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生態競逐下半場:誰是價值承載的最適解?
BlockBeats 律動財經
從 2023 年 Ordinals 協議大火,帶起了 BTC 生態轟轟烈烈的建設至今,BTC 生態在短短一年半時間內走完了 ETH 過去多年的演進。到今年 Q1 結束,BTC 生態的 1.0 週期也逐漸告一段落。 BTC 的價格也一改以往暑期的低迷,連續突破了 11 萬,12 萬美元/枚,觸達了新的 ATH 時刻;但 BTC 生態相關代幣在交易所的市場表現卻差強人意;但一項技術從提出到發展,再到落地和廣泛採用,只有短短一年必然是不夠的。更不用說在最大的價值儲存網路 BTC 上進行新技術的實踐了。

觀察 BTC 生態的不同技術路徑可以發現,我們仍處於一個 BTC 生態的發展期。 BTC 生態真正的繁榮還遠遠沒有來臨。因此,BTC L2 的路線之爭才剛開始。
BTC 生態的 1.0 和 2.0
既然 BTC 已被廣泛認可為「數位黃金」,為何仍需要推動 BTC 生態的發展?這是因為 BTC 網路本身的腳本語言極為簡化,再加上 PoW 共識機制,保證了極高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但也限制了比特幣的可擴展性與可編程性。而作為整個加密產業的底層錨定資產,BTC 實際上還有大量的價值尚未被充分釋放。想像一下,若僅有 10% 的 BTC(即約 210 萬枚)被用於 DeFi,以每枚 10 萬美元計算,將有高達 2100 億美元的資產流動性被釋放!
從生態組成來看,BTC 生態可分為基礎設施層(L2)與上層金融協定(BTCFi);下文將主要聚焦於 BTC 基礎設施技術路徑的詮釋與比較。
在 BTC 生態的 1.0 時代,其典型特徵是「TVL 優先」-先透過資產橋或託管將 BTC 轉移至 L2 網絡,再在 L2 上部署 DeFi 協議,啟動 BTC 的流動性。這也是早期 ETH 側鏈的玩法,知名代表就是 Polygon;這也對 ETH 時代過來的加密用戶非常友好,其實邏輯就是 EVM 的 L2——只不過底層是 BTC 網絡,所以此技術路徑能快速累積資金與用戶基礎;但短板也特別明顯:BTC 資產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
BTC 生態的 2.0 時代則回歸到技術本質的革新:如何在安全性、效率和原生相容性方面實現突破。從雷電網路的主線上線,到 ZK Rollup、RGB、BitVM 等技術路線的活躍推進,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專案開始探索鏈上原生資產如何在 L2 上實現更安全、更有效率、更原生的生息與流轉。對開發者而言,這意味著更具可能性的創新空間;對 VC 而言,這代表著 BTC 生態從「估值驅動」走向「PMF 驅動」的重要轉折點。
BTC L2 技術路徑全景對比
根據現有的技術堆疊,可以分為下表的若干種技術路徑。但如果對每個技術路徑和所代表的項目進行深度探討,就會出現即使不同的技術路徑也會有共同使用同樣解決方案的情況,不同技術和堆疊之間也會存在子母集關係。
根據較為知名的 696
根據較為知名的 16 種技術路徑,此表格 B 15 75 75 種其路徑,LTCL 6資料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資料視覺化進行比較:
可以看出,大部分 L2 的市場影響了大幅度。此外,閃電網路的 TVL 數據雖然較去年是上升的,但對比去年的 BTC 數量,今年的閃電網路鎖倉量無疑是下降的。
BTC L2 的不同技術路徑概況
BTC 最正統的 L2 方案:閃電網路(Lightning Network)
可以說是 BTC 上最早的 L2 之一。其基本機制是,用戶之間在鏈上創建一個 2-of-2 多簽地址,構建一個雙向支付通道,並透過哈希時間鎖合約(HTLC)確保交易雙方在鏈下多次交互後,仍能以最新狀態安全結算到主鏈。整個過程中,只有開啟和關閉通道的兩筆交易需寫入主鏈,大量中間交易則在鏈下完成,從而大幅節省區塊空間並提升效率。
不過早期的閃電網路僅支援 BTC 作為支付貨幣,大大限制了應用場景的落地。為此,Lightning Labs 專門推出了 Taproot Assets 協議(以下簡稱 TA 協議),支援在 BTC 網路發行原生資產發行的同時還能和閃電網路無縫相容。 TA 協議基於 BTC 的 UTXO 模型和 21 年的 Taproot 升級,資產狀態以稀疏默克爾樹(MS-SMT)結構記錄,僅將交易資料的根哈希寫入鏈上,確保比特幣主鏈的資料整潔。同時,TA 資產也能被嵌入至閃電網路通道中進行快速轉移,實現「在比特幣網路上流通穩定幣」的設想。
此外,不僅僅是穩定幣,RWA 資產和項目代幣也得以在 BTC 上發行,BTC 多資產交易網絡會因為 TA 協議的引入真正地構建起來。
開發進度
截至 2025 年 6 月,閃電網絡已上線了 10 年,運行穩定,擁有超過 1.6 萬個節點和 4.1 萬個活躍通道;而在去年 BTC 破門現今也維持接近 4,000 BTC 左右。
閃電俠(BDT 資格)宣布將透過全球開發的生態對閃電網路的認可。
此外基於閃電網路的生態也慢慢成型了,例如金融基礎設施協議 Lnfi,旨在成為 BTC 及 Taproot 資產的首選平台,覆蓋資產發行、募資、收益及交易全流程。核心產品 LN Exchange 日交易金額達 3,000 萬美元,LN Node 提供超 5% 的無信任 BTC 收益。近期,Lnfi 就聯合了泰達與 Lightning Labs 在 X Space 討論閃電網路上發行穩定幣的機會與挑戰。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虛擬幣行情震盪!教你開年化200%的網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