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好時間裏對壞消息的過激反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31 10:31
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8月31日,CNBC周刊網站刊文表示,其實美股近期的大跌並非不可理喻,只是一個市場規律的再度驗證而已——投資者的避險意願使得他們總是會對景氣時期裏的壞消息做出過激反應,卻對不景氣時期裏的好消息反應不足,於是乎,資價格在景氣時期裏總是要對各種消息敏感得多。
過去兩周當中,美國股市遭遇了戲劇性的衝擊,直線下跌,直至最后兩天反彈,才輓回了部分損失。
在長時間無所作為之后,市場突然以如此急速上演這樣的行情,很自然會讓人猜想市場到底是被大量的機器人操作員統治了,抑或乾脆就是徹底失去了理性。
可是事實上,我們或許完全有辦法去理解這樣的行情,只要我們將視界放大一點就好,其實多年前的一份漂亮的研究報告已經給出了完美的解讀方式。
完全能理解
首先,大家都已經清楚地知道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以及中國股市崩潰才是美股拋售的根本起因。
其實,起關於中國的焦慮,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過去幾年當中,中國經濟硬陸的可能性一直是經濟學界老生常談的話題。
這種背景之下,中國股市歷時三月的大跌無疑成為了催化劑,讓長期以來揮之不去的憂慮徹底沸騰。更要命的是,這還發生在全球經濟狀況不佳的時候。
不管你是否相信,一些專家認為這都是有意義的。
“在我看來,這下跌是理性的。”Rareview Macro的阿佐斯(Neil Azous)在回應採訪的郵件當中寫道,“風險資的中期上漲正在受到越來越強大的抑制,因為這個世界的流動性正在被美國可能的加息和中國的貨幣貶值轉移。”
此外,由於“增長面消極因素首次高同步出現——美國下半年國內生總值乏力,日本消費型經濟步履艱難,歐洲再度陷入歐洲央行加息前那種增長遲緩的狀態”,人們眼前的圖景自然也就更加暗淡了。
更何況,中國依然是“極端難以解讀”,阿佐斯的意思是,總之,在這樣的一個世界當中,市場的洗盤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合理的預期
在上述一切發生的同時,美國國內經濟、美國企業和其股票的前景也變得越加撲朔迷離。
美國顯然是脫出了衰退的境地,但是腳下的路依然不好走。一些經濟學家依然抱增長會在未來幾年內突然加速的希望,但是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全球的疲軟將使得前者的想法成為白日夢。總之,美國經濟要持續擴張,需要克服的困難不少。
在這樣的時候,壞消息會造成特大衝擊,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對此,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韋羅內西(Pietro Veronesi)在被廣泛引述的《股市在景氣時期對壞消息的過激反應:理性預期均衡模型》(Stock Market Overreaction to Bad News in Good Times: A Rational Expectations Equilibrium Model )解釋道:“投資者各種變化進行‘避險’的意願使得他們總是會對景氣時期裏的壞消息做出過激反應,卻對不景氣時期裏的好消息反應不足,於是乎,資價格在景氣時期裏總是要對各種消息敏感得多。”
這一觀點的核心就在於,投資者整體而言是厭惡風險的,也就是,他們討厭賠錢超過喜歡賺錢。因此,在經濟擴張周期,壞消息意味更大的風險,因為它或許會讓經濟狀況惡化——這就意味經濟進入糟糕區間的潛在可能性。
因此,面對壞消息,投資者常常是做出“雙重”反應——一重是因為消息是壞的,而第二重是因為這可能導致回報率變低。結果當然就是價格受到打壓。
近期的市場下跌就是如此。來自中國的壞消息是糟糕的,這是第一重,而這可能會威脅到美國的復甦,這便是第二重。因為這些使得持有股票的風險變大了,因此股價下跌的幅度必須超過這一消息本身所對應的影響力。
當然,股票價格因為某些消息而驟跌,這到底是否理性還是大有討論的余地,歸根結底,股價是在試圖預測未來的盈利和股息。只是,一旦我們考慮到投資者討厭風險這一點,最初他們看似過度的反應也就不難理解了。
毋庸贅言,討厭風險這一點本身也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是人類天性的一部分,投資者必須學會和其打交道。(子衿)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