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2030土地計劃面臨挑戰 中國模式或解難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13 15:09
和訊網訊息 日前,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成功舉辦,來自10個國家的與會代表共同審議通過《庫布其全球沙漠化行動計劃》,匯聚全球的商業力量、科技力量、文化力量,通過ppp的模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綠色戰略,推動全球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的實現,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荒漠化治理經驗成國際焦點
今天的庫布其向來賓展現了沙漠另一面的美麗。
代表們深入沙漠腹地,參觀了綠植蔥蔥的沙漠植被修復區、多姿多彩的沙漠植物種子庫、能源循環利用的沙漠生態產業園以及與扶貧產業相結合的生態光伏項目,現場觀摩了億利資源集團創新的“氣流法”、“螺旋打孔法”等植樹技術。代表們對“庫布其荒漠化治理模式”逐漸形成了立體認知。
作為全球唯一致力於推動荒漠化防治和生態經濟發展的大型國際論壇,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自2007年創立以來,始終聚焦這個困擾全世界的難題———荒漠化。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問題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的土地面積173萬多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其中,80%分布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
沙漠是有生命的。在當天舉行的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上,中國政府代表表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沙治沙,並認真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走出了一條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並重、治沙與治窮共贏的中國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
庫布其是中國第七大沙漠。論壇期間,中國荒漠化治理實踐的“庫布其模式”被多次提及。這一模式由政府政策性支援、企業產業化拉動、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經過多年努力,總面積1.86萬平方公里的庫布其沙漠,有1/3披上了綠裝,沙漠沙塵天氣減少了95%。而沙漠中藥、生物肥料、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等產業的壯大,也極大改善了10萬沙區民眾的生活,年均人收入從不足2000元增長到近萬元。
庫布其只是中國推動荒漠化治理、建設生態文明的典型案例之一。據出席會議的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大對荒漠化防治與環境保護的科技投入,推動了生態修復的產業化發展:“形成了沙生植物篩選培育、沙區植被修復、經濟型防沙體系構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術新模式,累計示范轉化面積已達2000余萬畝。此外,建設了庫布其沙漠化防治、畢節石漠化防治、三江源生態治理等國家級生態綜合治理科技示范基地,帶動了生態醫藥、生態光伏、生態牧業、生態旅遊等產業的發展,將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由‘兩難’變為‘雙贏’。”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女士表示,中國的防沙治沙給當地生態帶來了巨大轉變,數百萬人口從中獲益,希望中國的治沙模式能在更大范圍推廣。
沙漠是近在眼前的“另一個地球”
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召開前夕,nasa宣布發現了開普勒452b“類地行星”。訊息在論壇上余溫猶在,當代表們激動地向人類探索宇宙的精神致意時,回頭卻發現沙漠就是近在眼前的“另一個地球”。
“沙漠是人類共同的希望。沙漠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4,幾乎全部未利用。與1400光年外的452b相比,沙漠簡直是近在咫尺,與耗費龐大的宇宙開發相比,沙漠開發幾乎就是唾手可得!”全國政協常委、論壇秘書長王文彪是在為他出生、成長的家鄉呼吁,也是投身治沙事業27年的思考與傾述。
“沙漠荒蕪,但這也意味著廣闊的空間資源;沙漠缺雨,但這也意味著充足的光熱資源;沙漠形成原因復雜,這也就意味著豐富的地下資源;沙漠植被獨特,這也就意味著珍稀的食藥資源。這是多么誘人的寶庫,等著我們去探索和開發。”
拋磚引玉,首場商業資本平行論壇即以“秉承以商業力量、新商業文明、金融資本手段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化發展的引領作用,注重金融手段在共建絲綢之路中的核心價值和紐帶作用”為話題,引發了企業家的深入探討。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崔世昌認為,在未來一個時期,綠色化工將能夠取代以后的化工,這不僅對中國也是對人類都是一個新的貢獻。
作為土生土長的內蒙古人,蒙草抗旱(300355,股吧)集團董事長王召明對沙漠的感受最深,從小時候的恨沙怕沙,到今天目睹在庫布其模式將沙漠變綠洲,他直言不容易。王召明建議,沙漠土地的使用權能否區別於草原、農田,設立另一種土地權。
華誼集團董事長劉訓峰、長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志剛、新華聯(000620,股吧)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等商界代表在論壇上相繼發言。
“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下的金融創新與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的金融創新與合作”被作為大會分論壇的主題之一專門進行了討論。
代表們相信,由政府支援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廣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不竭動力。綠色絲綢之路建設,需要金融支援與金融創新。
剛剛拿到上海首張民營銀行牌照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參加了這次論壇。他說,“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分布著面積廣闊的荒漠化地區,確實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而從某種角度上看,生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對金融業來說,都是好項目。好項目不應缺乏金融資源。
王均金慶幸他們起步比較早。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億利資源集團與均瑤集團等機構曾共同發起“綠絲路基金”,首期募資300億元。“‘綠絲路基金’是股權投資基金,主要就是投資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領域。‘一帶一路’里面會出‘黃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