通江縣信訪局駐村第一書記丁強說。
「扶貧小額貸有效破除了貧困農戶的啟動資金瓶頸,產業脫貧的路會越走越寬。」趙萬先說。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17日 11 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