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錢震宇專欄】誰能解決Uber的問題?

錢震宇 2016-03-14 09:05


打著「共享經濟」的Uber,從共乘概念出發,掌握新媒體趨勢,同時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快速擄獲了消費者的青睞。從2009年成立至今,營運範圍已經擴展到全球400個城市,成長非常快速。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缺乏法源依據的不確定因素,以及大陸市場的競爭激烈,讓Uber財務出現狀況。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The Information的文件指出,去年上半年,Uber全球虧損將近10億美元,比2014年全年虧損高出近一半。這些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勢必影響Uber的前景。

即便如此,Uber還是不斷拓展新業務。日前,Uber才宣布在印度第三大城市班加羅爾啟動「uberMOTO」業務,消費者在手機上叫摩托車,一樣可以知道司機姓名、照片及摩托車品牌,同時知道幾分鐘後抵達及所需費用,同時司機會提供安全帽及皮帶,以確保安全。

Uber的出發點是好的,它了解當地消費者的交通需求,同時避開最為人詬病的塞車問題,利用摩托車特性,能快速抵達目的地。此外,對於UberMOTO的司機,Uber一樣使用共乘汽車服務(carpooling service)的概念,藉由共享摩托車來解決當地汽車過多的問題,讓交通更有效率。Uber官方說,未來UberMOTO服務將擴及到印度其他城市。

使用過Uber的消費者大概都不會否認,Uber在使用上的便捷,以及資訊上的揭露,同時確保在特殊天候還能夠叫到車。更準確地說它精準滿足了新消費經濟時代的幾項特性,透明、便捷、有效率。更重要的是,Uber成功扮演了提供服務者及使用服務者間一個順暢的平台,而這幾近零成本的門檻及新興交易機制,讓它衝擊到原本的產業結構。

然而,Uber在解決消費者問題的同時,卻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最棘手的就是法令問題,Uber被批評是非法載客,這種無本生意引發合法的計程車業者反彈。在法國,去年7月,Uber就因為合法計程車業者罷工、抗議而被迫停止營運,雙方還發生不少衝突;更早之前,包括西班牙、法國及泰國,都因為有業者向政府申訴,導致Uber被當地政府喊停。

Uber進入大陸市場,也未如當初預期中順利。首先,大陸出租車市場的混亂程度非Uber高層所能想像,據大陸當地人表示,跟Uber相似的叫車APP,就有好幾個,每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及優惠,更何況比Uber早進入市場的大陸本土品牌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打出民族口號及低價優惠,更是殺得Uber體無完膚。Uber從2014年7月進入大陸市場,至今仍是虧損連連,卻又難以抽腿。

Uber的問題,其實也是新創團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獲利模式不等於經營模式」。通常研發團隊會做出一套產品或機制,創造利潤,對外募資,但產品的生命期大多過短,公司無法長期維持穩定經營,此時要是體質還不錯的新創公司就等著別人併購,體質差的就可能尋求奧援,不然就宣告倒閉。

Uber靠不斷融資,擴充財務與據點,來說服投資人及金主繼續支持,卻放任在各地的法務問題以及司機衍生出來的犯罪問題,不願真正去面對,就根本的合法性作出解釋,也連帶使得它財務負擔愈來愈大。

Uber的利基也是它最大困境所在,這些問題沒人能幫忙解決,只等Uber自己做出改變。

文章標籤

錢震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