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快訊

香港《穩定幣條例》落地: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金色財經


在全球數字金融浪潮洶湧澎湃的當下,香港《穩定幣條例》於8月1日正式生效,宛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金融領域激起層層漣漪。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條例,不僅標誌着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也為全球數字金融市場的規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鑑。


條例生效前三天,香港金融管理局同步發布了《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為條例的實施提供了詳細的執行細則。至此,香港的穩定幣監管框架躍然成型,成為全球關注的制度樣本。

穩定幣作為數字金融領域的新興產物,近年來發展迅猛。它通過與特定資產(如法定貨幣)掛鈎,保持相對穩定的價值,在跨境交易、支付結算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隨著穩定幣的廣泛應用,其潛在的風險也逐漸凸顯,如市場操縱、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等。香港《穩定幣條例》的出台,正是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確保穩定幣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目前,已有超過50多家企業或機構蜂擁至金管局諮詢牌照申請事宜。香港金管局表示,發牌將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如個別機構認為已準備充分並希望儘早獲得考慮,應於9月30日之前提交申請。預計首階段只會發出數個牌照,最快2026年初公布首批獲發牌照的穩定幣發行人,重點將聚焦跨境貿易與Web3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港府此次公布的穩定幣與法幣掛鈎,即與法幣按面值以1:1為抵押型的穩定幣,且並未限制掛鈎的法幣種類,其中包括離岸人民幣。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香港在數字金融領域的創新精神,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新的機遇。

從全球範圍來看,主要經濟體正加快構建穩定幣監管體系。歐盟率先通過《加密資產市場法案》,將穩定幣歸類為電子貨幣代幣,實行統一的許可制與透明化監管;美國通過《天才法案》草案及州級監管機制,提出禁止無牌發行、實施100%儲備等核心要求;新加坡、日本等地則選擇相對開放的路徑,在明確監管邊界的同時,支持金融科技公司和支付機構開展創新試點。儘管各地區政策框架各有側重,但總體方向趨同:在保障金融穩定與用戶權益的前提下,為穩定幣的健康發展營造可持續的監管環境。

內地企業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機遇。網路科技巨頭京東集團和螞蟻集團均開始準備在香港發行穩定幣,前香港金管局局長陳德霖參與創立的RD InnoTech Group也在朝着這一目標努力。此外,總部設在上海、為中小企業提供跨境收付的XTransfer每月處理約100億美元的交易,該公司也在密切關注香港的監管制度變化。其創始人Bill Deng表示,目前跨境支付中每筆交易銀行要收取50至100美元的費用,而使用穩定幣支付的成本僅為幾美分。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新規旨在「遏制近期頻繁利用穩定幣進行的各類詐騙活動,全面保護投資者權益」。近年來,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突破2500億美元,交易量高達20兆美元,但隨之而來的市場亂象與投資者損失也日益嚴重。香港此次立法,正是直面這些迫在眉睫的風險,旨在為市場注入信任與秩序。

《穩定幣條例》的核心在於建立一個「風險為本、合規有序、促進創新」的監管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嚴格的牌照管理制度、100%儲備資產保障和嚴控金融犯罪風險。

在牌照管理制度方面,即日起,任何在香港發行或面向香港公眾推廣穩定幣產品的機構,均須取得金管局執照。監管範圍不僅限於本地發行人,也涵蓋境外發行但錨定港元或面向香港市場的穩定幣,有效杜絕監管套利空間。牌照申請門檻頗高,其中,2500萬港幣(約320萬美元)的最低資本金要求,在全球穩定幣監管中處於中等偏高水平。此外,監管指引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詳細列舉了7大考量因素,特別是獨立非執行董事必須占董事會至少三分之一的要求,直接對標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標準。對於目前已經在香港設有實質業務的穩定幣發行人,條例設置了為期6個月(即直到2026年1月31日)過渡期,包括髮出臨時牌照。

為防止類似Terra/Luna崩盤事件重演,條例要求穩定幣必須100%由高流動性資產支持,如現金、短期公債等。此外,儲備資產需與發行人的其他資產隔離存放,必須每周公布儲備資產的市值和組成,同時每季度由獨立審計師進行核證。相比之下,即使是合規程度較高的USDC,目前也只是每月公布儲備報告。香港的要求無疑將大幅提高穩定幣的透明度。

鑒於穩定幣在跨境交易中的匿名性,條例要求持牌機構建立嚴格的客戶身份驗證(KYC)和交易監控機制,以降低洗錢及恐怖主義融資風險。同時,金管局被賦予廣泛的調查權,可在懷疑有違法行為時介入調查。不過,針對穩定幣持有者需完成身份認證這項要求,業內人士也提出了擔憂,認為這或限制穩定幣的用戶數量和規模。

穩定幣誕生於2014年,到2019年底市場規模僅50億美元,不過近5年發展迅猛,預計未來仍有龐大的擴張空間。據花旗預測,到2030年,穩定幣的總流通供應量有望達到3.7兆美元。《穩定幣條例》的實施,預計將對香港乃至全球數字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短期來看,嚴格的牌照要求將抑制市場過度炒作行為,促使投資者回歸理性,更關注機構的實際應用場景與技術實力。中期而言,穩定幣可實現跨境轉賬「分鐘級」到賬,大幅降低手續費,加速跨境支付的普及,並與金管局主導的「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等項目相結合,提升香港在國際支付領域的競爭力。長期來看,香港推動合規的港元穩定幣(HKDG),旨在讓國際企業用港幣結算,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也為離岸人民幣穩定幣鋪路,為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一個「安全試驗田」,最終目標是打造「數字人民幣+港元穩定幣」的雙軌體系,對抗美元霸權。

自香港穩定幣草案通過後,投資人對穩定幣的熱情空前高漲。港股穩定幣板塊迎來飆升式上漲,不僅翻倍上漲不在少數,更是不乏10倍大牛股的存在。面對市場的熱情,金管局保持難得的清醒,余偉文特別發文警示市場存在「過度概念化和泡沫化趨勢」,並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過渡期內未持牌機構不得向散戶推廣,此舉旨在「市場汰弱留強」,讓真正具備實力的合規項目獲得發展空間。

早在去年7月,香港金管局開啟穩定幣沙盒測試,京東幣鏈科技、圓幣創新科技、渣打聯合體(包含渣打、安擬集團以及香港電信)等機構入選,如今沙盒測試已進入第二階段。不過,金管局強調已進入「沙盒」的機構不表示必然會獲得牌照,將按照一致、嚴格的標準,審慎考慮所有牌照申請。

而在交易環節,多家中資券商已經獲得入場券。不完全統計顯示,6月25日,國泰君安國際宣布斬獲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全牌照。同月,東方財富旗下哈富證券獲香港證監會批准開展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天風證券宣稱,全資子公司天風國際證券也已獲香港證監會批准,可透過綜合帳戶安排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7月,招銀國際證券宣布獲香港證監會批准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相關牌照。

隨著首批牌照申請截止日期的臨近,全球金融機構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香港金管局的審慎落子,既為創新預留空間,又堅守風險底線,使其在這場全球貨幣格局重塑的競賽中,成為一個關鍵的搖籃。香港這座東方金融堡壘的深層價值再次顯現。

總之,香港《穩定幣條例》的實施是數字金融領域的一次重大變革,它將為香港的金融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數字金融的創新發展。同時,也為全球穩定幣監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有望引領數字金融監管的新潮流。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期待香港能夠充分發揮其金融中心的優勢,在穩定幣監管和數字金融創新方面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