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外國對沖基金游走中國監管灰色地帶以貿易公司名義進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10 16:58


外國對沖基金和專屬交易員的大量擴散,也讓中國監管層追蹤做空中國股市者的努力復雜化。

數百只外國對沖基金和交易商正活躍在中國監管的灰色地帶。


8月10日,路透社報導稱,他們采用的投機交易規則,增加了中國股市監管機構救市努力的復雜程度。

對十幾家外國對沖基金、自營交易員和顧問的采訪顯示,盡管有旨在限制外來者的嚴格的投資規則,外國資本正大規模地游走於中國股市。

外國對沖基金規避正式的投資渠道,找到了合法途徑來押注中國股票和衍生品。要知道,在正規渠道,他們難以施展賣空大法。

“目前市場的震盪走勢,加上散戶投資者士氣低落,這些外國對沖基金的投資規則很自然地引起市場拋售……這背離了政府的救市意圖,”投行NSBO(藍色橡樹)的中國市場分析師奧利弗·巴倫表示。

自今年6月達到本輪牛市高點以來,中國的上證和深證股值已下跌了近30%。中方的主管機構指責外資拋售股票,已著手查處“惡意做空”,並調查對沖基金常用的自動化交易行為。

對沖基金和自營交易員增加市場的流動性,是健全證券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分析師認為,由於中國股市缺乏“買入並持有”的投資者基礎,他們對中國股市造成的影響被放大。

目前,在中國運營的外國對沖基金的數量沒有公開數字,但業內人士表示,繞過監管和控制更嚴格的正規渠道,有數百家外國基金在中國以各種方式存在。

通常情況下,這些公司先是設立全資的在岸貿易實體,主要經營實物商品貿易,例如堅果、螺栓和金屬鎳的進出口業務,然后通過與本地經紀人的合作,將業務擴展到金融證券領域。

在法律上,他們以商品貿易或咨詢公司的名義登記,使用公司利潤進入股票市場,這一點和任何國內公司做的完全一致;或者,他們將投資建議出售給中國的投資者。

“外國資本在中國要進入股票和期貨交易領域,無論是開設在岸公司或是在海外獲得市場準入,都面臨許多障礙,但存在一些公司結構,使企業得以並且切實進入市場,”Neo &;Partners Global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里歐表示。他的公司主要負責幫助外資在中國及其他市場設立公司。

外國對沖基金和專屬交易員的大量擴散,也讓中國監管層追蹤做空中國股市者的努力復雜化。

幫助一家美國貿易公司在中國設立機構的一公司高管稱:“有這些渠道存在,一旦公司盈利,你可以用這些錢做任何事情。在上海注冊的交易賬戶有1.2億個,沒有人可以監管這么多賬戶,也沒人知道這些賬戶在做什么。”

全球對沖基金巨頭Citadel公司8月2日表示,確認國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賬戶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微博]限制交易。

Citadel還認為,公司運營符合中國法律法規。

來自外國對沖基金的訊息源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司度案的進展,擔心有關行動可能導致中國改寫投資規則,使今後運作難度增加。

業內人士還指,許多中國投資者也愿意把資金交給對沖基金打理,他們認為這是在一個不可預測的市場掙快錢的好方法。

不斷增長的中國市場總是能夠吸引到大鱷們的注意。

除了Citadel,在中國經營的大型電子交易公司還包括總部在美國的高頻交易巨頭Virtu Financial,它上周宣布已與中國一家券商合作開展業務。公司目前主要經營商品期貨,但希望擴大到股票交易。

報導稱,來自紐約的金融服務公司Tower Research Capital和IMC、Optiver,以及Eclipse Trading也在中國開展業務,還有美國的量化對沖基金D.E. Shaw,Pine River,Bridgewater和Och-Ziff。這些公司均未被控有任何不法行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